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环海秀碧卧沧茫,孤轮悬洋披雨浪。 路转岸移行翠径,鸟鸣蝶舞戏槟榔。 北国万木染霜色,台岛千枝镀青苍。 回归线上望斜日,期盼明珠早归疆。  相似文献   

2.
小议“走钢丝”孙天常你见过走钢丝么?两根高竿,一根钢丝,牵动难耐的刺激;音乐声起,杂技演员也台亮相,或持竹竿,或打花伞,翩若飞蝶,矫若猿猱,潇洒自如。演员也台看上去舒展大方,实际内心并不轻松。由此想腐败分子的铤而走险,正如走钢丝的这样一种心态(不是指...  相似文献   

3.
1961年初春.刘少奇主席回到老家湖南宁乡县炭子冲。一天早晨,刘少奇在山边小路散步,路过一根电线杆时,发现卜边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们饿肚皮,只怪刘少奇。打倒刘少奇!”字迹亚歪斜斜,笔厕稚嫩.显然是小孩子写的。  相似文献   

4.
小武  北春 《党员文摘》2008,(1):38-40
她是一个从来没见过自己亲生母亲的弃儿,却在丈夫死后独自赡养着三位母亲。同时,她还抚养一名弃婴上了大学……  相似文献   

5.
正我采访过很多学校,还没有见过这么冷清的学校。这是一所占地2000多平方米、拥有20间砖瓦房教室的山区学校,校门口至今还挂着"南长滩小学"的牌子,但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安静:校园里没有学校特有的欢声笑语,也没有上下课的铃声,因为全校现在只有4个人:一名老师,3名学生,其中2个在学前班,一个上二年级。2013年还在这里读5年级的学生,现在也退学了。群山环抱中的南长滩,与甘肃省景泰县隔河相望,被称为宁夏黄河第  相似文献   

6.
见过一个父亲的泪。他蹲在一堵墙外,满身疲惫的风尘。先是呆呆地看着街景,后来,他手捂住脸呜咽。双肩耸动,单薄的身影,像深秋时枝上一枚欲抖落的叶。眼泪从他指缝处不住地溢出来,成小溪流。午后的阳光,照在上面,反射着惨痛的晶莹。他的头上,霜花点点。墙内,是看守所。他20岁的儿子,因跟人合伙抢劫,被关在里面。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公安队伍比喻为一棵参天大树的话,督察人员就是啄木鸟,是美容师,专门负责清理蛀虫,修剪旁逸斜枝的。” ——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姜延虎 “啄木鸟”在行动1995年年底贵州省公安厅警务督察队成立以后,全体督  相似文献   

8.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2月9日,在大竹县庙坝镇寨峰村秦王桃种植基地里,连片的桃树上布满了细小花蕾,预示着几个月之后的丰收图景. "弱枝、病枝、交叉枝、长枝要剪掉."在寨峰3组村民杨元碧家的桃树地里,村党支部副书记、大竹县鹏程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鹏程正在现场指导果农修剪桃枝."看!这种就是病枝,要从这里剪."他麻利地剪去一根病枝,"这种枝条的坐果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徐志长  东海 《前线》2008,(9):56-57
月季是北京的市花之一(另一市花为菊花),在北京奥运会上所用的颁奖花束名为“红红火火”,就是由9枝“中国红”月季组成,配材为6枝火龙珠、6枝假龙头、6片芒叶、6片玉簪叶和6片书带草。在奥运赛场频频亮相的“红红火火”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月季为何在奥运会上有如此礼遇?月季又有什么特殊的经历和故事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呢?  相似文献   

10.
俺没见过菩萨是咋救苦救难的,可俺见过“三哥”是咋样掏出心来帮助别人的;要不是“三哥”救俺,俺这条命就没了;说起“三哥”帮人的事,一火车皮都装不完……在焦作市果品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提起“三哥”,许多人倾泪而诉。  相似文献   

