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花卉产业迅速发展,成绩令人瞩目。省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要着重发展旅游、生物、矿产、烟草四大支柱产业,拉动云南经济的发展。云南花卉产业作为生物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其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花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结合国外花卉市场建设的经验,就加速我省花卉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快花卉产业发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云南花卉产业起步较晚,80年代初期才从昆明市呈贡县斗南村农民的自发种植开始。在短短的十多年间,由于…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有关事宜的请示》(云政发[2000]112号)收悉。为支持中西部发展、把云南的花卉产业搞上去,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现就有关事项函复如下:一、云南具有发展花卉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要使云南的花卉尽快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并进入国际市场,必须在发展公司加农户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同时,发展现代  相似文献   

3.
云政发〔2006〕148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深入实施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发展战略,进一步把云南花卉培育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加快我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步伐,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基础扎实,市场扩大,云南花卉产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一)云南花卉已具备较强的产业基础。“十五”以来,我省花卉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出口成倍增长,是世界花卉生产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到2005年底,全省花卉种植面积24万亩,鲜切…  相似文献   

4.
打破瓶颈 加快发展——云南花卉产业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省政府决定将云南花卉产业培植成继烟草业之后的重要支柱产业以来,云南鲜切花产量就一直稳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5.
尚荣材  李瑞芳 《创造》2008,(2):62-63
在“花之海洋”云南,人们对于鲜花是再熟悉不过。而说起云南的鲜花产地,大多数人不假思索就能说出呈贡。但鲜为人知的是,近两年随着新昆明的建设和花卉基地的规律性变迁,继呈贡之后,同属昆明市的晋宁县,其花卉产业也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亚洲花都"之称的云南是一个庞大的花卉王国。然而就在几年前,受限于品种品质等问题,这样的一个"拳头产业"也曾一度陷入"量高价低"的发展瓶颈。好花才能卖高价,种出更高品质的"云花"成为云南花卉行业从业者的共同诉求。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效益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可喜的是,近年来,云南  相似文献   

7.
自1987年昆明市呈贡县斗南村村民化中义在自家菜地上引种唐昌蒲揭开了云南花卉(以下简称云花)发展序幕,199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将花卉作为一个大产业发展以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并采取了必要扶持措施,在广大花农、花卉企业特别是国外花卉企业的积极参与下,云花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98年全省鲜切花种植面积18480亩,总产量6.98亿支,产值26978.8万元,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由于起点较低,市  相似文献   

8.
敖影韵 《创造》2017,(9):39-40
<正>聚焦产业发展新动能,不可或缺地要关注肩负承载产业集聚发展、催生产业集群效应使命的园区经济。伴随信息化与全球化,产业发展空间变得更大,但竞争也更激烈,产业平台化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云南,从工业园区到特色小镇,从花卉园区到蔬果种植示范区,各具特色的产业平台正走在全省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实现聚合发展的同时,一个以产业平台为基石的产业生态系统正在成型,支撑产业"聚变"起跳。  相似文献   

9.
1995年5月22日至6月5日,由云南京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组织,省烟草公司副经理铁振国同志带队,省人民银行、经贸厅贸促会等有关领导参加的云南省花卉考察团赴世界花卉王国荷兰,对花卉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云南省呈贡县龙街乡斗南办事处从试验种植剑兰(当时仅1亩)开始到现在,花卉产业的发展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只是近3至4年的时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花卉产业纳入了云南省“18生物工程”进行重点发展,省长办公会多次作了专题研究,今年,作为行业管理的“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已正式运作起来。结合市场需求。自然资源优势及发展现状和态势来分析,今后几年云南省花卉产业将会发展更快,花卉产业的前景是乐观的。最近,我们曾就花卉产业的发展情况作了一次调查。一、发展现状(一)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1.
这次全省花卉工作座谈会是继去年6月召开的全省花卉工作会议后,研究加快我省花卉产业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花卉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花卉产业发展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部署当前及今  相似文献   

