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然灾害有哪些分类?""干旱是否等同于干旱灾害?""洪涝灾害的范围有哪些?"……新年伊始,《中国减灾》杂志推出互动栏目《权威解答》,旨在回答广大读者关心的防灾减灾领域的相关问题,突出针对性、贴近性和业务性。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是一个多灾易灾省份,近年来救灾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国家出台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着力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为了加强陕西省防灾减灾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居民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陕西省于2007年对全省农村居民危房进行了普查,并在全省实施农民安居工程。  相似文献   

3.
李川 《天津人大》2014,(12):11-13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本市在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有哪些举措?""如何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一热一冷’现象?""为什么一些药店的药品比公立医院零差率药品价格还便宜?"……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湖北省政府同意,6月下旬,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鄂政办发〔2012〕43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湖北省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以综合防灾减灾为对象编制的省级专项规划,是《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防灾减灾领域的细化,是“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防灾减灾工作发展的蓝图,是湖北省政府指导防灾减灾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优先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防灾减灾领域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郑东 《中国减灾》2012,(9):46-47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湖北省政府同意,6月下旬,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鄂政办发〔2012〕43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湖北省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以综合防灾减灾为对象编制的省级专项规划,是《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防灾减灾领域的细化,是“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防灾减灾工作发展的蓝图,是湖北省政府指导防灾减灾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优先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防灾减灾领域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相关安排,《中国减灾》自新年伊始特别推出"防灾减灾走基层"系列主题报道,展示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发展,关注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动员社会积极支持基层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12日是第三个国家“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设立国家“防灾减灾日”的背景是什么?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个国家“防灾减灾日”期间,全国范围内将部署开展哪些活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民政工作者禀承"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宗旨,防灾减灾事业在预案体系、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基础建设、应急救助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近日,本刊记者就福建省防灾减灾工作发展等问题专访了福建省民政厅副厅长罗万荷。记者:福建省处于东南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请问,近年来福建省民政部门在应急救灾时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相似文献   

9.
刘文学 《中国人大》2014,(10):17-18
在预算公开原则已经确定的前提下,社会上的许多专家和参加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开始持续不断地斟酌着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建设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应该公开到"类""款""项""目"的哪一个级别?哪些开支应该列为"三公经费"?如果不按规定公开,应该受到何种处罚……  相似文献   

10.
叶姣 《中国减灾》2013,(11):46-47
近年来,湖北省各地、各部门尤其是省减灾委成员单位坚持"以防为主、防救并重"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加强防灾减灾文化建设,创新宣传教育形式,积极推进省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和网络平台建设,为公众免费提供体验式、参与式的防灾减灾知识文化服务,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2月1617日,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和《中国减灾》杂志社承办的201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此次评选综合考虑了因灾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影响等各项指标其中,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西南地区秋冬春特大干旱等入选201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相似文献   

12.
丁爱萍 《中国人大》2014,(23):36-36
"条例施行两年来,部分湖泊水质污染仍然比较严重,甚至有恶化的趋势。请问环保厅厅长,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改善水质?""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湖泊水域围网围栏养殖,但在执法检查中却发现这一问题触目惊心。请问农业厅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高屋建瓴地为全国减灾救灾工作明确了原则和目标。各地应以此为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同时必须和本地的实情相结合,才能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最终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4.
唐山大地震在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之余,也把余波发送到了我国的地震研究领域。抚今追昔,大震灾催生了哪些新的经验?我国的地震减灾工作在那次震撼下又有多少进步?我国的城市综合减灾又面临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何仲 《北京观察》2012,(3):67-69
"回来了吗?""结束了?""哟,瘦了。""嗯,黑了。""基层怎么样?活多吗?累吗?"……刚回机关上班两天,楼道里,电梯中,食堂。  相似文献   

16.
刘耿 《创造》2010,(6):69-69
"世博会是什么?" "风情展。""交易会吧。""很多高科技。""工业成绩交流会。""有各国美食。""向全世界展示大上海。" 每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博会"。世博园试运行期间,还有上海阿姨特意多带了现款,打算去法国馆买香水和口红。  相似文献   

17.
王莹莹 《中国减灾》2010,(11):24-24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此句出自明代刘基《郁离子·多疑不如独决》。一万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打遍天下无敌手。团结战斗,威力无比。在灾难频发的亚洲,减灾已成为亚洲人民共同面对的重要“战斗”,面对严峻的形势,各个国家联起手来,共同协作,才能共建防灾减灾大业。  相似文献   

18.
廖鸿 《中国减灾》2003,(4):11-15
这次全国部分省市区《中国减灾》杂志宣传发行工作会议,是《中国减灾》杂志改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主办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也是《中国减灾》杂志自1991年创刊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宣传发行会议。今天我主要讲三个问题。一、关于做好《中国减灾》杂志宣传发行工作的重大意义一是减灾工作和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害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统计资料表明,从1950—1992年42年间,我国各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共达2.6万亿元(按1990年价格计),死亡60多万人;灾害损失达同期国民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国内外防灾减灾产业交流合作,《中国减灾》杂志社决定编撰《巨变-中国防灾减灾技术创新与辉煌成果》大型纪念画册,并随主刊免费赠阅,由北京睿世大道国际文化传媒中心负责制作。  相似文献   

20.
王斌 《中国减灾》2013,(4):63-63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国内外防灾减灾产业交流合作,《中国减灾》杂志社决定编撰《巨变一中国防灾减灾技术创新与辉煌成果》大型纪念画册,并随主刊免费赠阅,由北京睿世大道国际文化传媒中心负责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