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微 《机构与行政》2023,(12):19-20
<正>嘉祥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党建统领,强化机构编制保障,深化网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架构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心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创新基层治理架构体系,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按照上海市委"1+6"文件精神和普陀区委推进"同心家园"建设的工作要求,普陀区区级机关系统开展了新一轮机关党组织与居、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以下简称"双结对"),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社区共治,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街道镇党组织精心指导、机关党组织密切配合、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本文旨在更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机关党建与基层治理之间联通的渠道与机制,强化基层治理创新,提升机关党建服务基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正各级机关是共产党员、执政骨干及权力与责任最集中的地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因而,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强机关党建工作,需要科学化的顶层设计,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改革,以适应形势变化,提供新的动力;也需要机关党务工作者忠于职守、勇于实践,锐意进取、不负使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机关党建工作,对我省机关党务工作者来说,应当把握好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条件下,新媒体服务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治理观念现代化和治理技术现代化的统一。一方面,新媒体在改善政治沟通、强化权力监督、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管理效率等方面给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机遇;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状况、数字鸿沟、网络群体极化、监督技术与法律缺位等又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新的挑战。新时期应着重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消除国内数字鸿沟、完善新媒体法律规范和健全新媒体沟通机制,使新媒体在治国理政平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机关党建在党的建设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机关党建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丰富载体途径,释放强大党建效能提供了契机。"新媒体+机关党建"的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关党建的工作效率,促进治党方针的创新、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地。  相似文献   

6.
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是互联网时代赋予执政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使命。作为基层党建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区党建要深刻认识和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新媒体的整合、监督、宣传和舆论引导等功能,建立健全规范管理机制、资金保障机制、能力培养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实现新媒体技术与社区党建的有机融合,提升社区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扩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从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7.
各级机关党组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加强机关治理,首先要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提升机关治理水平,首先要提升机关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一、提升机关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必须提高机关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各级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机关党组织的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提升机关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就要充分彰显政治属性,突出政治功能,着力提高机关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一要带头做到“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首先要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在治国方略上的重大创新,这一创新的重要背景就是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引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靠传播渠道单一的传统媒体进行舆论宣传,已经无法适应社会治理创新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多样需求,当前,政务新媒体在推动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创新社会治理、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社会舆论等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运用好政务新媒体。  相似文献   

9.
基层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心,当前基层社会中的矛盾和困境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基层治理碎片化、政府治理的条块分割和治理体系内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上海市徐汇区以党建引领片区治理提升治理效能,从治理单元、组织体系、治理方式和治理主体等4个方面推动治理模式创新,强化资源要素在片区整合,构建“扁平化”的治理体系。立足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要求,未来应在探索党建引领的工作机制、片区融合发展、治理机制范式创新、打造功能性枢纽平台上进一步推进片区治理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铜仁市在市直机关探索推行精细化管理机制工作中,实现管理精细化、服务精细化,有效提升了机关工作效能。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的、精细化的管理是实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铜仁市在市直机关探索推行精细化管理机制工作中,从量化、细化、标准化、流程化、协同化等方面着手,推进机关工作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实现管理精细化、服务精细化,有效提升了机关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11.
<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要以基层党建创新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房山区佛子庄乡党委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佛子庄村、北窖村、上英水村为试点村,坚持以“点”上突破示范带动“面”上提升,通过创建立得住、过得硬、叫得响的基层治理党建品牌,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基层治理能力,让党建品牌成为驱动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红色引擎”。  相似文献   

12.
<正>龙口市委编办以“抓党建促引领、抓品牌促服务”为核心,通过机关党建制度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叫响“红锋行动”党建品牌,实现党建业务有效融合、机关活力有效迸发、党员干部“七种能力”“八项本领”有效增强、服务大局服务群众质效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4)
<正>林西县通过三级量化考核,有效激发了机关党建活力,形成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大量的创新举措和创新载体使一些机关形成了独特的机关精神近年来,林西县委对机关党建工作越来越重视,建立了县委考核机关党委、机关党委考核党支部、党支部考评党员的三级量化考核体系,层层分解党建责任目标,促使一把手和专兼职党务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在抓党建上,切实提升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机关事务管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新形势下的机关事务管理要遵循公共治理和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从整体层面实现各相关要素的优化重组,在具体操作层面契合治理现代化的相关要求,推动制度创新向机关治理效能的有效转换,实现从制度优势向治理实效的转变。推动机关事务管理高质量发展,以高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保障提升党政机关治理效能和履职能力,进而促进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村(居)在自治中存在的基层权力界定模糊、决策随意、监管薄弱等诸多问题,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党建+"四张清单"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程序清单,明确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要求;责任清单,树立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思维;制度清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运行;考核清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党建+"四张清单"的创新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实现了管理的自治共治。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香河县钱旺镇党委政府在强化基层基础上持续发力,结合自身实际,将基层党建充分融入到社会治理工作之中,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制度机制,以"三个带头""三个打造""五个坚持"为抓手,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网格,打造党建与环保、综治有机融合的新格局,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显著提升,为实现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要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在这场大考中,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首当其冲,凸显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实践表明,基层党建强,基层治理就强;基层党建弱,基层治理就弱。总结疫情防控经验,为从党建视角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指引,需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呼组轩 《实践》2020,(3):17-18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提升党的城市工作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我区各地结合市域实际积极创新实践,摸索出一系列“党建+”社会治理的模式。比如,呼和浩特市坚持各领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全区域推进,积极推动城市基层各领域党建融合、资源共享,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我们探索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青城路径”。  相似文献   

1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步骤,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政党信任是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关键内容。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增强政党信任。  相似文献   

20.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为传媒体制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与途径。大众传媒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主体。本文从国家治理的高度将媒介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界定为塑造党政形象、监督权力运作、搭建协商平台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传媒体制机制的创新要以防止大众传媒的功能异化,实现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功能的准确定位为目标有序推进,实现对大众传媒的依法治理,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