12.
叶玺 《创造》2016,(4):48-49
正只有做到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贯通,才可能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农业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云南省以畜牧、果蔬、茶叶、花卉、木本油料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着力推动农产品加工、流通和销售的健康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对全面推动云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举措促发展推进农业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当  相似文献   

13.
<正>"陈老板,我要订200盆‘富贵游龙’造型的杜鹃花、100盆‘招财进宝’造型的杜鹃花。"7月21日,在漳平市永福镇西山村金兴园艺花场内,花场老板陈金才忙得不亦乐乎。永福镇位于漳平西南部,素有"高山花园"之誉,经过近十几年的努力,花卉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永福镇人大积极作为,每年都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花卉产业视察,为花卉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有力推动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把花卉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精心培育,倾力发展,花卉已成为我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青州市也逐步成为我国北方具有一定影响的花卉生产和集散中心。一、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花卉产业花卉产业是继我市瓜菜、果品、畜牧之后兴起的又一新兴产业。1992年以来,青州市委、市政府把花卉当作高产高效农业的新兴产业,提出了以花卉产业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大发展的思路,全市花卉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生产专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全市花卉栽培面积达到1.2万亩,花卉专业村15个,花卉专业户3600户,1999年,花卉经营总收入达2.1亿元。二、制定扶持政策,发展花卉专业村户为使花卉真正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产业,青州市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花卉生产的政策:如确定了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对花卉小区实行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15.
《江西政报》2006,(15):23-24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充分展示我省花卉产业的发展成果,引导花卉消费,推动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省政府定于今年秋季在南昌市举办江西省第二届花卉园艺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第二届花博会)。为切实做好筹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省政府两次花卉现场办公会议以后,我省花卉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1995年全省鲜切花产量已达3.5亿支,居全国首位。省委、省政府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中,把花卉列为重点产业扶持发展,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花卉产业呈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17,(3)
正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商业化生产,云南咖啡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优势产区基本形成,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面积、产量中国第一的地位已不可憾动。现如今,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云南小粒咖啡,云南咖啡的产业优势也吸引着越来越多资源和资本的到来,包括很多大型国企在内的新“玩家”正在快速进入云南市场,云南咖啡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在对云南咖啡产业作出乐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08,(5):47-48
位于山东潍坊的青州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江北最大的花卉生产销售集散中心。随着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大批台湾客商来青州参观、考察,独特的地域环境,优越的发展条件,已吸引源茂园艺、大汉园景、群芳圃等十多家台资企业先后落户青州,主要从事花卉苗木及相关产业。台资企业的进入,又“激活”了青州本地花木产业,他们为青州花卉业开辟了草花种植的新领域,加快了绿化苗木产业发展,拉长了花木产业生产链条。  相似文献   

19.
五彩水晶泥     
《劳动保障世界》2005,(11):12-12
众所周知,花卉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人们品位提高、生活情趣需要得到全面的发展,花卉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水晶泥花卉作为花卉栽培中的精品,它的高雅、清洁、易护理及独特的观赏性必将引发一场花卉消费的革命!目前国内水晶泥花卉市场几乎空白,与其他土壤盆栽花卉相比其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20.
穆希 《创造》2017,(9):34-38
一个地区发展有没有活力,关键在于有没有现代产业作支撑。用清醒的目光审视自身,不难发现:云南落后,关键是产业发展滞后;云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根本在于产业发展上的差距。云南要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夺取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胜利,就必须把产业发展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跨越式发展的主抓手、同步小康的主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确立了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并重,努力探索一条产业提速增效的转型之路。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魅力绽放,到新材料与制造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等众多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产业不断为云南跨越发展赢取优势、夯实根基。本期就请跟随我们的目光,一起聚焦云南产业发展之"新",捕捉云南产业发展之"微",感知创新驱动战略下的云南产业发展之"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