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3)新年伊始,英国继巴基斯坦之后宣布承认新中国·毛泽东亲自过问与英国的建交谈判·1月20日凌晨,毛泽东接连发出两封有关中英建交谈判的电报 【1950年1月6日~2月8日,北京—莫斯科】 □大雪纷飞,新年一开始,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北京在进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新年的前后,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在东单外交部街31号院子里,新中国外交部的领导与干部们都到院子里及街上扫雪。有人开玩笑地说:下雪能多长庄稼,能不能多建交呀?也有人答道:当然能。果然1950年元月份,又出现了一个承认新中国的高潮。首先是1月5日,巴基斯坦来电承认新中…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同以色列1992年1月24日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亚洲的另一个大国印度也紧跟着在1月29日与以色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以色列把相继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交称为其与第三世界外交史上“最重大的成就”。以色列同中、印两国的关系正常化,都走过了漫长的历程,而且也都颇具戏剧性,以色列同中国的建交,是在以色列1950年1月首先承认了新中国的情况下,经过42年之后才完成的。而以色列同印度的建交,则是在印度于1950年9月首先承认了以色列之后,也过了42年以后才实现的。关于中国同以色列关系的曲折发展,国内已有学者著文…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的友谊有悠久的历史,1950年1月以色列承认中国后,中以就开始了外交接触,两国关系曾朝着建交的目标迈进。朝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改变了“不结盟”的中立外交政策,开始追随美国,打乱了中以建交的步伐。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1956年中阿开启外交关系。中以关系中断并进入长达30年的“冰冻期”。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美建交。1982年第12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非斯宣言》含蓄地承认了以色列;中以关系逐渐解冻。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马德里中东和会加速了中以建交的步伐。1992年1月24日,中以正式建交。影响中以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中、美、以三角关系和中国、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中俄关系的历史回顾五十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新中国开始走上繁荣昌盛之路并以新的风貌步入世界舞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十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五十年。中俄两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友好情谊。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我国并与我们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当时我国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的全方位封锁。帝国主…  相似文献   

5.
战后中国与印尼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尼是东盟中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但中印关系起伏不定,“九·三○事件”使两国关系迅速恶化,终于1967年断绝外交关系。断交期间,马来西亚于1974年、泰国与菲律宾于1975年与中国建交,新加坡也于1981年在北京设立商务机构,建立非官方的实质性外交关系。但是印尼却迟至1990年才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一、从疏淡到友好(1950年建交——1956年苏加诺访华)中国与印尼两国都有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经历,都是通过武装斗争赢得独立的新兴国家,都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即政治上需要进一步巩固新政权、反对外来力量的…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但却是该地区最后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1950年初期,朝鲜战争爆发中断了中、以双方的建交谈判,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采取了支持阿拉伯国家的立场,从而断绝了同以色列的交往。1991年马德里和会后,中东和平进程步入全面发展阶段,中国才调整立场,同以色列建交。中、以两国尽管没有直接的国家利益冲突,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之间也不存在宗教和种族矛盾,但双边关系的发展始终受到外界因素牵制。  相似文献   

7.
殷罡 《西亚非洲》2001,(4):68-69
中以关系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罕见的特例。中国和以色列没有直接的国家利益冲突,中国人和犹太人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历史积怨,具备发展双边关系的最好的历史条件。然而,尽管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但却是该地区最晚同中国建交的,其间相隔了42年之久。……  相似文献   

8.
4月15-17日,应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总统乌戈·查韦斯·弗里亚斯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委内瑞拉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委两国自1974年建交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委内瑞拉。访问期间,江主席受到委内瑞拉政府和人民空前隆重的接待,被授予该国最高勋章—“大项链”级“解放者勋章”以及加拉加斯“城市贵宾”称号和城市钥匙。  相似文献   

9.
可以说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民间外交就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有特色的一部分。新中国刚刚成立时,还处于被孤立的地位,被西方大国封锁,这样的情况下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很少,怎样打破封锁,打开新中国与外国的联系,扩大新中国在世界上影响,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首要任务。所以除了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外交,民间外交也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19日,是胡志明主席诞辰100周年。胡志明主席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24年底,胡志明主席经由莫斯科到广州,开始他在中国的革命生涯。从这时候起到越南八月革命胜利之前,他往返中国至少有5次之多,居留中国的时间前后大约有10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中越两国建交,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进入新的  相似文献   

11.
印度外交官回忆印中关系赵蔚文今年是中国和印度建交45周年。1950年4月1日,解放了的中国与独立后的印度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这45年中,中印关系经历了风和日丽的美好日子,也曾为漫天阴云所笼罩。近年来两国关系已拨开云雾,在更成熟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去年...  相似文献   

