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青年人在想些什么?他们希望得到什么?法国“人口观察学会”受兴业银行之托,就如何看待金钱的问题向一批十五至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作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厌恶消费社会的年轻一代已不复存在,今天的青年已与社会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人口观察学会”会长雅克·佩特拉评论道:“现在这一代青年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他们懂得我们面临着经济长期困难的局面,为此他们也作好了思想准备。”今天的青少年谈到金钱时并不感到难为情,他们希望有钱。然而,如果问他们生活中最需要的是  相似文献   

2.
有 些单位 ,工作上虽没有出色的成绩 ,但到了节骨眼上 ,却都能总结出很多“经验”。不仅会上有他们的发言 ,报刊或电视屏幕上也常见这些“经验”报道。这些“经验”到底有多少推广价值?有什么指导作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无须笔者饶舌。要问这些人为什么要搞这些“经验” ,则另有奥妙。你想 ,这“经验”不就是政绩”吗?有了“政绩” ,当然就有了“政治资本” ,有了进身之阶 ,荣誉、地位也就接踵而至。这种“有唱功 ,没做功”的怪现象如同前几年的“泡沫经济”一样 ,危害很大 ,因而被人称之为“泡沫经验”。倘若任其发展 ,必将给我们的改…  相似文献   

3.
周毅 《瞭望》1994,(15)
引出一个“大话” 上海提出在201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在金融意识刚刚复苏的中国,不少人可能说这是说大话。 但这个“大话”,不仅激起了国人的热情,也牵动了世界的目光。自1991年第一批外资银行被批准进驻上海开设分行,至1993年已迅速增加到26家。 外资银行已经成为上海市民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但也在他们心里引起一些疑问,他们在上海到底怎么样?他们能赚钱吗?他们怎么看待上海及上海的金融前景?但有一个问题是值得人们深思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外资银行非要急匆匆地往中国、往上海拥挤?这不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当今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吗?  相似文献   

4.
华丁 《瞭望》1992,(49)
在大邱庄钢管厂车间里,高高挂着3幅大标语:“金钱有价人无价”,“要金钱更要人才”,“争天下者先争人才”,红底白字,赫赫醒目。 钢管厂是大邱庄10几年前经济开始起飞时的一个支柱企业,今天依然是大邱庄的骨干厂之一,他们这种强烈的“人才意识”,实际上  相似文献   

5.
人非狗之友     
王乾荣 《民主》2006,(8):48-48
狗年,很多文人,“为赋新辞强说‘友’”,到处都可以听到“狗是人最亲密的朋友”这样富有感情色彩的美言。有的狗主人,甚至自称“爸爸”、“妈妈”,而嗲嗲地呼狗为“宝宝”,像个文明人似的,让自己的“宝宝”管来访的男女客人叫“叔叔”或“阿姨”,仿佛狗已经成为他们平等的家庭成员。本人对于人的这种做派,极其反感。狗是人之友吗?或者说,人是狗的朋友吗?否!远古,几乎在人类组成部落或家庭的同时,人便利用“食物诱惑、鞭子惩罚和行为引导”而驯化了狗,令狗给人们看家护院以及助猎等等。后来,人在战争和维持公共治安时,训练狗搜索敌情,侦查破…  相似文献   

6.
梅庆吉 《学理论》2008,(5):80-84
1983年,世界哲学年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在那次会议上,没有中国人参加。会后发表了一个哲学宣言,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看到了什么?他们看到,西方高度的经济发展,把人与人之间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难道说经济的发展就必然与人与人之间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相对立吗?不是的。在孔子思想影响下的东方世界,经济同样可以发展,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价值     
振如 《瞭望》1989,(42)
理想有没有价值? 有的人认为理想是虚的,讲理想一文不值。他们现在的时髦话叫“跟着感觉走”。 然而,理想是很有价值的。不是由于有了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资本的共同理想,中国人民才克服了“一盘散沙”的痼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几十年,推翻了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吗?不是由于有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四十年  相似文献   

8.
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等人否定社会主义道路,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一个观点,是鼓吹社会主义“失败论”。他们说,中国3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失败的”,“社会主义有啥优越性?你讲不出来。”事实果真如此吗? 比较两种社会制度的优劣,应当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作全面的比较。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制度,在政治上,人民当家作主;在思想文化上,提倡集体主义的思想,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相关系,有健康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方面。这里着重谈谈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总的来说,建国30多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国内外公认的。如果要作比较的话,我们通过一些统计数学,可以请楚地看到以下几点基本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追求什么样的富裕?似乎是每个人都能说出点道理的问题,但从时下的某些求富之道来看,着实有一些人陷入了误区。一日追求金钱为富。一大教”、“大亨”这类旧时的俚语黑话,已经成为他们眼中“富裕”者的专用语。似乎一旦拥有了大量的金钱,就被纳入富裕者的行列。南方流传的“一万两万贫困户,十万八万刚起步”之类的民谣,就明白无误地传递着以代为艺的富裕观。由于把钱看成是富裕的全部,不少人把对富裕的渴望换算成对金钱的力狂追求。为了钱可以出卖灵魂肉体,不顾起码的礼义廉耻;为了钱可以造假贩议,不惜残害消费者的性命;为了钱可…  相似文献   

