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资本意图冲破各种界限追逐最大化的利益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终根源,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和经济危机理论可以解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时代价值。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等制度抵御了危机引发的不良反应,需要深刻反思的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为什么没有像危机爆发之初一些人预料的那样出现高潮。更重要的是学习马克思当年对待经济危机的态度,把危机所表现出的新动向、新问题、新特征转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资源,并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驾驭资本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沈耕 《当代世界》2009,(10):50-52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向全球蔓延扩散,阻断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进程,致使世界历经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探讨这次危机的时代特征,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次危机的根源和性质,更好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康帅 《当代世界》2008,(7):55-56
2007年底尤其是2008年以来,越南经济运行出现动荡,通货膨胀率一路走高,货币大幅贬值,股市和房市暴跌,贸易赤字恶化,经济增长放缓。2008年5月底,摩根斯坦利、惠誉等国际投资银行和机构纷纷发布报告唱衰越南经济,对越南的主权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到“负面”,警告说越南正走向类似于泰国1997年的货币危机,甚至会连累整个东南亚地区出现货币危机的情况。一时间,有关“越南出现金融危机”、“越南经济衰退将引发地区金融危机”的报道充斥媒体,数年来一直被世界普遍看好的越南经济仿佛一夜间褪去了耀眼的光环,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陡然放大。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表明了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这是美国经济霸权的危机,也是美国大力推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即新自由主义的危机。这场经济危机显示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特点,即金融产业脱离实体经济片面畸形发展,全球经济过分金融化,因而被称作“全球金融市场资本主义”。目前经济危机还在持续,与此同时,世界政治也开始进入一个动荡不安的高风险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5.
王小广 《南风窗》2012,(18):68-70
如果从次贷危机算起,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持续5年了,但似乎并没有好转的迹象。经济学家对危机的成因和解决提出了各种办法,却全都成效不彰。本刊此次刊发的也仍然是一家之言,不能保证一定正确,但为解读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带来的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导致西方一些人所期望和欢呼的"和平"与"繁荣"。相反,各种矛盾、冲突、危机纷至沓来。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主义仍然危机不断,一些国家的危机甚至还有加深的迹象,危机造成的各种后果和影响也已逐步呈现出来。例如,美国的长期国债已被标准普尔公司下调了评级,欧元区也不断传出各种利空消息。金融危...  相似文献   

7.
邹华 《工会博览》2009,(4):50-51
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危害,给企业发展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当大家谈“危”色变之际,发现“危”中之“机”,寻找解决办法,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减少危机的冲击,才能保持企业的缝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巨大,并引发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学者反思当前金融体制的弊端和改革方向。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高级顾问汪道涵认为,“金融结构的严重缺陷是导致危机的根本原因。”这种缺陷表现在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存在缺陷,缺少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机制,一旦贸易赤字剧增,外汇储备不足,就会引发金融危机。本文的目的,是考察在此次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较好的祖国大陆与台湾  相似文献   

9.
徐瑗 《南风窗》2012,(3):84-8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逐步退出,而不是由于政府在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把它作为一条重要的经验、一种模式固化下来。当世界经济还未及从全球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经席卷而来,在国内,温州民间借贷所引发的区域性金融危机正引起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危机裹挟下,政  相似文献   

10.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低迷状态,“金砖四国”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中国作为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将在推动未来围际经济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内需市场不断扩大,大陆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当前最突出的全球性问题,就是美国的金融问题引发了“百年一遇”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已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从发达国家殃及发展中国家,对多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且撼动了现有的国际体系和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夏天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其后果严重,影响深远。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对这次经济危机迅速作出了反应,他们发表了有关金融危机的声明、制定了反危机的斗争纲领、开展了本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抗议运动、召开了第十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共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沉寂了近20年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正在迈向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30日美共经济委员会委员瓦迪.哈拉比在美共网站上发表了题为《两大世界经济体制的激烈斗争》的文章,分析了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开端的世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发展结果,认为它可能导致信贷减少甚至中断、金融资本转向资源和生活必需品投机,从而使社会危机加剧,特  相似文献   

14.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对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冲击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2008年9月15日四大投资银行之一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以来,极端惶恐情绪在国际市场迅速蔓延,次贷危机正在向信贷危机转化,对日本的  相似文献   

15.
孙杰 《当代世界》2012,(11):27-30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年,尽管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率在2009年底就已经普遍反弹到了危机前的水平,但是时至今日,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缓慢,金融危机的各种后遗症也依然威胁着当前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这次危机给各国经济造成的结构冲击是深刻的,影响是深远的,挑战则是严峻的。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国家治理危机,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总体乏力、民主政治体制失范和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这些危机的产生和持续,既有资本主义制度体系自身的弊端,也有具体国家内部机制、结构、政策等存在的不足或失误,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民主政治体制的秩序性衰微和社会文化秩序的认同性危机。为缓解治理危机,西方主要国家从深化宏观经济调控、推动民主政治改革、规范调整社会秩序等方面作出了努力,但收效甚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治理危机及其应对也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留下了许多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7.
找回政治家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西方政治家的领导力广受诟病。但危机对于政治家也是一个机会。中国的政治家们已经把这个国家带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上,如今也面临着诸多重大挑战。没有什么比危机、重大挑战等更能呼唤政治家的使命感。这是一个需要伟大政治家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能够诞生伟大政治家的时代。因此,是时候要花一些力气对于何为政治家、政治家何为的问题,反思和探讨一番了。  相似文献   

18.
三次峰会后看二十国集团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舒  宫玉萍 《当代世界》2009,(11):51-53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二十国集团(G20)成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以平等姿态与发达国家共同参与全球治理,意义深远。G20占世界人口的2/3和全球经济总量的90%、世界贸易总额的80%,具有相当广泛的代表性。G20迄今为止已经分别在华盛顿、伦敦和匹兹堡召开了三次峰会,在推动世界经济逐步走出危机泥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匹兹堡峰会更是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并决定每年召开一次峰会,  相似文献   

19.
新技术产业革命与美国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皓 《当代世界》2013,(4):58-60
始于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至今仍在进行中,作为这场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仍然面临着持续不振的经济状况和严重的失业率。因此,奥巴马总统第二任期的最主要任务将是改善美国经济,提高就业率。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挽救经济的主要措施是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即增加货币发行量,不断提高债务上限,由政府出面挽救金融业、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及至今仍然看不到“光亮”的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不仅严重冲击了西方经济,也对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广泛质疑.对此,西方国家不仅需要调整国内制度与政策,其对外经济政策与方式也将面临重要变化与调整.其中近年来美日两国围绕“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政策变化就是其中一例.如果说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加入TPP是美国回归亚太战略在对外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那么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日本一改过去东亚共同体构想转而宣布加入TPP谈判,使TPP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则是日本呼应美国“回归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