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杨建民 《湘潮》2005,(11):12-17
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文学创作起步很早,13岁时便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52年他高中一年级时,发表了小说《青枝绿叶》,引起广泛关注。这篇小说不仅被臧克家主编的《新华月报》文艺版转载,还得到著名作家、当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的叶圣陶的赏识,被编入1953年高中二年级语文教科书。这之后,刘绍棠成了团中央的重点培养对象。由此,他便与当时主持团中央工作的胡耀邦有了密切联系。刘绍棠在人生多个重要关头得到了胡耀邦的指导和帮助,他们两人的友谊,贯穿终生。五年计划1951年,刚满15岁的刘绍棠写出了他初露头角的小说《红花…  相似文献   

2.
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13岁时便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52年高中一年级时,发表了小说《青枝绿叶》,引起广泛关注,作品不仅被臧克家主编的《新华月报》文艺版转载,得到著名作家、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的叶圣陶的赏识,被编入1953年高中二年级语文教科书.刘绍棠也因此被人们誉为"神童".之后,刘绍棠成了团中央的重点培养对象.从此,他便与当时主持团中央工作的胡耀邦有了密切联系.胡耀邦甚至亲自为刘绍棠设计长期创作发展规划.这一规划后来虽因许多客观因素未能实现,但刘绍棠在人生多个重要关头,都得到了胡耀邦的指导和帮助,两人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3.
在作家刘绍棠人生的最后几年,我有幸多次去北京拜望他。从刘绍棠的闲谈中,无意间得知他曾经得到过一次政府部长的提名。可是这位一生只追求写作的乡土文学作家却推掉了。这就引出了刘绍棠与已故的胡耀邦同志鲜为人知的交往和友谊。 团中央第一书记以文会友 1952年,刚刚16岁的刘绍棠奉调到团中央工作。也就是这一年,他的文学创作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好势头。先是《红花》这个短篇小说在北京一炮打响,不久他的《青枝绿叶》、《摆渡口》和《大青骡子》也先后在天津、  相似文献   

4.
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1951年,刚满15岁的刘绍棠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小说《红花》,引起了广泛关注。刘绍棠由此获得团中央的重点培养,便与当时主持团中央工作的胡耀邦有了密切联系。此后,胡耀邦多次与刘绍棠谈话,内容包括创作和做人。其中胡耀邦说刘绍棠"不请不来"、"请也不来"的谈话,值得深思回味。  相似文献   

5.
鲍昌 《前线》1987,(10)
刘绍棠老弟在《旱甜瓜另个味儿》文章里,说他是个“老北京”,这我信。因为他不仅是生在北京,而且长在北京,正南巴北的北京人,不服行吗?和绍棠比,我差点儿事。我虽然在北京长大,可没生在北京。我只是从一岁到十六岁,在北京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相似文献   

6.
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文学创作起步很早,13岁时便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51年,刚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3,(5):44-44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启蒙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在59岁时开始小说写作。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逊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4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和《罗克萨娜》以及若干传记.  相似文献   

8.
张学礼  崔亮 《党史博采》2007,(12):18-19
<正>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文学创作起步很早,13岁时便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51年,刚  相似文献   

9.
骄傲与谦虚     
1952年,作家刘绍棠的文学创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也被誉为“神童作家”,年仅16岁就被调到团中央工作。1957年春天,在北京文艺界的一次座谈会上,他的发言有些过激。第二年,风华正茂的他被划为三类“右派”,并被开除了党籍。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尽管为挽救刘绍棠做出了相当努力,但无力回天,只能连连叹到:“损失惨重,损失惨重啊!”在刘绍棠准备到大运河边的儒林村接受改造时,胡耀邦与他谈了一次话。胡耀邦问:“你知道你为什么犯错误吗?”刘绍棠回答:“我是因为一本书主义,堕入了个人主义的深渊。大反社会…  相似文献   

