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约五十年     
1999年4月24—25日,北约国家将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议,庆祝其成立50周年。届时,在美国主持下,北约将确定今后的战略方针,使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联盟作好进入新世纪的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一、北约组织机构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也称之为北大西洋集团、大西洋联盟或欧美联盟,是欧洲主要国家与美国、加拿大共同缔结的重要军事联盟。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共有19个正式成员国,每个成员国都拥有自己的完全主权。  相似文献   

2.
北约新战略概念有三点变化引人注目:在“安全环境”评估方面,认为北约遭传统军事攻击的可能性减小,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网络攻击等“新威胁”日益严重;在威胁应对方面,提出加强反导体系等“新能力”建设,运用政治、民事及军事等综合性危机管理方法,以及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等;在对俄关系方面展现了“新思维”,不再认为俄是主要安全威胁,“寻求与俄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新战略概念将对北约未来发展、跨大西洋联盟及西方与俄关系产生影响:北约的全球性特征会更明显,它在跨大西洋联盟中的地位将有所提升,北约及其成员国与俄关系将进入一个对抗减少和合作增多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乌克兰危机引发美欧与俄罗斯之间激烈对抗。北约承担了美欧与俄罗斯军事竞争的主要压力,冷战后开启的改革进程出现转折,将集体防御提升为联盟首要宗旨,指认俄罗斯为主要安全威胁,并制定加强集体防御的军事纲领,推动与乌克兰当局的军事、政治合作。由于俄与美欧的角力仍在进行当中,联盟内部对俄政策存在分歧,北约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为切入口,通过考察后冷战时期北约内部有关北约存废的争论,分析北约战略转型的过程,指出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显示其依然是跨大西洋联盟的主要协调机制,北约战略转型基本完成和定型.目前北约已经成为以共同价值为导向,具有明显进攻性的政治-军事同盟组织,其活动范围超越了自身边界.作为西方军事同盟,北约的对外干预将更为主动和具有意识形态色彩,其目标则为扩大西方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和主导性,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保护西方联盟利益,其行动将更注重在形式上尊重联合国,努力与欧盟和俄罗斯协调从而加强合法性.为了有效地实施对外干预,西方军事同盟将运用“巧防务”继续保持军事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北约的战略转型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面临恐怖主义的威胁,北约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布拉格会议旨在打造一个“新北约”,即确定新威胁,突出新使命,发展新能力和吸收新成员。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一直在试图转换角色,并进行了较大的战略调整,这种变化使北约的军事色彩有所减少,政治色彩有所增加,使北约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然而,这几次对北约战略的调整和军事结构的改造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北约的生存危机。北约与俄罗斯关系出现重大调整,反恐作为北约的“新使命”,标志着北约在冷战后的战略转型基本告一段落,但它仍面临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凌胜利  吴玥瑾 《东北亚论坛》2024,(2):47-62+127-128
近年来,北约对亚太地区的介入不断加深,呈现“北约亚太化”态势。“北约亚太化”主要受到地缘政治环境、美国对华竞争战略、欧洲盟国协调等因素影响,突出表现为以应对“中国挑战”为战略目标、以强化与亚太伙伴国家关系为主要手段、实现亚太与跨大西洋的安全联动。当前,对于“北约亚太化”的认知分歧主要聚焦于其属于联盟转型还是联盟扩员。通过比较分析联盟转型与扩员的条件,可以发现“北约亚太化”的实质是北约将联盟空间拓展至亚太地区,推动联盟转型。尽管北约积极加强与亚太国家间关系,但是双方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互利水平有限,这使得“北约亚太化”难以发展为在亚太地区的联盟扩员。“介入亚太”已经成为北约的长期任务,会对中国周边安全、亚太地区局势与大国战略竞争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对此,中国需要加强与欧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巩固与亚太国家的务实合作、推动建立与完善包容性的地区安全机制,妥善应对“北约亚太化”。  相似文献   

7.
北约军事转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一直进行着战略调整。但是作为其支柱的军事力量跟不上北约战略调整的步伐,影响着大西洋两岸关系。为改变这一状况,北约制订了军事转型计划。北约军事转型一方面牵动着世界军事安全的敏感神经,另一方面仍充满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北约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治军事联盟,通过东扩、科索沃战争及俄罗斯-北约合作机制的建立,继续保持了对俄欧关系的重大影响。由于俄欧关系和俄北关系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俄为保证优先发展对欧关系的方针取得成功,必须同时加强与北约的关系。从俄罗斯、欧盟、北约和美国等彼此间的复杂关系看,俄欧关系的发展可进一步推动俄北合作关系机制化,并降低北约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工具的作用。但由于战略和经济上的分歧与矛盾,俄欧合作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将导致俄欧关系在上述方面的影响力和作用受到较大限制。  相似文献   

9.
北约自1949年成立以来,其军事一体化进程一直稳步发展。冷战后,随着外部军事入侵威胁的消失,北约着手对其军事指挥体系和武装力量进行重整,其地面部队减少了约35%,海军舰艇及空军战机亦分别裁减了30%和40%。但北约仍维持了一  相似文献   

10.
郭长刚  梁莹莹 《西亚非洲》2023,(1):110-130+159-160
近年来,土耳其在购买俄罗斯“S-400”导弹系统、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围绕东地中海油气资源的开发等问题上都与北约盟友激烈对立,引发盟友对其北约身份的质疑。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再次引发了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资格的讨论。土耳其与北约之间的这些矛盾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其核心是土耳其认为北约的“集体威慑”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保障,土耳其的国家利益与北约联盟的利益并不处在同一轨道上。冷战结束后,当年迫使土耳其加入北约的地缘政治环境正在加速变化,北约联盟新的集体威慑对象也变成了所谓“恐怖主义”。但在应对全球及地区恐怖主义威胁时,土耳其的国家安全利益与美国及北约的联盟利益形成了根本对立,土耳其成为令北约“头疼的伙伴”。究竟土耳其是否继续留在北约联盟,以及北约是否继续容纳土耳其,既要看土耳其的外交战略选择,又要看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更要依赖彼此间的分歧管控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