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莅华 《实事求是》2017,(4):100-105
为期五年的第二轮"访惠聚"驻村工作已经开始,在总结前三年驻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实现这项工作成果长效化是自治区党委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基层群众的殷切期待,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对推进新疆基层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保持和巩固"访惠聚"成果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有来自工作队方面的问题,也有来自基层组织方面的问题,还有来自体制机制不健全、不科学造成的问题。因而必须从推进"访惠聚"驻村工作新常态的高度出发,把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协同各方面督导检查力量,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探索"访惠聚"工作常态化等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访惠聚"成果长效化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巴州"访惠聚"工作为调研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此为基础从维护社会稳定、去极端化、群众工作、民族团结、基层组织建设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成效。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对新一轮"访惠聚"驻村工作在体制机制运行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并把解决问题与健全机制结合起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访惠聚"工作队与各级干部下沉基层融合工作机制,推动"访惠聚"工作形成合力;二是构建"访惠聚"群众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期待;三是建立工作队选派考核激励机制,助推"访惠聚"工作持续接力开展;四是建立驻村工作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机制,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五是创新"传帮带"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兵团基层党组织是兵团党的建设的基础,近年来兵团基层党建工作通过深化党内经常性教育,开展"访惠聚"工作,强化"抓基层打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但一些基础性问题仍然制约并影响着兵团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兵团基层党建工作要着眼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强化学习教育,持续推进"访惠聚"工作为主线,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以解决兵团党建工作薄弱环节和问题为根本任务,推进兵团基层党建工作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访惠聚"工作让大批机关干部下基层,直接驻村了解民情,帮助提高乡村干部的素质和治理能力,凝聚民心,是新疆基层治理中的一条成功经验。同时,在"访惠聚"驻村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进一步做好驻村工作,应从打通语言障碍、切实落实各项制度走程序、建立一支长期面对基层的专业驻村队伍、提高工作队待遇、对口援疆工作向乡村倾斜、完善机关干部选入渠道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5.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访惠聚"驻村(社区)工作中选派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既是新时期加强基层党建的有力举措,也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创新。目前,"访惠聚"驻村(社区)工作正在新疆如火如荼的开展,各第一书记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的工作。如何发挥好第一书记的作用,建强基层堡垒,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访惠聚”活动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推进"访惠聚"驻村工作作为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大举措和有力抓手,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访惠聚"驻村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发挥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中的特殊作用,是我们必须要予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群众基础在基层,党的发展活力在基层,党的执政成败还在基层。"访惠聚"活动不仅是了解基层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主要手段,还是叩开党同基层、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的"心门"的一把金钥匙,更是党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通过对和田市纳尔巴格街道阿格其布拉克社区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分析,"访惠聚"活动加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并实现了"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8.
"访惠聚"驻村工作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应对新疆特殊区情的非常之举、果敢之举、战略之举、创新之举,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征。在问题导向上,直面社会稳定问题、把握新疆工作要求以及满足决胜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在战略部署上,突出驻村任务覆盖基层工作、重点工作改善基层面貌、总目标统领战略布局。"访惠聚"坚持顶层设计与实地探索相结合、聚合协同能量应对复杂问题、发挥基层干部群众主体作用、通过提升标准驱动活动深入,在探索深入的过程中,升华了党的群众路线、民族团结生命线、建强基层组织重要性、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访惠聚"是新疆基层治理的一次成功实践,在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理论指引下,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不断优化治理主体,转变治理方式,形成了双向互动协商的基层治理模式。这一基层治理举措在维护社会稳定、建强基层组织、做实群众工作等方面成效显著。在新一轮"访惠聚"推进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组织基层治理的基本要求,切实发挥派驻单位的"后盾"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督导体系,真正为基层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村是依法治疆的基点、重点和难点,新疆作为一个农业大区,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尤为重要。"访惠聚"活动的开展使基层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基层法治建设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一蹴而就能解决的。为此,发挥地方立法作用,推进治理创新与变革,健全和完善新疆宗教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全面增强基层组织依法履职能力,规范农村事务管理,坚持严打和教育疏导,以巩固"访惠聚"活动带来的良好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11.
