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慢性呼吸道病(Ch- ronic Respiratory Disea- se,CRD)是由霉形体(M- ycoplasma)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病,以呼吸时发出罗音、咳嗽、流鼻涕和窦部肿胀为临床特征,多呈隐性经过,病程较长。其主要病原有鸡败毒霉形体(M.gallisepti-cum,MG)、滑液囊霉形体(M.synoviae,MS)和火鸡霉形体(M.meleagridis,MM)三种,并以MG危害最大(蔡宝祥,1980)。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死亡率不高,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它使肉鸡存活率、活重下降,料肉比提高,蛋  相似文献   

2.
鸡毒霉形体 (Mycoplasmagallisepticum ,MG )是鸡慢性呼吸道病 (Chronicrespiratorydisease ,CRD)的病原。随着养鸡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饲养方式的改变以及饲养密度的提高 ,在通风不良、空气中氨和灰尘增加或气温骤降等环境中极易诱发鸡慢性呼吸道病 ,甚至接种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后也都可能诱发本病。鸡感染MG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呼吸时发出罗音 ,严重时张口呼吸。MG分布于世界各国 ,可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式传播。因此 ,它在鸡群中可长期存在和蔓延。根据血清学调查 ,鸡群的感染率为 5 0 %…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鼻炎病(Infections coryya)是由鸡嗜血杆菌(简称HG)所引起的鸡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受害器官主要是鼻道和鼻窦。本病主要发生在中雏,开产鸡中有时也有发生,发病率较高,强毒株可引起高的死亡率,一般死亡率较低。潜伏期短,感染后1~3天即表现症状,鼻道和鼻窦有浆液性到粘液性的分泌物,睑部水肿,结膜炎,进而出现头部水肿,下呼吸道感染后可出现罗音。常伴有腹泻。发病后产卵率  相似文献   

4.
鸡败血性霉形体病免疫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败血性霉形体(Maycoplasma gallisepticum,简称MG)是鸡慢性呼吸道病(CRD)的病原菌。本病多发生于1~2个月龄鸡,主要侵害呼吸道粘膜,附着于表层细胞,由于毒素作用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常出现浆液性、粘液性鼻漏,窦炎,结膜炎,气管炎和气囊炎等。临床表现为气管罗音、流鼻汁、咳嗽、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产卵量下降、孵化率及成活率降低等。带菌状态雏鸡常由于活苗气雾免疫而造成大批死亡,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本病可经卵传染,是不易清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由鸡败血霉形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我们于1983年初在贵阳市首次通过较全面诊断确诊了本病。为了进一步查明鸡慢性呼吸道病在贵州的流行情况,给临床防治提供依据,特采用平板凝集试验(PA)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发病鸡群作了药物集体防治效果观察。 材料与方法 (一)从贵阳、黔南、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等地的13个养鸡场及当地农民的散养鸡中抽取1126只不同性别、年龄、品种及用途的鸡冠血或翅静脉血(或分离血清),供作P  相似文献   

6.
鸡霉形体(MG、MS)是鸡慢性呼吸道病(CRD)及传染性滑液囊炎(MS)的病原菌。本病多发生在1~3个月龄鸡,主要侵害鸡呼吸系统及关节。病原体附着于表层细胞,由于毒素作用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常出现浆液性、粘液性鼻漏、窦炎、结膜炎、气管炎、肺炎和气囊炎及关节炎。临床症状常表现流鼻汁,眼睛肿,甩头,咳嗽,气管罗音,呼吸困难,食欲减少,体重减轻,跛行,瘫痪,产卵量下降,孵化率及成活率降低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特别是一些大鸡场,由于饲养理管不当,污染是严重的。据  相似文献   

7.
鸡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简称MS)病是由鸡滑液支原体所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传染病,受害器官主要是关节部位与腱鞘,亦称为传染性滑膜炎。本病死亡率不高,但由于可经过卵传播到下一代(垂直感染)及直接接触引起呼吸道感染(水平感染),而对鸡群健康影响很大,与鸡败血性支原体(MG)相似,鸡群一旦被污染不易清除。鸡群中有本病存在,易发生混合感染,使病情加剧,死亡率增高。本病国内报道罕见。现将广西省梧州市养鸡场鸡滑液支原体病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鸡毒支原体(MG)、鸡滑液囊支原体(MS)、副鸡禽杆菌(APG)三重PCR诊断对于鸡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控有着重要意义。本次试验首先对三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之后对多种病原的DNA进行扩增以确定本方法的特异性,调整MG、MS和APG的DNA浓度以确定本方法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利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本试验建立的诊断方法能够同时扩增出长度为453 bp(MG)、328 bp(MS)和241 bp(APG)的特异性片段,而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性对照样品在检测时则无条带产生。对三种病原的混合DNA进行10倍梯度稀释,确定MG、MS和APG的最低检出量为5×10^-3ng/μL。对37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三重PCR的检出率和单重PCR的检测结果一致,且可同时检测出两种或三种病原同时感染。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MG、MS和APG三重PCR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较高的灵敏性,可用于鸡呼吸道病的诊断和防控。  相似文献   

9.
从广西不同地区采集疑似鸡毒霉形体 (MG)感染的 46份病鸡病料中分离到 7个菌株 ,经分离培养、L形细菌检验、理化特性鉴定、血清学定型、人工感染试验以及PCR扩增检测等方法鉴定 ,确定 7个分离株为MG。  相似文献   