12.
战后50多年来,日朝关系一直处于没有建交的非正常状态,1965年《日韩关系条约》签订,本政府只承认韩国为朝鲜半岛唯一的合法政府,实际上关闭了日朝建交的大门。1980年代以后,随着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缓和,日朝关系也逐渐解冻,终于开始了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但由于双方立场相距过大,虽然经过多次会谈,均未能达成任何协议即告终止。1999年12月,中断了7年之后的日朝会谈终于恢复。进入21世纪,日本首相两次访朝,日朝关系有所进展。但日朝关系能否迅速走向正常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要受到美朝关系和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印度外交官回忆印中关系赵蔚文今年是中国和印度建交45周年。1950年4月1日,解放了的中国与独立后的印度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这45年中,中印关系经历了风和日丽的美好日子,也曾为漫天阴云所笼罩。近年来两国关系已拨开云雾,在更成熟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去年...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和中俄(苏)建交50周年之际,中俄两国决心以此为契机,使两国关系在21世纪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一回顾中俄关系50年走过的历程,不难看出,既有过亲密合作,也有过尖锐冲突,更有今天经过冷静审视后所确立的健康关系。中俄关系跌宕起伏的50年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建立以共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基础的“兄弟”友谊(1949-195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日,苏联政府即宣布与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12月16日,毛主席抵达莫斯科访问,访问期间,两国签订…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月28日,是中古建交45周年纪念日。在近半个世纪的两国关系史上,古巴享有数个“拉美之最”。1960年9月28日中古建交,古巴成为美洲国家中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次年,当时的古巴总统奥斯瓦尔多·多尔蒂科斯成为访问中国的第一位拉美总统。20世纪60年代初,逾百名中国留学生远赴古巴,古巴成为拉美最早接受中国公派留学生的国家。2003年,古巴成为拉美首个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这充分印证了两国关系在各自的对外政策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45年来,中古关系经受住了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的考验,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历久弥新,两国…  相似文献   

16.
中缅是友好邻邦,两国有长达21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线。中缅两国于1950年建交。 中国发展对缅贸易有诸多有利条件 首先,中缅两国都实行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这为两国发展和扩大双边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成为发展双边贸易的巨大推动力;其次,中缅两国陆地边界线长,这为两国发展边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三,中缅两国贸易历史悠久,许多中国商品早已打入缅甸市场,并已赢得了信誉;第四,中缅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通过双边贸易可以实现经济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第五,近年来,缅甸政府扩大了国内生产和消费,在从…  相似文献   

17.
海方 《西亚非洲》2000,(4):65-65
时值中国与莫桑比克共和国建交25周年之际,西亚非洲研究所邀请莫桑比克驻华大使若泽·德莫莱斯到该所做演讲。 德莫莱斯大使演讲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大使首先回顾了双方建交以来的详细历史,指出中国是1975年莫桑比克建国后第一个予以承认的非洲以外的国家。此后,双方维持了良好的友谊,甚至在中苏大论战时期也未动摇过。而且,莫桑比克是中国与非洲其他国家之间友好关系得以维持并深化的和平使者。大使强调:“中国与莫桑比克的关系不仅是一般的伙伴关系,而且是非同寻常的朋友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后期,作为当时社会主义阵营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共产党和前苏联共产党在许多问题上,开始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团结,共同对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当时的越南劳动党胡志明主席为调解中苏两党之间的矛盾做了许多工作.1960年夏天,越南劳动党准备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在开会之前,胡志明要到苏联去征求苏联共产党的意见.在去莫斯科之前,1960年8月初,胡志明与黄文欢和阮春水两位同志到了北戴河,并声明他是做说客的.当时,北戴河会议已接近尾声.党中央安排周恩来和邓小平同志先和胡志明会谈.在会谈中,胡志明提出了他的看法.他希望先和中国同志商量,然后再到莫斯科去,对赫鲁晓夫做一些工作,希望中苏的分歧能够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周恩来和邓小平同志跟胡志明讲了中苏在重大原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秘中建交25周年秘鲁驻华大使在拉美所的讲话卢斯米拉·萨纳布里亚尊敬的拉美所所长先生、尊敬的各国驻华使节们、女士们、先生们:我很高兴在我开始行使在中国的外交使命时这项活动成为我应首先履行的职责之一。这次活动因为能在一个学术单位进行,并且有这么多对...  相似文献   

20.
缅甸发展透出一线曙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的缅甸形势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缅甸人民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了走向民主的曙光 ,军政府内部矛盾有所缓和 ,对外关系局部好转 ;忧的是缅甸经济形势严峻 ,社会不稳定加剧 ,对外关系中仍存在“死结”。一、政治上 ,军政府与反对派的谈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军政府内部斗争朝着有利于打破政治僵局的方向发展 ,但社会问题严重。在世界日趋民主化的浪潮中 ,缅甸如同一片孤舟 ,自1988年以来一直顽强地抗拒着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尽管军人一再强调其无意长期执政 ,但军政府一直拒绝将权力移交给在1990年5月大选中获胜的全国民主联盟 (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