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前不久,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分别在波士顿和纽约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分别正式提名克里、布什为党的总统候选人,并通过新党纲,从而为两党总统竞选正式拉开了序幕.从两党竞选纲领和两位总统候选人发表的言论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党今后的基本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23)
正美国政治系统中,政党是一个非正式的政治团体,因为社会的变迁,政党之间也会出现分裂与联合,各自的政策界限亦经常发生变化。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内在共和党部,冲突也很明显,这预示着会有一些变化随着特朗普和希拉里第三次电视辩论的结束,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正式选举的日子也已经不远了。这次大选两位总统候选人在辩论时互相攻击,恶言谩骂,被称为"史上最丑陋"的辩论。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对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副教授尼古拉斯·温特(Nicholas Winter)就美国总  相似文献   

3.
谢奕秋 《南风窗》2012,(19):4-4
今年的美国大选已经拉开帷幕。美式总统制下,一人当选总统,所在党数千干部将在朝,所以在8月底9月初共和、民主两党全国党代会上,两党竭力营造"举党一致,共推领袖"的气氛。两场在南方州份相继举行的大会,也着实替两对"北方组合"(罗姆尼-瑞安、奥巴马-拜登)短暂拉抬了人气。但对比之下可发现,尽管罗姆尼更需要靠本党辅选,但共和党对其的支持度不及民主党对奥巴马。换言之,共和党尚未完全团结在罗姆尼旗帜下。从两党在党代会上通过的新党纲来看,民主党党纲更多围绕奥巴马竞选需要展开,针对女性、年轻人、中产阶级以及少数族裔展开"催票"动员,在回  相似文献   

4.
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大选举世瞩目.而大选的主角们--总统候选人则是世界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2004年的大选有两位主角--共和党的乔治·布什和民主党的约翰·克里.前者是美国现任总统,意欲谋求连任,他的形象已是家喻户晓.而克里则被媒体称为美国政界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5.
从大选透视美国外交政策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征 《当代世界》2008,(4):26-29
2008年是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年。由于现任总统布什,已连任两届,而副总统切尼也没参选,因此这将是自1952年以来美国最具“开放性”的一次选举。当下共和、民主两党的初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吸引了各方的眼球。老当益壮的麦凯恩一马当先,率先赢得了初选的胜利,将代表共和党和民主党候选人一决高低:而民主党方面,却是鏖战正酣。希拉里和奥巴马争夺激烈,你来我往,展开了拉锯战,一时间还难以分出胜负。不过,无论谁最终胜出,都将创造历史。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6日,美国总统大选将拉开序幕。尽管现在离大选投票还有9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到最后一刻,“鹿死谁手”还难以预料,但现在两党内有意于问鼎总统宝座的人都已跳到党内初选的前台剑指白宫,因此不妨对这些候选人的竞选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7.
总统选举是美国政党政治的重要主题。近年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分歧巨大、斗争激烈。政党极化成为美国政治的重要现象,民意互为对立,鸿沟日益扩大。两党实力相对均衡、选情胶着的"摇摆州"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威斯康星州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州的共和党近年来通过严格的选民身份法和瓦解有组织的工会等一系列选举制度改革,削弱了民主党的选民基础和实力,巩固并扩大了自身在选举中的相对优势,民主党基本盘萎缩,共和党所获选票比例相对上升,最终在"胜者全得"的制度下,2016年特朗普在该州胜出。从摇摆州两党选民的力量对比,可以分析选民群体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而透视美国政党极化和争斗的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8.
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之间以及美国政党高层和各自中下层选民之间出现了纵横两条鸿沟,构成了美国政党政治的"十字撕裂",并导致美国党派"极化"和民粹主义愈演愈烈。特朗普执政以来,共和党的核心政策主张、价值观念和政治文化正在发生变化,转型趋势明显。民主党还没有提出解决党内凝聚力不足问题的根本方案,候选人拜登在大选中可能会倾向于采取保守的中间路线,以吸引中间选民的支持。2020年美国大选形势仍有不确定性。不管是特朗普获得连任,还是拜登如愿当选,美国政党政治的"十字撕裂"将会继续影响美国政治的中长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影响将超越国界8月,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党代表大会相继召开,两党正式推选出各自的总统候选人和竞选纲领,美国大选经过一番铺垫之后,算是进入“正剧”。如果说,此前的竞争还主要是党内竞争,那么,此后将是两党候选人之间硬碰硬的较量了。正式竞选活动要到今年9月美国劳工节才开始。有意思的是,两党的党代会同样成为了主办城市的一顿大餐。媒体指出:共和党党代会在费城的召开将会给该城带来1亿美元的生意。全球数以百计的国家每年举行数以万计的选举,但是只有4年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真正可以称得上“举世瞩目”。理由很简单:虽  相似文献   

