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炳昌  张向阳 《前沿》2009,(3):13-15
面对中国崭新的改革开放事业建设局面,邓小平倡导“闽、试、冒”精神,奋发创业。这种精神蕴涵着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又充盈着尊重主体犯错、善待主体自主性的人文关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当代大学生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发奋学习、拼搏创业。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一词在我们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是第一次出现,这一变化,绝不仅仅是提法上的变化,它反映出我党执政理念的变化,反映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已成为全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与我们党近来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邵青 《群众》2012,(12):69-7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思想政治工作,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的工作,被誉为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新的形势下,人们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工作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理压力越来越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导致情绪波动,影...  相似文献   

4.
吴国荣 《前进》2001,(12):17-1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三个一致性”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上的深刻阐述,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握的根本性原则。“三个一致性”的提出,对实践“三个代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要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就必须坚持“三个一致性”。一、贯彻“三个代表”,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  相似文献   

5.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领导团结广大人民,带领人民共同前进,是我们党的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相似文献   

6.
人,是非常伟大的字眼。人,社会之主体,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应当把人当作人来尊重、来爱护、来关怀。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应是人文精神的精髓。人文精神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元素。我国的人文教育亟需改进和加强,本刊与人民政协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共同组织“聚谭”,欢迎以下两类稿件:(一)人文拾忆:以人文精神对人立身行事的影响,显现人文教育的意义。可以以自己为例,也可以写他人;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散文。要求写得具体生动,不要空发议论。“仁者爱人”,“医者为仁术”,欢迎医卫界人士叙写从医的人文情怀、人文感悟、人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是一次高举旗帜解放思想的大会。十七大报告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十七大报告里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其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词汇在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出现还是第一次。这两个新名词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这拉近了执政党与人民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如何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银行业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和向心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思想政治工作时,第一次使用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概念,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蒋伏虎 《前沿》2004,3(8):9-14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本思想。其主要内容是 :致力“民富” ,大力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引导民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扩大“民权”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维护和扩大人民民主权利 ;提高“民质”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众素质 ;尊重“民意” ,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以代表绝大多数民众利益 ,人民满意、人民赞成为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建党思想 ,十分精辟地回答了党在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里的地位 ,职能和作用。同样如此 ,这对医学卫生界两个文明建设必将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特别是如何进一步确立“一切为病人 ,为病人一切 ,为一切病人”新时期医德医风建设有着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衡阳铁路医院党政班子从这一实际出发 ,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一步坚持“三个一切”为目标 ,规范行风管理 ,促进了医德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在当地政府的民意抽样调查活动中 ,该院评为“文明服务医院”,连续三年被…  相似文献   

11.
吴敏 《群众》2008,(4):73-7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一词的提出,把人的生存、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突出方面,反映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为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统一战线是一个重要法宝、一大特色、一项长期方针、一大政治优势。进入新时嶷,我国统一战线也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统一战线要科学发展需要新的文化的支撑、需要新的思想提炼和指导。“同心”思想的提出来源于实践,同时也指导实践,它对于我国统一战线的科学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全国党代会的报告里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字眼,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表明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关心人内心的感受,从而拉近了执政党与人民的距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要以...  相似文献   

14.
《江西政报》2008,(2):23-24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广大劳动者积极投身于生产和服务第一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高技能人才,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表彰先进,激励斗志,省政府决定授予万仁义等20名同志为第二届“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关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对于加强与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我军“打得赢”、“不变质”,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官兵,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6.
张纯良 《春秋》2009,(4):54-54
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发表意见,寻找中华思想文化之核心和灵魂。有的说是“和”,有的说是“仁”、“仁爱”,还有的说是“礼”、“中庸”。但是,“根”的含义更准确些。从公元前21世纪的中华圣贤之人大舜身上,明显看到了这个根—和、善,我认为这就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7.
陈跃生 《群众》2012,(7):60-60
“文化”一词,源于《易经》,“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从诞生以来就以无形的、潜在的力量发挥导向作用、凝集作用、教育作用和规范作用。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极其丰富的廉政文化底蕴。张謇,作为江海巨子,在兴办实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倡导传统勤俭的思想、精神、  相似文献   

18.
王智慧 《传承》2013,(4):48-51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功能贯穿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文关怀功能为本体,从实质上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这才能展示共产主义的伟大远景,体现出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相一致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人文”一词,源于周易“观于人文以化成天下”句,引入现代汉语,即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积淀奠定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品位,从而折射出国民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有如煌煌火炬,烛照着国民的心灵,为社会提供正确的导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紧要关头,党在武汉先后召开了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两次重要会议。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不仅对两次会议的认识存在误区,甚至存在“八七”会议确定的正确方针与中共五大毫无关联的不当思维,其实不然。正确评价中共五大是辫析“八七”会议总方针嬗变的前提,五大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为“八七”会议提供了人文保证,五届中央委员的幡然醒悟为“八七”会议夯实了思想基础,“八七”会议的总方针源于对五大错误的认识和血的教训。所以,中共五大与“八七”会议具有本质的必然的内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