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轻轻推开盛利芬家的院门,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菜园;在干净明亮的客厅里的沙发上坐着一位老人,她衣着干净,脸上神情平和,脖子前系着一个方巾,她不能开口讲话;在客厅的另一端,一个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见到李敏,我还是个入伍不久的新兵,那时侯,我丝毫没有感觉到她就是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的女儿,丝毫没有意识到她是经历了几十年常人难以想象的风风雨雨之后的一代“皇家公主”!开始,我常称她“阿姨”,后来与她熟悉了,且从她那里学到不少乐西,便称她“老师”。对此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我一次次地走进李敏的家门,她给我留下的印象也愈来愈深刻:她很温和,也很真诚。她冬天常上身穿一件灰色的毛衣,下身是老式黄军裤。与她面对面,觉得她很平凡,又很不平凡。 因为身体不好,李敏的房子摆设算不上整齐,甚至有些杂乱。客厅不大,已经有些陈旧,沙发也  相似文献   

3.
正我认识郝崇书是3年前的金秋,在由她任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西柏坡》开机仪式上。2018年春节前,我和同事来到平山县刘家沟村,专门采访了郝崇书。一进村,就发现了在瑟瑟寒风中等待的郝崇书。她头上蒙一块黄色三角围巾,把大半个脸也裹在里面,穿一身棉裤棉袄,脚蹬一双厚棉鞋,完全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大姐形象。走进她家院里,眼前三间北屋,西头屋是个小仓库,中间是客厅,郝崇书住在东头。走进客厅,看到  相似文献   

4.
正在十二师头屯河农场有一个普通家庭的儿媳,一个普通女孩的妈妈。她用长久地不懈付出,成就了她的不平凡,在社区被邻居们称为"最美儿媳妇"。布置简单却不单调的屋内,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正斜倚在客厅的沙发上幸福地晒着暖阳,陪着这位老人的正是儿媳饶卫红,她正在帮公公按摩。见到社区人员,老人用手比划着说: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由于在周恩来纪念馆工作的关系,曾与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终生成就奖获得者张瑞芳女士有过十多年的交往。我清楚地记得,1998年她随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淮安,参加纪念周恩来的百年诞辰活动时,曾对我说:"老秦呀,我是受到你们淮安人的影响才有今天的。可以说,是你们淮安的两个半人影响了我的一生。"这是怎么回事呢?直到后来通过对她的采访,我才弄明白她说这句话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次见婆婆,她正在厨房里做饭,系着一个红色围裙,手里拿着一副锅铲,看到我进去,赶紧让我到客厅坐等着,我忙说需要我帮什么忙?她说不用不用,去坐着等着就好了。她说的很快,没有一点客套的感觉,好亲近。我爱人家里是个大家族,一聚在一起,20多人,客厅坐满了亲戚,我有点不好意思。吃饭的时候婆婆一一介绍了大家给我认识,她说:"别客气,以后都是自己家人了!"这一句话说得我暖暖的。结婚后,由于爱人工作关系,经  相似文献   

7.
近日,偶读《杜聿明为何怀疑郭汝瑰》一文,再一次引起我对清贫与共产党员的思考。文中讲到,杜聿明怀疑郭汝瑰,起因于杜到郭家的一次探访。在郭家,杜聿明惊奇地发现,这位堂堂中将厅长,客厅里的沙发竟然打着好几个补丁。杜聿明自揣:"我在国民党里已经算是够‘清廉’  相似文献   

8.
前些日子,因同事正在做某个题材的报道想要采访一些相关人士,我想起一个关系颇近的同窗正好符合,于是帮忙引荐。据说两人见面后相谈甚欢,采访很顺利。事后朋友打电话给我,我开玩笑地问她,你有没有知无不言啊?她说,当然,当然。  相似文献   

9.
王懿霖 《求贤》2013,(11):20-21
联系采访刘春玲的时候,听着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便觉得她是一个爽朗直率的人。而真正采访见到她本人时,更印证了我的判断。与刘春玲交谈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把她和她办公室内温暖的阳光联系起来——在这个起风的季节,室内的阳光温暖,但不灼人;有时说到严肃的问题,她又像一阵清风,让人警醒,但不寒冷。这次采访,就是在这样的温度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这是写作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时了解到的生活细节。这位画家最先讲到的是看见青草,最后讲到的是看见孩子。后来我才知道画家邓林大姐的腰不太好,她不能在高大的沙发上久坐,更不要说直挺挺地坐一小时,但在这天下午,她硬是在这张高高的沙发上坐了近一个半小时,她指着相邻的一张沙发说,老爷子每天坐的就是这一张。  相似文献   

11.
棱角刘道玉     
石破 《廉政瞭望》2010,(6):38-39
“我现在是个残疾人,我中风13年多了,右耳聋了,右手也不能写字了。”77岁的刘道玉让记者坐到他左侧沙发上,好对着他的左耳说话,“你们对我的采访是关门采访,这是我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了。”  相似文献   

