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恩荣 《春秋》2014,(3):34-35
正每到春季,我就想起那些青黄不接的日子,想起那段到处找粮的艰难岁月。提起上世纪60年代那场饥荒,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当时的严重程度。1958年和以后几年,都风调雨顺,谈不上有什么"自然灾害"。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相继开始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风"五风"愈刮愈烈,"一切为钢铁让路"使大量劳动力投入大炼钢铁运动,因缺少劳力,好多丰收的庄稼扔在地里白白烂掉了。办"共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17)
正驻点台湾,最喜下乡,到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把酒话桑麻"。农民朋友对土地那种深沉情感、对农作那颗至诚之心,对产品改良那份执着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也一直尽我所能,将台湾的"三农"故事传播出去。农业曾是台湾的命脉,是岛内经济起飞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台湾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工商业发达的台湾社会,到底还有多少农民?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我曾经采访过草根诗人詹澈先生,他那个时候是农民联盟常务理事。他介绍说,狭义地说,台湾的农民大概分三种:第一种是专业农民,也是  相似文献   

3.
《群众》2021,(12)
正邓子恢是我党农民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在农村工作方面有过巨大贡献。邓子恢一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心为农民谋利,成为我党著名的"农民问题专家"。央视近年播出了电视剧《邓子恢》,剧中主题歌唱到:"放不下农民的衣食,忘不了父老的情谊。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我人生全部意义。"这几句歌词,既是邓子恢不忘农民本色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他革命生涯的最高褒奖。  相似文献   

4.
有党的富民好政策,谁不想富?可齐心村的张大爷忙乎了五年,种过棉花栽过藕,种过五米栽过桑,养鸡养猪又养蚕,做过豆腐卖过浆,几乎样样干过,就是富不起来。为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跟“风”跑。人家干什么赚了发了,他就跟着干。结果不但未富起来,反而亏了,落一身债。张大爷怎么也想不通。眼下,像张大爷这种情况,在农村并非个别,究其原因,一是缘于从众心理。有些农民抱着跟大多数人走  相似文献   

5.
清代诗人、《随园诗话》的作者袁枚,在任江宁县知县时,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子:有一天,一名已许婚城中李秀才家的女子,被一阵飓风刮到离城90里处,好心的村民们发现后将她送回家。李秀才不相信风能刮人90里,遂怀疑此女是私奔。袁枚便取出元人郝文忠的一首诗为证,告诉李秀才过去还有风刮  相似文献   

6.
任茂东 《中国人大》2010,(11):30-30
死亡10人以上的交通安全事故,有一半以上发生在农村。我在云南工作的时候曾调研过,根本问题是农民出行难,特别是赶集的时候,山区农民见到拖扛机、农用车都往上挤,这样怎么会不出问题?对车辆本身加强管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给农民提供一个平安、便捷的客运。  相似文献   

7.
穆希 《创造》2015,(8):28-29
<正>五年内消灭250万户整体眭危房,把农村民房建成群众的"保命房""安居房"。乡村美、农民富,让农村贫困地区群众拥有好的环境、住上好的房子、过上好的日子,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云南要与全国同步在2020年实现小康,就必须解决好农民的居住问题,让广大农村群众拥有一个安全、美丽的家园。"把农村民房建成群众的"保命房"——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的话音犹在耳,总书记的关怀  相似文献   

8.
正睢宁有53个经济薄弱村和13.18万贫困人口,近80万人生活在农村。过去的睢宁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群众要求改变居住条件的愿望非常迫切。2015年,睢宁县委、县政府顺应群众期盼,抢抓部省级土地改革试点,以集中居住改善住房条件为突破口,实施"强镇强村"计划,力争5年建设100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和50万亩高标准农田。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又率先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并根据省委最新精神,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
钱国宏 《中国减灾》2012,(1X):46-47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工作关系,我曾在国外过了三个春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的不同,在国外过"春节"较之国内也就有了千差万别的感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国内,放爆竹是过春节的重要元素之一,而在英国却听不到爆竹的声响——不要说伦敦的商家店铺里买不到爆竹,即使买到了,也不能燃放。这边爆竹刚刚响起,那边警察就跑过来了。英国人把新年作为  相似文献   