11.
余以为 《廉政瞭望》2012,(12):33-33
随着中国的快速转型,人们显得越来越躁动不安。缺少有效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缺少一种叫做“安静文化”的东西。任何一种文明中,都有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安静下来的安静文化。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印度文明都是如此。中国传统文明也如此,但进入近代之后,很快就失去了文化的安静因素。  相似文献   

12.
《学习导报》2009,(9):52-52
科学发展观在湖南根深叶茂《新湘评论》第8期的“主题阅读”选取思想要点、观点精华和专家视点对《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一书做出了深刻、全面的解读,让人对此书心生向往。学习此书,感慨有三:一是“根深”。全书以科学发展观为原点,条分缕析、抽丝剥茧、追本溯源,为实践之“枝”找到了理论之“根”,使读者心清目明,让干部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法治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概念,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所没有的,我们传统文化中法家的依法治国,也可以简称“法治”,但它同西方的法治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法治完全是另一种文化的产物,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它是指一个社会不是由人统治  相似文献   

14.
《新湘评论》2009,(9):52-52
科学发展观在湖南根深叶茂《新湘评论》第8期的“主题阅读”选取思想要点、观点精华和专家视点对《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一书做出了深刻、全面的解读,让人对此书心生向往。学习此书,感慨有三:一是“根深”。全书以科学发展观为原点,条分缕析、抽丝剥茧、追本溯源,为实践之“枝”找到了理论之“根”,使读者心清目明,让干部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快乐大叔 《党课》2012,(21):96-97
在快乐大叔的印象里,机场和车站一类地方,部属于乱哄哄吵死人不偿命的所在。然而,却有那么一天,快乐大叔竟突然发现,这些地方也开始变得安静了,至少再不像从前那样。是什么让人们变得安静了呢?是科技。  相似文献   

16.
十月颂歌     
来到高原十余年,见过许多花、草、树木,唯独对高原柳萌生出敬佩之情。高原柳,有着坚韧顽强的毅力和生命,茂密翠绿的叶,袅娜姿娑的枝,为高原增添着醉人的绿。  相似文献   

17.
新的春天     
新的,一切都是新的。 雨,泥土,风,蒲公英,再没有陈旧的气味,都是崭新的。 草.树枝上发出的芽苞.仿佛一夜之间就开满枝头的繁花.都是新鲜的颜色。都是新鲜的样子。好像从没见过这个世界,她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悄悄走过一株花树,我听到她在微风里轻轻唱歌.是一种全新的韵律和节奏,  相似文献   

18.
春天在哪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是一年新桃换旧符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回家,是每一个中国人无法割舍的情结,而我的家就在这座我每天生活的城市中。城市的“年”和农村的“年”是不一样的,少了一份红火和热闹,多了一份安静与祥和。就在这份安静与祥和中,我慢慢感受春天的气息。  相似文献   

19.
曹云峰 《实践》2011,(1):16-17
“难以忘却啊,你兄弟般的情怀;历历在目啊,你所创立的业绩。为民奉献的根平,英名永垂人间……”这是传唱在镶黄旗草原上的一首歌,歌的名字叫《根平颂》,它述说着人们对根平同志的怀念。  相似文献   

20.
苏贵全 《当代贵州》2013,(16):47-47
黔西,杜鹃花都。这是一片流光溢彩、色彩斑斓的杜鹃花海;这是一个神奇迷人、梦幻瑰丽的童话世界;这是一张魅力四射、青春靓丽的给力名片;这是一座温馨多情、时尚浪漫的新型都市。自古黔西一枝花,这就是俏丽俊秀、妩媚娇艳、情深意浓的杜鹃花。黔西是一枝花。五六十万年前的、与北京周口店同时被称为"北周南观"的旧石器文化遗址——黔西观音洞,是这枝花的根。古老淳朴、源远流长的观音洞文化,滋润了这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