深入推进"访惠聚"活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是做好群众工作最有效的载体。今年是深入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关键一年,新疆和布克赛尔县按照各级党委要求,在推进"访惠聚"活动三项重点工作中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要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狠抓工作落实,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确保"访惠聚"活动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以哈密地区的驻村干部为研究对象,对103名驻村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驻村干部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心理压力过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访惠聚"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驻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主要四个方面:繁重的工作任务、社会环境、体制机制缺乏对干部心理健康的关注及干部自身的心理素质。紧密结合"访惠聚"活动工作实际,提出了提高驻村干部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对策建议,倡导建立有利于驻村干部心理健康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驻村干部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驻村干部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访惠聚"驻村工作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13.
"访惠聚"活动开展三年多来,继承与发扬了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在基层组织建设、群众工作、"去极端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这一活动的深厚理论基础在于遵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群众路线理论、派驻(住)工作队(组)参与基层治理理论,是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大胆尝试。从党派驻(住)基层工作队(组)的历史脉络来看,"访惠聚"活动与党员干部下基层参与、帮助基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稳定的思想一脉相承。研究"访惠聚"活动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旨在总结归纳有新疆特点的基层治理的新经验,前瞻适合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新趋势与新路向。  相似文献   

14.
新疆开展的干部下基层"访惠聚"活动,进行至今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通过调研的方式对"访惠聚"工作组驻村情况的实地考察,对当地基层组织、村民以及工作组的相关考察,以期获得"访惠聚"活动展开的具体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从而为今后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疆开展的干部下基层"访惠聚"活动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笔者在新疆伊犁进行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访惠聚"活动在基层工作机制和组织建设的完善、基层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基层干部能力的提升、对基层群众物质生活的改进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要通过明确目标导向、优化干部结构、构建长效机制等途径进一步完善"访惠聚"活动工作机制,提升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开展"访惠聚"活动是自治区党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结合新疆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新疆社会基层治理的有益探索,但是由于历史、地理、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南疆四地州的民族问题、民生问题、宗教问题以及社会稳定问题相互交织,基层治理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构建南疆社会基层治理长效机制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着力加强南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推进农村事务规范化管理,探索适合南疆地方实际的基层治理理念、方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从今年3月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用3年时间从全区各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此次活动将实现基层全覆盖、干部全覆盖、任务全覆盖,三个全覆盖力度规模空前。"访惠聚"工作为基层办事,为群众解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是汗水和真情付出的过程,也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过程。从"访惠聚"工作的背景原由、呼图壁县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探析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路径、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访惠聚"活动是契合新疆区情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基层治理思路和治理理念。它的哲学起点源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这一哲学起点出发,"访惠聚"的哲学意蕴体现在认识论上是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在方法论上是用唯物辩证法看待和处理民族地区基层基础建设的矛盾和问题;在价值观上是以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旨归。"访惠聚"思想的提出和实施,不仅使党的群众路线和基层治理有了边疆版本,也使国家基层治理体系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工会经纬     
正把温暖送到群众家高军鹏1月25日,兵团工会党组书记、主席黄斌带着兵团工会驻库木勒村"访惠聚"工作队在库木勒村走访、调研、慰问,拉开了库木勒村"大走访、送温暖"活动序幕。数九寒天,迎着皮山县难得的瑞雪,库木勒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的电瓶车车队,满载粮油,走访入户。在此之前,库木勒村还为困难群众发放了安徽省援疆干部捐赠的340件衣物。库木勒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村"两委"走进村民家,拉家常,讲党的政策,了解村民的困难诉求,  相似文献   

20.
"访惠聚"驻村工作作为特殊时期新疆各级党政机关密切联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的具体工作体现,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稳定基层组织的重要实践探索,在提升干部工作作风和能力、改善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维护基层地区稳定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新形势下,该政策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工作的创新,是促进新疆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夯实基础、长治久安的重大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