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实》2013,(10)
网络反腐是指公民通过网络渠道对政府执政行为表达意见和建议,并对其涉及的公职人员及其手中的公共权力进行监督的一种行为。民间网络反腐在反腐中具有积极作用,但民间网络反腐也随之出现了娱乐化、非法制化、虚假举报、敲诈勒索等问题,必须要加快推进民间网络反腐的立法与制度建设,把民间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使民间网络反腐有法可依,让民间网络反腐成为制度反腐有益、有效的组成部分,更好地发挥民间网络反腐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E时代网络反腐范式的实践困境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勇 《求实》2013,(3):45-48
网络反腐成为网络社会制约权力腐败的新范式。与传统反腐范式相比,网络反腐具有主体多元化、结构扁平化、监督主动化、过程互动化的优势,是对传统反腐范式的有益补充。但同时网络反腐在参与群体、参与形式、参与机制、参与过程中存在实践困境,这迫切需要转换网络反腐治理的实践逻辑,提升网络反腐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网络反腐"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反腐"的基本涵义和机理,认为网络反腐实质上是一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其基本动因在于政治参与主体对社会核心政治价值的追求,作为一种社会舆论监督,网络反腐成败的关键在于反腐信息的阳光透明、及时反馈和长效机制的构建."网络反腐"具有虚拟性与现实性、知情权与监督权、数字化与在线化、平等化与有效化相统一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参与论"、"网民主体论"、"技术决定论"与"舆论监督论"四种意义上使用网络反腐一词,但却未形成关于网络反腐的一致定义。所谓网络反腐,是网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兴趣,利用网络空间为平台,通过网络曝光、网络举报等形式,引发和推动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的体制外政治监督行为,它包含网络反腐的双主体、网络反腐功能的两面性、网络反腐手段的多样性等三个层次的内涵。在中国现实政治生态下,网络反腐本质上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参与,是中国语境下的一种特殊的体制外舆论监督方式,具有补充性、替代性和激活性等意涵。  相似文献   

5.
从近年诸多网络反腐案例来看,民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其参与心理主要表现为:监督心理、安全心理、从众心理、宣泄心理。对民众网络反腐的参与心理进行分析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民众参与网络反腐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反腐日益显示出与传统反腐不同的独特作用,成为传统制度反腐的有益补充.网络反腐具有公开透明、传播迅速,方便快捷、受众率高,成本低廉、隐蔽性强,生动直观、互动性强等特点.但是,由于网络监督的主体合法性尚不明确,监督手段缺乏或受到限制,网络反腐也面临着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的制度化约束困境.  相似文献   

7.
试论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及其规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亚勇 《求实》2007,(12):71-73
网络在以其独特的技术特性推动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参与无序化问题,如参与的非法化、情绪化、欺骗化以及失衡化等。通过畅通和拓宽利益表达渠道,提高政治参与的成本收益率,改进信息发布制度,加快网络立法,加大信息技术投入等措施解决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反腐的法律规制是规范话语表达、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题中之义,是畅通渠道、促进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让人民监督权力、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重要体现。网络反腐的法律规制亟需在整体把握网络反腐基本运行规律、准确定位在现行反腐体系的角色扮演、逐步实现依法治理取代政治化处理、统筹解决制度供给不足与制度创新、妥善处理网络反腐与保障个体权利等问题基础上,完善法律规范、创新制度建构、敦促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创新前置型防范机制、健全网络反腐应急预案与应急处理机制等角度对网络反腐法律规制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大众化、媒体化、现实化、数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深刻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和传播途径,影响着现实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随着社会参与反腐败的逐步深入,网络为反腐提供了别有洞天的舞台,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对社会参与网络反腐进行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
陈发桂 《唯实》2010,(6):62-67
司法民主化改革的取向、社会主体间复杂的利益冲突、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为网络公众司法参与制度化建构提供了制度、动因和技术等基本生成要素。形成制度化的网络公众司法参与,需要选择从建立有效的司法网络回应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性制度及规范网络公众司法参与行为这些路径入手。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后,风生水起的网络反腐,有利也有弊,如何趋利避害,舞好网络反腐的这把"双刃剑",须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合力制度反腐。  相似文献   

12.
高亚军 《求实》2013,(7):54-57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贪腐"官员因网络曝光而落马,网络反腐问题开始备受人们关注。网络反腐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其所伴随的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中所涉及的侵权也不容忽视。从法律的视角对在网络反腐中涉及的侵权及法律责任之承担、追责程序之构建等问题进行分析,以使其在法治反腐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并与其它反腐方式有机结合,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规范化长效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反腐     
网络反腐是我国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党和政府的防腐机构与广大人民群众反腐倡廉的新形式,具有网上举报、网络廉政文化、电子政务等形式和高技术性、综合性、开放性、隐蔽性、便捷性等特征.进行网络反腐具有重要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意义.为了充分发挥网络防腐的积极作用,需要把握网络反腐规律、积极引导网民、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网络反腐制度和规范、建设网络反腐队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分析网络反腐的由来、现状及网络反腐的利弊得失,认为要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斗争中的作用,需要提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网络反腐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健全网络反腐工作制度、完善网络反腐工作机制;加强对网络反腐工作的指导,做好资源与人员的整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大防腐反腐工作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5.
网络反腐是当代的党务新词。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反腐蕴含着积极的宪法意义。网络反腐彰显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应当通过宪法引领网络反腐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对网民及网站的管理引导,实现网络反腐与传统反腐方式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反腐是当代的党务新词。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反腐蕴含着积极的宪法意义。网络反腐彰显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应当通过宪法引领网络反腐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对网民及网站的管理引导,实现网络反腐与传统反腐方式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反腐已成为传统反腐模式的有益补充。网络反腐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引发舆情,在国家反腐机关的督办下,制裁“问题官员”,其演化规律一般遵循“信息披露——网络热议——媒体追踪——政府回应”的模式。因此,规范网络反腐舆情应对机制,应当从以下四个部分着手:优化网络反腐舆情的汲取机制、整合网络反腐主体的协作机制、完善网络反腐信息的反馈机制、强化网络反腐流程的公开透明机制。  相似文献   

18.
信访问题,尤其是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不仅牵涉党委、政府很大的精力,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努力把信访工作纳入到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使信访工作在化解群众内部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遏制歪风,弘扬正气,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党委、政府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促进社会稳定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冯治  刘磊 《唯实》2011,(8):86-91
现阶段中国网络反腐存在着一些弊端和局限,诸如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法律尚不完善等。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主观上,党和政府、群众对网络反腐认识不足;客观上,网络信息传播特点造成了网络舆论监管上的困难。要理性地认识和对待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以更好地保障网络舆论监督方式的健康发展;加强体制建设,建立系统的网络线索举报、舆情监管体系,为网络反腐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建设信息沟通桥梁,增进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集民意,取民智,接受民众监督,增强预防腐败的能力;强化网络传媒技术与传统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合作,促进二者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国舆论监督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反腐是近年来反腐败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式,需要结合各类媒体曝光的网络反腐典型案例,对当前网络反腐的主要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从多角度深入分析网络反腐之利弊,探索性提出网络反腐走向规范化与法制化的必由路径,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反腐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