10.
履职手记     
《世纪行》2016,(9)
正我是1999年开始担任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委员的,2007年又同时担任宜昌市政协委员,激情燃烧着一路走过了将近20年。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情感,因而,对"三农"问题特别关注。每个月至少有一个星期下到贫困农村,边走、边听、边看、边思考。只要把农民当亲人,把他们的困难当作自己的责任,就会"眼里常含着泪水"。有了这份情,就不愁政协委员当不好,不愁履职尽责不到位,也不愁  相似文献   

11.
20年建言,毛丰美是当之无愧的"农民代言人"。王丽辉告诉记者,老毛书记在病重期间还念念不忘农民的事,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可能,我还要反映农民的呼声!"在他执着为"三农"提建议的背后,是对"三农"执着坚守、不离不弃的爱。因为他的贡献和能力,毛丰美曾有几次进城的机会,组织上多次提出让他担任乡长甚至是主管农业的副县长,都因他舍不得农村的事业而拒绝了。他说:"只有当好村干部才能了解农民,代表农  相似文献   

12.
我来自于农民,是从田埂上走出来的基层女干部,我这个政协主席,在农民眼里也算得上是个“大官“。这几年,在城里的时间多了,到农村转得少了,对农民了解得少了,无形中与农民的距离拉大了,与农民的感情也疏远了。这次在“三讲“教育过程中,我带着几名工作人员,自带生活用品,到农村和农民共同生活了5天,实实在在地过了几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时间虽然很短,但感受颇深,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再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群众之中。农村曾是我扎根奋斗的土地。从黄土地上一步步走过来,农业、农村、农民的事,总是牵动我的心。那是一个解不开的“农民情结”。  相似文献   

14.
赵重华 《群众》2000,(1):55-56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农村社会情况及其与之紧密相关的农民思想状况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是我们每个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所必须要认真考虑的。从我县农村和农民的思想实际出发,我认为,深化对农民的教育要强化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5.
吴亚明 《两岸关系》2006,(11):36-37
农业,曾是台湾的命脉,是岛内经济起飞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台湾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工商业发达的台湾社会,到底还有多少农民?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记者专门请教过台湾农民联盟常务理事詹澈先生。他告诉记者,狭义地说,台湾的农民大概分三种:第一种是专业  相似文献   

16.
择善而居     
正参加梁鸿老师新书《出梁庄记》的讨论会。讨论会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听众提问,一个青年男子说:"你们只一味强调农民工的可怜,去农村生活过就知道,农民的素质真的很低。"这句话乍听起来有政治上的不正确性,不正确到了其他听众起身反驳的地步:"你去过农村么?"青年男子说:"当然去过,农村的人都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我忍不住想,这个男子只是在公开场合说出了很多人不敢说的心里话吧。同情弱势群体、关注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月31日,我到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镇敦巴格村担任第一书记。对于农村,我并不陌生——我自小生长在农村,虽然离开农村30年了,但我的根还在农村;通过驻村,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重要指示的深刻内涵,更加坚定了"农业的前景很美好,农村的天地很广阔,农民的未来也更有盼头"的决心和信心。驻村一年多,有感动,有感悟,更有脱贫攻坚的干劲。  相似文献   

18.
5年前,当我作为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时,有记者采访,问我有什么感受,我说,我感到"光荣"。5年了,当我参加第五次会议时,我却愈来愈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作为一名先进工作者,我曾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表彰会,感受过付出艰辛后的幸福和喜  相似文献   

19.
<正>1923年8月我生于江苏武进。解放前我从事农工党的地下工作,曾连续三十五年担任农工党江苏省委会秘书长一职,参加过农工党"五干会议"以来的历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20.
张郁 《人民政坛》2013,(4):10-11
"三农"依然是"重中之重"。"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既管当前,也管长远,是长期指导思想。"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强调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地位,引起众多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的共鸣。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继续加大"三农"投入、积极培育新型农民……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岐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曾云英代表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些内容,她希望回去后尽快把这些传递给基层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