10.
一 1990年,中国民主促进会烟台市委员会成立了。市委会自成立之日起,机关编制是一个人,时至今日,已进入六个年头了,其编制仍然是一个人。我曾多次遇到关心我们工作的同志,他们常用惊疑的口吻询问我:“你一个人,是怎样开展工作的?”是啊,号称一个民主党派的市委,其机关编制竟长期一个人,看来确实令人费解;但,一个人就不能做好工作吗?  相似文献   

11.
一度被民间舆论称为“经济大省、文化沙漠”的广东正努力改变这种失衡的局面,主管部门响亮地提出了要让“文化广东”崛起的口号。 广东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开放“窗口”的位置,成为一个“文化大省”吗? 就如广东经济地位的确立离不开全国这个大舞台,广东文化面貌的改变亦离不开全国这个大家庭。现在人们看到,广东文化人不再是单一地亦步亦趋港台文化,而是越过南岭北上为“文化广东”的崛起寻找新的血液。 近一两年,“北上”,成为广东文化领域最时髦的举措。最突出的表现是文化人才的引进和题材的  相似文献   

12.
何谓平等?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对平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作一番历史的考察,因为平等是一个历史范畴。平等观念起源于古代的原始社会。那时的人们,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脐带”,在躯体构造和精神能力上彼此并没有什么差别,本能地意识到“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是一种原始的平等观。它同现今意义上的要求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平等观相比显然是不同的,但它强调一切人的乎等,认为“人就他们是人而言是平等的”,这一点和现代的平等要求是合拍的。  相似文献   

13.
对如何实行保证监督,有一种说法叫“参与不干预”。我们认为,这种把参与和干预割裂开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从辩证法的观点看,参与寓于干预,干预也包含参与,只是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监督也是一种干预的形式。如果用参与不干预的观点来解释保证和监督的关系,岂不也可以理解为“保证不监督”了吗?所以说,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谁是仆人?按照传统的观点,厂长是仆人,那么职工与厂长之间就构成了“主仆”矛盾。但是这种说法至少会产生两个问题:其一,厂长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而且应当说,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是工人阶级的优秀分子,当然也应当是企业的主人,那末职工与厂长之间就应当是“主主”矛盾,怎么能是“主仆”矛盾呢?其二,如果把厂长看作是仆人,那么就要导致“主人接受仆人管理”这样的逻辑矛盾。由此可见,职工与厂长之间不可能是“主仆”关系。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点一直把民主理解为“人民当家作主”,或是“多数人的统治”。这种空洞口号永远也产生不了民主的理论。在“人民”的大概念下,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个人被淹没了,他们的意志得不到体现,利益得不到维护。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都只不过是“人民”中的一员,而不是“人民”,那么,你、我、他也就永远不可能成为民主的主体,也就不可能享受到真正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者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易为群众接受?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号召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以前,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如果我们运用心理学来观察人的言行,就不难发现:人对某种意义上的相似性会予以特殊的重视。由于现实生活中这种“相似性”普遍存在,人很容易产生“同体观”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又会使人们相互间  相似文献   

17.
阿三 《侨园》2006,(4):30-31
口蹄疫、疯牛病、地中海实蝇、苹果蠹虫……这些听起来让人胆颤心惊的给人类制造无数灾难的“魔鬼”,是被什么人拒之国门之外的?这些人真的有“火眼金睛”能看清一切“魔鬼”吗?他们凭什么能“降妖除魔”?占全国检验检疫量40%的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是这场特殊战争的前沿阵地,检验检疫人员把各种“魔鬼”拒之于国门之外,为亿万人民的健康平安挥洒着汗水。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西方某些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一些政界要人,打出“人权外交”的旗号,俨然以“人权卫士”自居。他们今天指责这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违反人权,明天指责那个国家在那个问题上违反人权。这些人果真是在关心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吗?从其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的后果,我们就会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人权外交”的实质,就是搞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出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当一部分职工(特别是富余人员、下岗人员、待业人员、老职工)认为,改革削弱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淡化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使我们成了雇佣劳动者。他们提出:我们还是“主人”吗?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今年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等高校寒假放假时间普遍延长了 1周到2周。原因是济南长清新校区供暖、食堂等所需的燃气费较贵,部分搬迁至该区的高校只得延长寒假,以降低办学成本。“家用天然气两块钱一立方米,长清新校区用的气却要六块多钱,供暖一天就得八九万元,这简直就像在烧钱啊。”校方负责人的这番话,听着倒也让人同情, 只是,延长寒假以降低办学成本的“无奈”,还是让人不可理解。“办学成本”贵了,就可以压缩学生的就学时间来搞“节约”吗?延长寒假之后,学生能得到怎样的补偿,学费能相应退还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