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缘起:为注释人物而四处求证在当代出版史上,除了五卷本《毛泽东选集》,最引人注目的出版项目恐怕要算一九八一年版的十六卷《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不仅因为全集第一次汇集了业已搜集到的鲁迅所有创作文字,更因为在由"文革"向新时期转换的特殊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以  相似文献   

2.
正李大钊(1889—1927)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早年在天津就读6年期间的行迹,大多见载于三种版本的《李大钊全集》(朱文通等整理编辑《李大钊全集》四卷本,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五卷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注《李大钊全集》五卷  相似文献   

3.
怎样普及鲁迅著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著作是我国少有的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我们要作一些普及工作。一、一九八一年版新编新注的《鲁迅全集》本文约四百万字,注释一百八、九十万字,一般读者不可能有时间全部阅读,因此,鲁迅著作的普及工作,首先就是要重新编印一部《鲁迅选集》。这不但是因为“文革”、前选  相似文献   

4.
正鲁迅曾把中国共产党人称颂为"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据不完全统计,鲁迅结交的共产党人有60余人,他们的交往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难忘的红色记忆。为了文学的革命1918年1月,鲁迅加入《新青年》编委会。鲁迅与李大钊、陈独秀的相知,就与此有关。鲁迅对李大钊的道德文章,均十分推崇。李大钊被害后,鲁迅不顾危难,为昔日的战友葬仪捐款,并为其遗作《守常全集》撰写了题记。在"题记"中,鲁迅深情地说:  相似文献   

5.
2006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的《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这套多卷本的全集除附录外共收入李大钊著述615篇,约150余万字。如果加上本全集没有收入的而1999年10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全集》已收入的李大钊的著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Ideologie"一词被翻译为"意识形态"经历了3个阶段。1919至1960年为第一阶段,"Ideologie"译法多样,"意识形态"的译法开始出现,其标志是陈溥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发表。1960至2009年为第二阶段,"Ideologie"部分被译为"意识形态",其开始标志是中文第一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的出版。2009年以后为第三阶段,"Ideologie"全面被译为"意识形态",没有其他译法,其开始标志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出版。对"Ideologie"概念翻译历程的梳理有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的含义,避免将其扩大化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日前表示,中央编译局正在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简称《马恩全集》)中文第二版,计划出70卷,现已出版21卷。  相似文献   

8.
像许多伟大的革命家一样,胡乔木也非常热爱鲁迅,崇敬鲁迅.在他家里众多的藏书中,鲁迅的书籍占了相当的一部分,其中有不同时期的鲁迅全集、鲁迅杂文集、鲁迅小说集、鲁迅书信集、鲁迅日记和各种单行本.胡乔木在许多场合都热情地宣传鲁迅,在他的文集中专讲鲁迅的文章就有《伟大的作家,伟大的战士》、《鲁迅对中外文化的分析态度》、《拿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来纪念鲁迅》等,散见于其他文章中对鲁迅的评论就更多了.他不仅对鲁迅研究有深刻独到的见解,而且关心、支持鲁迅著作的出版.胡乔木严肃地捍卫鲁迅的旗帜,他曾说:“鲁迅的旗帜仍然是我们今天的旗帜.”  相似文献   

9.
形象的苦恼     
屈戎 《党史文汇》2007,(6):55-56
中国人一向特别在乎外国人对本国的印象,于是也就特别关注自己(国家)的形象。说来话长,早在五四运动以后,好像中国人就发生了一种新脾气。是:“倘有外国的名人新到,就喜欢打听他对于中国的印象”(鲁迅《准风月谈·打听印象》,《鲁迅全集》第5卷30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相似文献   