10.
南方朔 《南风窗》2012,(2):101-101
由1892至1896年两次人民党的威胁,美国主流的政商阶级已体会到民主政治的风险,那就是中下阶级的多数可以用选票来进行民主革命。于是在1896年的选举危机过后,美国遂开始了历史上所谓的"民主反革命"阶段。在美国历史上,有个最大的谜团,它就是"1896年大选之谜"。美国后来的不同都从这次选举开始。在19世纪末期,美国打完南北内战,由于国家统一商机无限,于是铁路巨子和金融巨富兴起,官商勾结,社会风气败坏,贫富严重不均等现象也告出现。那时美国的民主参与程度极高,每次选举的投票率都可高达八成,于是进步的第三党人民党遂告兴起。它在1892年的大选时,自己的总统候选人已得票85%,拿了52席众议员、3席参议员、3个州长,在7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2016年11月9日,美国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战胜获得美国主流精英及媒体支持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当选为第58届美国总统,并将于2017年1月20日正式就职。作为对世界政治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大选结果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领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改变全球政治格局。美国大选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美国国内政治、社会文化、思潮等的重大变化也引人瞩目。这个当口,大家都在思考,美国及世界政治正在发生哪些改变?这些变化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特朗普将如何对待奥巴马的政策遗产?奥巴马执政对美国政治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刊特约专家撰文进行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于时语 《南风窗》2007,(22):76-77
在目前的初选阶段,凡是拉美裔和黑人组织召集的辩论会,民主党候选人趋之若鹜,而共和党候选人却以各种借口"逃课"。下届美国总统大选,目前还处在两党众多候选人各自"内战"之中,但是局势日渐明朗。除非意外发生,在民主党方面,看来是克林顿皇朝"复辟"的阵势;共和党方面,基本上也是朱利安尼与罗姆尼的对决。总统大选的热潮,迟早将从党内竞争转向两党决战,而两党机器也早就开始向这一方向运转。各种迹象表明,基于皮肤颜色的族群战略将是2008年两党决战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大选与美国政治的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的美国大选以民主党大获全胜结束,奥巴马作为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人当选总统,实现了美国政治地图的重新勾划,从选战期间两党围绕政治议题的辩论、选战营销、筹款竞争的考察中,不难看出美国政治呈现为一种新中间路线的走向,红蓝融合的紫色政治特征日益明显。受此影响,美国的中国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中美关系的大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动荡。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价值观与霸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布什意欲输出美国价值观 风诡云谲、险象环生的大选之后,美国当选总统小布什得胜伊始,即与鲍威尔相继谈及美国对外政策.小布什于去年12月13日大选获胜的讲话中宣称:"我们将共同制订一项两党一致同意的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忠于我们朋友的对外政策."12月16日在得克萨斯州的克劳福德的记者招待会上,小布什又说:"自我们国家的初建时日以来,许多已经改变了,但指导我们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仍然相同.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又回到了头条的位置,不过,这一次不再是荣耀与英勇,而是鲜血和牺牲。而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的媒体圈中,关于伊拉克的问号,越打越大,越打越多了。 在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事结束以后,美国的媒体对于伊拉克的讨论消停了一阵子。人们曾经一度以为,经济问题将会成为大选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不仅仅是媒体圈内的想法,而且整个美国的政治界,共和、民主两党以及参众两院的辩论焦点都在经济问  相似文献   

16.
2016年大选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美国未来至少四年的内政外交政策走向,而中国议题向来是候选人辩论的重要议题。密切关注美国大选初选时其社会内部的选情动向、选民态度、参选人外交政策、对华政策意向的分析等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将在11月举行.民主党候选人"Two Johns"(约翰·克里和约翰·爱得华兹)所组成的竞选班子已登台亮相,向现任总统、共和党候选人乔治·W·布什提出挑战,美国的"选举秀"不断升温.事实上,作为现代西方国家民主制创始国之一,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25)
正2016年美国大选让共和党同时控制了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并且创纪录地控制着99个州立法机构中的68个和50个州长职位中的33个。它基本上已经取消了制衡。2016年美国大选让共和党同时控制了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它将如何影响引起纷纷议论的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制衡制度?在我看来,它基本上已经取消了制衡。司法部门的制衡显然岌岌可危。除非民主党不间断地进行冗长演讲,否则共和党将填补最高法院的出缺,而他们曾经阻止了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填补空缺。而法官年事越来越高的最高法院很快还会有更多的席位出  相似文献   

19.
从竞选到执政,反移民一直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核心议题之一,为此他坚决主张在美墨边境修筑一道墙以阻挡非法移民并遏制毒品走私。由于共和与民主两党的政治精英和普通民众已经高度极化,双方无法就修筑边境墙拨款达成任何协议,于是造成了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联邦政府停摆。两党围绕边境墙的激烈政治斗争实际上反映了当前美国社会的身份认同之争。边境墙的反对者赞同美国社会的人口组成和价值观多元化,而支持者则对多元化充满了恐惧。边境墙原本用来隔离美国和墨西哥,但它实际上却分裂了美国自身。  相似文献   

20.
伍书湖 《当代世界》2009,(12):49-50
阿富汗2009年从西方生搬硬套过来的“民主大选”因水土不服,充满了混乱和争议。外国媒体称阿富汗这次大选是“穿西装的骷髅乞丐”。8月20日的第一轮总统选举被揭出很多舞弊,两位主要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卡尔扎伊和前外长阿卡杜拉的得票率也没过半,争议很多,造成很大混乱。选举委员会迫于各方的强大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