10.
诊断方法和材料 以鸡白痢病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鸡白痢病,鸡枝原体病(CRD)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鸡枝原体病。每只受检鸡同时做这两种病的血清学检查。鸡白痢抗原及阴、阳性血清,鸡枝原体抗原及阴、阳性血清均来自成都兽医生物药品厂。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6对分别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流感病毒(AIV)、鸡毒霉形体(MG)、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新城疫病毒(NDV)和滑液霉形体(MS)的特异性引物,根据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原理和多重PCR原则,优化建立了一次PCR反应同时检测6种禽呼吸道病原的二温式多重PCR.该方法可同时扩增出6条区段大小与设计相符的特异性片段,即IBV 1720 bp、AIV 1050 bp、MG 732 bp、ILTV 647 bp、NDV 310 bp、MS 207 bp,对人工感染鸡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证明,该方法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根据禽霉形体 16SrRNA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 1对引物 ,用这对引物对鸡毒霉形体 (Mycoplasmagallisep ticum ,MG)和鸡滑液囊霉形体 (Mycoplasmasynoviae ,MS)菌株DNA进行PCR扩增 ,得到了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约 5 80bp的PCR产物 ,而这对引物对其他禽病病原DNA或RNA模板的扩增结果为阴性。PCR方法对MG和MS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 2 pg和 3pg。应用已建立的PCR方法检测MG人工感染样品和临床样品 ,从人工感染样品中均检测到MG ,临床样品的MG阳性检出率为 10 .2 5 % ,高于常规分离培养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 6对分别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禽流感病毒 (AIV)、鸡毒霉形体 (MG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LTV )、新城疫病毒 (NDV)和滑液霉形体 (MS)的特异性引物 ,根据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原理和多重PCR原则 ,优化建立了一次PCR反应同时检测 6种禽呼吸道病原的二温式多重PCR。该方法可同时扩增出 6条区段大小与设计相符的特异性片段 ,即IBV 172 0bp、AIV 10 5 0bp、MG 73 2bp、ILTV 64 7bp、NDV 3 10bp、MS 2 0 7bp ,对人工感染鸡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证明 ,该方法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最近对有关鸡场调查情况,鸡新城疫病对养鸡事业的威胁仍然是很严重的,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各鸡场兽医人员高度重视。目前,鸡新城疫病免疫多数采用滴鼻、饮水等方法,这里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讨论。我国鸡霉形体病(MG、MS)污染面很大,多数鸡场都有发生,几乎存在于鸡的整个呼吸系统,特别是MS可引起鸡群100%感染。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滴鼻方法免疫,常常会激发鸡霉形体病而引起败血症死亡,雏鸡表现更为严重。我国现在多使用Lasota( Ⅳ系)弱毒鸡新城疫疫苗,其毒力仅次于所常用的鸡新城疫Ⅰ系  相似文献   

15.
从临床防治效果、病理学和感染病原重分离等方面对中药制剂神草百毒散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的效果进行了全面考核验证.结果,该方剂对本病的治愈率达93.75%,保护率达81.82%;病理损伤程度和病原重分离率比相应对照组轻和低,表明该制剂对鸡慢性呼吸道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可提高机体对鸡毒霉形体感染的抗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感染禽类的霉形体种虽然较多,但由于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滑液霉形体(M.synoviae)和火鸡霉形体(M.meleagridis)在流行病学、致病性和经济意义方面的特殊位置,化学药物治疗方面的报道大都限于这3种霉形体所致的疾病。其他种的致病性不十分明确,因此尚未提到防治的高度。 (一)鸡毒霉形体(MG)感染的药物防治 关于鸡毒霉形体(MG)所致鸡与火鸡气囊炎(Air sacculitis)和窦炎(Sinusitis)的药物治疗有许多文献报道。Brunner等(1985)认为泰乐菌素(Tylosin)、螺旋霉素(Spiramycin)、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泰妙灵(Tiamulin)以及林肯霉素与壮观霉素(Lincomycin—spectinomycin)的复合剂对MG的杀灭效能较好。Yoder等(1965)用  相似文献   

17.
副鸡嗜血杆菌(Hemophilusparaglinarum)是鸡传染性鼻炎(IC)的病原菌,引起急性呼吸道病,以鼻道和窦产浆液性到粘液性分泌物、面部水肿和结膜炎为最明显的特征。可导致产蛋率及孵化率下降、淘汰率增加,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菌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1976年作者在某鸡场蹲点期间,该场发生鸡新城疫后,在1~2个月龄雏鸡中发生了鸡支原体病,死亡较多;虽然投给了大量土霉素、但疗效不高。根据国外报道及作者经验,认为鸡支原体甲醛灭活苗有一定免疫作用。为了帮助场方控制本病,从该场病鸡分离出鸡败血性支原体(MG),制成甲醛灭活苗,对假定健康鸡与病鸡进行了气雾免疫,观察效果较好。现将试验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鼻炎系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llinarum)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流水样鼻涕,面部水肿和流泪为主要特征。本病现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给养鸡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我国虽未见有本病的详细报道,但资料表明,一些地区曾有类似于本病的鸡病发生。为建立SPF鸡群的检测方法,我们对人工感染本病鸡只进行了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又称鸡瘟(Fowlplague)、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生鸟类均可感染。因宿主和病原的不同,发病情况多种多样。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引起鸡群中100%的鸡发病,75%以上的病鸡死亡;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引起任何症状,仅能从感染鸡的血清中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抗体;禽群感染温和型禽流感病毒后,临床上仅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呼吸道症状,排黄绿色稀粪,产蛋下降,零星死亡。根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强弱,可将禽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