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习近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地球等生态价值主张。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本价值主张,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地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表现。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习近平自觉地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作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负责任大国的领导人,习近平将建设美丽地球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就三者的关系而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地球的哲学基础,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建设美丽地球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扩展版”。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0,(6)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本质是绿色现代化。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关键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立健全现代化的绿色经济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前线》2017,(12)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理念,加快现代化建设必须围绕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发展,构建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系统,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形成能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升环境保护力度和强化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全方位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以及当前的着力点三个方面,阐释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韩融 《党课参考》2023,(Z2):68-9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列专章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任务,强调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目标要求,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基于伦理学的角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可从人性向度、社会向度、发展向度三个方面来解析:"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的人性向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向度;"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发展向度。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以及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习近平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我国传统生态智慧以及中国共产党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生态治理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系统工程抓生态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等。习近平的生态治理思想对于美丽中国建设,打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耿步健 《探索》2023,(1):14-2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底色,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价值目标和核心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能够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是在审思西方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中提出的,是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提炼的,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其核心要义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关键是要提高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人民幸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是科学贯彻“两山论”等,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现实问题导向与战略目标引领相统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双创”相结合、生态底线思维与历史主动精神相辉映的鲜明特色。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乃至人类生态文明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敏 《前线》2022,(1):12-1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出发,按照美的规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与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思想一脉相承,体现出求生态之真、致生态之善和臻生态之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邵欣怡 《世纪桥》2024,(4):16-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文章主要从理论、历史、现实三重视角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质的探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弘扬、对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积极成果的承继、对西方国家生态现代化内在缺陷的反思。中国目前还面临着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困境,因此,要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普及,才能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建成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2.
正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这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鲜明态度、坚强信心、坚定决心,为新征程上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美丽中国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党和政府的政治任务;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确立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和谐共生关系;将地球美好家园确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将指导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杨颖  杨光 《先锋》2023,(10):66-68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深刻阐述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五个重大关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实践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哲学底蕴,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根基;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伦理遵循,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伦理价值;指明了生态文明的审美向度,即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美学取向。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从哲学底蕴、伦理遵循、审美向度三个维度整体考量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着墨很多,"生态文明"被提及多达12次、"美丽"8次、"绿色"15次,更是首次提出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徐缨 《唯实》2022,(12):4-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目标,把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作为抢抓发展机遇、提升城市能级的“先手棋”。  相似文献   

20.
蔡紫薇  林震 《前线》2023,(11):41-44
“六个必须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深植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态文明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绿色发展观的引领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