10.
对于方志敏的狱中文稿,学界有所研究,但对于狱中文稿的时间节点问题则没有引起关注,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推敲、考证、探索. 一、《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是何时完稿的 方志敏每写完一篇稿子,就会在文末注明写作时间,有的还注明写作的环境.收入新版《方志敏全集》的狱中文稿共计13篇,只有两篇没有注明完稿时间,《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下文简称《略述》)是其中的一篇.有专家考证《,略述》是方志敏在南昌狱中完成的第一篇文稿,其完稿时间为1935年3月初.由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方志敏文集》有一附录《关于方志敏狱中文稿的几个问题》,就持这种观点,①2012年版的《方志敏全集》予以认同.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谈鲁迅的有文人,有亲人,有要人。但军人谈鲁迅的不多,张学良就是其中一个。那么,在张学良眼里,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鲁迅会骂人。1947年11月16日《大报》有一篇介绍张学良谈鲁迅的文章,说:张学良蛰居台湾之后居然大读《鲁迅全集》,红封面的20巨册的书,厚厚堆满了他的书桌。他一度几乎言必谈鲁迅。他和张治中谈到鲁迅,说道:"鲁迅的文笔的确辛辣之至,我也被他骂得好苦。"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对鲁迅的骂似乎并没有多少反感,反而有一种"入木三分骂也精"的享受和快感。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处于最艰苦的长征年代,许多红军指战员把鲁迅看作是导师和战友,从其作品中汲取精神的力量,鼓舞他们在长征中奋力前行。长征出发时,中革军委下令红军限量携带文件物品。然而,一些红军指战员宁可少带别的东西,却舍不得将鲁迅的作品丢下。毛泽东随身携带的一个书包内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鲁迅等的著作。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曾对艾思奇说:"我没有《鲁迅全集》,有几本零的,《朝华夕拾》也在内,遍寻都不见了。"后来,当他得到一套《鲁迅全集》时,爱不释手,放在案头,经常翻阅。红一方面军第五师师长彭雪枫,非常推崇鲁迅。他认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以下简作《全集》注释本),在1999年版《李大钊文集》注释本的基础上,做了“增补、修订与校勘”,特别是“在遗文搜集工作方面又取得了一些新成果。这主要是陆续发掘出了李大钊在担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期间(1925-1927年)直接关乎中国革命进退的一批重要文字,计20余篇,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尽管先后出版了两种《李大钊全集》,但是关于李大钊研究的新史料、新成果,正如张静如先生所言一定会时有发掘,不断出现。据我所知,近来新发现的新史料就有书信、书法、照片、启事等多件.有的已经陆续公布。这些消息令人鼓舞和欣喜。最近,又很高兴地看到滨州学院李大钊研究所首席专家李继华先生的新著《新版〈李大钊全集〉注释疏证》(中央文献出版社版2008年版,以下简称《疏证》),可喜可贺。我以为,《疏证》一书的出版可以视为李大钊研究逐步回归考据学的又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5.
陈云:读好书,做好人陈云和于若木夫妇育有5个子女。为了帮助子女们更好地学习,陈云专门为他们开出了必读书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并规定了一些必读篇目,如《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6.
正1957年1月,《诗刊》杂志创刊号首次集中发表毛泽东的《旧体诗词十八首》时,以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为首篇。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收录37首作品。"六三年版"是毛泽东亲自编定的一个带总结性的诗词集,是其生前出版的最重要的诗词集之一,第一首作品仍是《沁园春·长沙》。显然,《沁园春·长沙》是经毛泽东自己认定的诗词创作的正式起点。这无疑是一个很高的起点,它的高度是由这首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确立的。正如易孟醇、易维在《诗人毛泽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所说:"毛泽东长达近六十年的革命征途,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冬,《听杨绛谈往事》繁体字版在台湾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台湾学界有意组织座谈,议题之一即为“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并希望杨先生能赴台湾与读者见面。杨绛先生因年事已高没成行.便以此为题写了这篇短文,却未交出。后来杨先生整理旧稿时不意发现此文,遂准备收入正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筹备出版的《杨绛全集》。  相似文献   

18.
《学习导报》2016,(5):6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办公室书架上的书,大致分为: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辞典、历史、国际政治、科学素养等类型。让我们打开总书记的书架,来看看他喜欢读什么书。《诗经》《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智囊》明代冯梦龙著《中国古典文心》北京大学出版社《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读过《鲁讯全集》的人都知道,第四卷《二心集》中有一篇杂文“友邦惊诧论”(1931年12月)。是鲁迅先生盛赞冯庸大学等校学生,集体赴(南)京,冒死请愿,要求抗日,谱  相似文献   

20.
一、对李大钊《致张溥泉、汪精卫》信的探疑 在2006年版的《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第5卷中,新收入一封李大钊《致张溥泉、汪精卫并附剑云函》。其中《致张溥泉、汪精卫》的信中讲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