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它的本质决定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公民积极广泛地参与.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还存在对公民参与作用的理解不足,功能定位及其角色异化,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不够,公民参与机制不健全以及公民精神和公民参与意识缺失,政府重视不够等问题.因此,应当进一步明确公民参与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作用及其角色定位,矫正功能及其角色的异化,塑造积极的公民参与精神;明确政府在推进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责任,完善和健全相关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公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邱煜 《求索》2011,(11):80-81,170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公安职能。当前,公民参与公安社会管理的意识开始形成,参与形式多样,但公众参与公安社会管理的制度化渠道少,制度保障尚有不足,公民参与意识薄弱,参与面不够广泛,参与深度不够。应更新公安社会管理的理念,更多地依靠公民力量解决公安社会管理中的难题;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鼓励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规范和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完善激励公民参与公安社会管理的机制;建立对公众参与信息的搜集、响应机制,加强信息沟通。  相似文献   

3.
刘伟 《长江论坛》2009,(4):62-6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推进,公民社会在我国迅速崛起。公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的养成是构成公民社会的品质特征,是发展公民社会的主观条件。公民社会发展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培育;同时伴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也将得到孕育与提升。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法制》2011,(20):22-2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公民的民主意识蓬勃兴起,民主素质飞速跨越。从一系列的生动细节可以看出:从要求“三公”消费公开,到不断实践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等权利;从积极响应开门立法、修法,比如个税方案征求意见结束,23万务意见创最高纪录,到税感时代到来、税民觉醒;从参与听证会敢于表达观点,到反对被听证、被增长、被小康……从鄙视“三手”人大代表(见面握握手,开会举举手,散会挥挥手),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促进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和公民资格为分析当前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公民意识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我国妇女的公民身份意识、权利意识以及参与意识的薄弱是当前影响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主要障碍之一,应当从继续推进市场经济、努力培育第三部门、强化大众需求和精英主导的互动推进及培育新人文精神等路径推进我国妇女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6.
傅梅蓉 《前沿》2013,(21):28-30,42
网络问政的兴起折射出公民主体“意识觉醒”和“意识匮缺”交织并存的现状。网络公民意识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公民身份认同度高、参与欲望强、公民意识认知不完整、理性不足、实践技能缺乏等特征;在网络舆情中表现出多向度性、建设性和倾向性特征。公民意识教育是促进网络问政良性发展,推动政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素,理应从完善认知、培育理性、增强能力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生态价值观即人们对生态环境自身价值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总的看法。由于生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次调查从生态内在价值、经济发展与环保关系、生态消费、生态权责意识四个维度对当前公民的生态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得出当前公民生态价值观现状为:公众普遍认同生态内在价值但强度微弱;公众普遍认同"不该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但面对经济发展观念呈现摇摆性;适度、健康、环保的消费观是消费领域的主流观念;在环保权责意识上,抗争以维护生命健康的基本权益是主导倾向。  相似文献   

8.
李茜 《人民论坛》2012,(26):156-157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影响公共决策制订和执行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文章力图从参与动机、参与范式、主体意识、规定性因素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生成原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杨莉芸 《求索》2012,(5):199-201
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性前提是农民工能完整享有公民权利。农民工市民化首先必须培育和提升农民工的公民意识,使农民工能主动争取公民权,享有话语权。当前农民工公民意识相当薄弱,主体意识缺失,权利意识缺乏,公共意识淡漠,法治意识淡薄。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健全政治参与制度、加强文化建设能充分培育农民工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促进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公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行政过程中来。这不仅有助于公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活动的民主性。因此,在行政活动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公民参与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行政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机制存在意识薄弱、能力偏低、程序不健全、救济机制缺失的问题。对此,应从加强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建立合理的参与程序及相应的救济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当前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实现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国平 《前沿》2008,(7):135-138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建立完善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实现机制,即: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民主化机制;建立健全以利益协调为基础、以法律调控为手段的社会控制机制;建立适应转型特点和中国国情的社会宣泄机制;建立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机制;努力营造维护社会稳定的舆论导向和文化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2.
网络参政议政、微博问政等新事物的出现,是我国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领域的重要进展。新媒介化公民参与给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系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高公共决策系统的开放性、进~步优化公共决策机制以吸纳公民参与成为政治生活领域的现实诉求。从有效的公民参与角度看,地方政府公共决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关键在于确立与公民分享决策权的理念。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与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回应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利益均衡机制与咨询机制,以保障必要的公民参与。与此同时,有必要采取措施规范公民的决策参与行为,保障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姜帅 《人民论坛》2014,(10):55-57
当前,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公信力不足,公众参与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市场主体管理混乱,生态保护法治不健全;公民生态道德素质低下,生态意识缺乏。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是根本性保障,因此要从建设政治制度、循环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生态教育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公民意识是建立在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权利责任、公平正义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观念,它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内在要素与一种非制度性的前提条件,公民意识的萌发与觉醒推动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展开,公民意识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水平与效果,而培育和完善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则需要社会从破治制度、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制度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公信力不足,公众参与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市场主体管理混乱,生态保护法治不健全;公民生态道德素质低下,生态意识缺乏。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是根本性保障,因此要从建设政治制度、循环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生态教育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安晖 《人民论坛》2014,(12):61-63
由于经济发展和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有了很大提高,这将有利于我国反腐工作的顺利开展。网络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开展反腐工作的有效手段,目前的网络反腐机制利弊共存,要推动我国反腐工作,就必须从增强公民参与意识、健全公民利益保护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相关道德法规等方面出发,构建有效的网络反腐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萍美 《前沿》2011,(13):36-39
公民意识是建立在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权利责任、公平正义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观念,它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内在要素与一种非制度性的前提条件,公民意识的萌发与觉醒推动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展开,公民意识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水平与效果,而培育和完善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则需要社会从政治制度、组织结构、自我教育三个层面进行整体推进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和善治的核心价值,而公民参与意识是自主性公民参与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实证角度考察了社会资本与公民参与意识的关系。研究发现,参加志愿组织具有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和社区参与意识的功能;参加官办组织和社会宽容只激发政治参与意识,而信任对两种公民参与意识均没有促进作用,信任熟人反而不利于政治参与意识的形成。因此,我国应积极推动公民参与网络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志愿组织的发展,推动适用于现代复杂社会的社会性信任,在全社会推广社会宽容和和谐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经济发展和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有了很大提高,这将有利于我国反腐工作的顺利开展。网络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开展反腐工作的有效手段,目前的网络反腐机制利弊共存,要推动我国反腐工作,就必须从增强公民参与意识、健全公民利益保护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相关道德法规等方面出发,构建有效的网络反腐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生态意识主要包括生态认识、生态情感、生态意志和生态参与。它的时代重要性主要表现为:它是生态理性转化为生态行为的中介,是整体自觉转化为个体自觉的中介,是学理自觉转化为生活自觉的中介。公民生态意识的提升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生态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