12.
张林(化名)初中毕业后,就跟着老乡开始学木工。自2006年开始,张林与师父走街串巷,为不少人家做衣柜、沙发等家具。2008年开始,两人在市郊租了一套临街铺面,开始按照客人要求定做家具。2008年8月,李长河(化名)到店内,要求两人根据其客厅形状定做一张沙发。双方谈好价格后,就开始赶工制作。不料张林第二天在制作沙发木料时,一时疏忽将自己一只手的五指切断。  相似文献   

13.
正她是"二十世纪采访女王""世界第一女记者",因1980年采访邓小平在中国声名鹊起;她强硬地与世界对话,敢爱敢恨,永远无所畏惧,即使面对上帝,也从不妥协;她曾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1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其作品《风云人物采访录》已成为美国大学新闻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法拉奇说,"做一名记者,对我来说,意味着做一个不听话的人;  相似文献   

14.
聂冷 《学习导报》2013,(12):52-53
我母亲今年95岁。她不认识我,已经有五个年头了。早在这之前十多年,她就已经双目失明。不过五年前,她还听得出我的口音;而近五年来,她老人家就完全彻底地不认识包括她的儿女在内的任何一个人了。不光不认识人,她老人家还变得非常"调皮"。夜里睡觉,她常把被子掀到床下;给她准备好了毛巾她不用,而偏要摸一块塑料薄膜去洗脸;她老是拿袜子当手绢,把沙发上的白纱巾扯下来当围巾;她还喜欢把家里的东西从这里搬到那里,又从那里搬到这里,不是摔破杯子就是打碎碗。  相似文献   

15.
一位父亲带着8岁的女儿去朋友家串门,朋友热情相迎,并赶忙沏茶:父女两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朋友把茶杯倒满水,然后把暖瓶放到茶几旁。随后,朋友又进卧室取东西,可就在这时,暖瓶嘭的一声,竟然爆裂了,热腾腾的开水流了一地。需要说明的,父女两个确实没碰暖瓶。朋友听见响声,连忙从卧室走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一部书的写作,我和周恩来弟弟周恩寿的长女周秉德女士预约长谈。 没想到登门那天,却看到她眼睑间未抹净的悲郁。她刚刚把与她相濡以沫30余年的恩爱亲人最后送走,客厅里与沙发相对的墙上,悬挂着她的丈夫沈人骅的遗像。 “像我的伯父伯母一样,让他安息在万顷碧涛之间,我撒下了许多许多的花瓣……我们的感情非常好,昨天,我给他写了一天的信 说着,她拿出那封信,足足有六七页,夫妻琴瑟相融的氤氲浸透纸背。于是,我们的话自然从她的婚姻,谈到伯父伯母对她的关怀体贴,谈到在中南海度过的那段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17.
近日,偶然读到《杜聿明为何怀疑郭汝瑰》这篇文章,文中记述之事,再一次引起我对清贫与共产党员的思考。文中讲到,杜聿明怀疑郭汝瑰,起因于杜到郭家的一次探访。在郭家,杜聿明惊奇地发现,这位堂堂中将厅长,客厅里的沙发竟然打着好几个补丁。杜聿明想:我在国民党里已经算是"清廉"的了,郭汝瑰的家竟然比我家还寒酸,他不是共产党谁是?为什么杜聿明仅凭郭汝瑰客  相似文献   

18.
怎么没人跟我说过,北京的冬天如此严酷。一地污脏的雪,狂风卷起满街的废纸垃圾袋,下午三点落日惨淡,随后是深邃的夜,奇寒彻骨。冷,如我所不了解、不能接受的冷。我想回家,想到贪婪的程度。元旦只有一天假,我宁肯飞来飞去也得回家一趟。抱住妈妈的时候,我嗅到她身上家的味道,赶紧头一低,脸颊在她背上一揩,旧棉布的感觉,好舒服。妈妈特意为我下厨,我心安理得地在客厅,袖手旁听厨房里油的微沸。蛋香、糯甜、油的喷热涌出来,妈在煎糍粑。那扑鼻的香,好亲,像裹着大毛巾打扫卫生的邻家小妇人,汗津津地,家常诱人。  相似文献   

19.
媒体站在什么立场上,以什么样的胸怀对待他人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在山里采访一位农村妇女,我问她你平时看电视吗?她说电视很少看,有些节目不敢看。她说,那些节目我看了就活不下去,你看看人家都活成那样,我一看电视就觉得我不配活着。我想,我们的个别媒体怎么会势利到这种程度,让生活中那些有痛苦的人觉得自己如此失败,宣扬虚假的、光鲜夺目的所谓成功,吓坏了老百姓。  相似文献   

20.
走过地下通道,登上充满阳光的楼层,终于找到了事先约定的房舍,我轻轻按响了门铃。开门者是一位中年妇女。这楼舍虽然矮小,但室内布置十分雅致、得体。小小会客室里,一盆盆仙人掌、君子兰等花草长得生机盎然;客厅东墙上悬挂着一幅已故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绘赠弟子胡洁青的《虾戏图》;客厅西壁则是胡老的一幅大照片和一张她自画的国画,但却没有见到老舍先生的照片,也许这是老人怕见了伤感吧!正打量、猜想中,中年妇女叫醒了午睡的胡老。她老人家匆匆抹了~把脸.走了过来,慈祥和蔼地和我亲切握手,问我姓名。她不用人搀扶,动作又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