10.
<正>慕湘16岁时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经抗日烽火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锤炼,迅速成长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被授予大校、少将军衔。从11995599年起,他开始奋笔创作长篇小说《晋阳秋》。该小说面世后反响强烈,他深受鼓舞,从此在文学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写下了系列长篇《满山红》《汾水寒》《自由花》,它们有机连贯地构成了抗战四部曲《新波旧澜》,成为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11.
窦应泰 《党史博览》2001,(3):18-21,46
在乡土作家刘绍棠先生病逝前的几年中,我每次去北京几乎都要到前门西大街那幢有名的"红帽子楼"的七楼寓所去拜访他.从刘绍棠的闲谈中,无意中得知他曾经得到过一次政府部长的提名,可是这位一生只追求写作的乡土文学作家却推掉了.这就引出了刘绍棠与胡耀邦之间鲜为人知的友谊.  相似文献   

12.
正王愿坚,这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军旅作家,已经离开我们25年了。然而,他的《党费》《七根火柴》《三人行》等与长征有关的作品,依旧静静躺在中小学课本里,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党费》主人公原型是大姐1954年,25岁的王愿坚发表第一篇小说《党费》,由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这部流传极广的短篇小说,背景为长征前期,讲述了女地下共产党员黄新在极端困难  相似文献   

13.
正徐光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1925年8月,河北雄县段岗村人。13岁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冀中抗日烽火中逐渐锤炼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自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如今他已在文学道路上不懈地跋涉了67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少小灾星》《四百生灵》,短篇小说集《望日莲》《徐光耀小说选》,散文集《昨夜西风凋碧树》《忘不死的河》,电影文学剧本《望日莲》《乡亲们哪》等作品,总计近200  相似文献   

14.
世人有云:“人过三十不学艺”,而33岁从部队转业,37岁立志写小说,44岁方始成名的河南作家二月河,却为这句话提供了最有力的反证。当年,没有学历,没有背景,不再年轻的二月河放弃已有,毅然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86年《康熙大帝》第一卷《夺宫》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其后,他几乎每年推出一部几十万字的大书。10年后,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问世。  相似文献   

15.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2岁丧母,7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有网友晒出周恩来16岁时写的侠义小说《巾帼英雄》,引发了热议。网友们赞叹:“周恩来学生时代写小说,太有才啦!”周恩来确实才华横溢,睿智过人。他在青年时代不仅写小说,也演话剧,还创作诗歌。  相似文献   

17.
正一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阿英(本名钱杏邨),一生嗜书,在文艺研究的多个领域都有重要收获。他早期写有许多文艺评论,还创作了多部历史剧;后期以近现代小说研究为主。由于收藏丰厚,他撰述、辑录有《小说闲谈》《小说二谈》《小说三谈》《小说四谈》《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晚清文学丛钞》等多部研究著作。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著述丰硕的典型文化人还是一个"老革命"。近现代中国时局多舛,文化人基  相似文献   

18.
马儒 《世纪风采》2010,(12):31-34
赛珍珠生于1892年,林语堂生于1895年。赛珍珠自小随父母来到中国,之后在中国生活近40年,以中国题材创作了以《大地》为代表的大量小说,并因此获得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林语堂也以中国题材创作了以《京华烟云》为代表的一批小说,并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赛珍珠1973年逝世,享年81岁,林语堂1976年逝世,享年也是81岁。  相似文献   

19.
窦应泰 《党史文汇》2003,(10):42-44
在北京市通州区的"刘绍棠文库"里,保存着这位"神童作家"生前写下的大量文稿,约有千余万言之多.在刘绍棠众多的手稿中,堪称"第一号文献"的竟然是刘绍棠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一篇讲演词.  相似文献   

20.
<正>上世纪的中国文坛上,冯德英的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一度红遍大江南北,与同时代的《暴风骤雨》《创业史》《红岩》《青春之歌》等一起构筑起新中国的红色文学大厦,也使得他成为家喻户晓的"红色作家"。时至今日,已80岁高龄的冯德英仍然没有停止以笔为武器的"战斗"。在他的笔下,随处可见这个胶东人民的儿子对家乡的热爱、对苦难乡亲的同情、对各种反动势力的痛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