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一孙秋平成为检察官多少有些偶然。至今,四川省渠县他老家的人们仍有些惋惜地觉得,论特长和性格,在初中时就能把作文写得文采飞扬,当班干部对“问题学生”又特别长于循循善诱的孙秋平也许更适合做一名著书立说的学者,或者到学校去当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可惜他却没把心思放  相似文献   

2.
蒋光宇在2005年2月10日的《今晚报》上撰文介绍,这个故事发生在著名数学家高斯上大二时。一天,高斯吃过晚饭,开始埋头做导师每天单独给自己布置的数学题。通常他只要2小时就能完成每天的全部作业,不料这次却遇到了麻烦。他做完了前两道题之后,发现第三道题单独写在一张纸上,他像做前两道题一样专心致志,只是越往下做越感到吃力,简直一筹莫展了。  相似文献   

3.
四月天 《江淮法治》2012,(12):60-60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童话.就是写童话的安徒生.生活得却是潦倒无比,当每天都有梦在心里面死掉,最后童话都变成了伤心.力透纸背的只有两个字“现实”。  相似文献   

4.
要不是由部队转业到纪检监察机关,当上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也许我至今还没有认识《中国监察》;要不是我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爱看书学习的习惯和《中国监察》强大的吸引力,也许我不会喜欢上《中国监察》;要不是我在生活上、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拜师求教,也许我不会如此“热恋”《中国监察》。人生是一本不断被自己改写的书,而《中国监察》就是一本不需要你付出多大代价却能启迪人生的好书。我的一位战友转业到一个事业单位工作,曾经因对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不满而有情绪,我就将《中国监察》推荐给他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使…  相似文献   

5.
秋扇摇风     
左宗棠从当幕僚开始,到升为军机大臣,此过程中,从未给任何人写过推荐书.他的理由是,如果某人是个人才,我自己就能给他安排位置,何劳别人?若不是人才,推荐给别人岂不是害人?  相似文献   

6.
元旦前,中国律师杂志社向我约稿,说执业律师新当选的地方律协会长,都要在杂志上说几句,说实在的,我情愿多写几篇诉状或代理词,也不愿写这篇文章,因为不知道写些什么好。其实也是正常的,当了二十多年律师,写诉状或代理词自然是驾轻就熟,会长才当了几个月,也就拿不出什么经验体会来。杂志社这个任务布置得好,逼着干会长的律师去想一想怎样当会长,想了自然会出一些点子和想法。不管对不对,大家都来讨论自然是会有益的。我想说的第一个观点是摆正位置。当律师是干一种职业,当合伙人是做一番事业,当会长就要考虑一个行业。合伙人吵架往往是考虑自…  相似文献   

7.
车之“魅”     
也许就在10年前,甚至5年前,汽车,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谁能想到,一夜间,这梦想竟然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当上下班的路上交通越来越拥挤,当小区的道路逐渐被一辆辆私家车侵占,当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神气地拥有了曾经神秘的驾照,当同事们谈论的话题从美女变成了香车,当你鬼使神差地一边盘算着自己可怜的账户一边流连于各个汽车网站、出现在人潮汹涌的车展……你会恍然大悟地发现,汽车,已经来到了普通老百姓的身边。对富裕起来的百姓来说,汽车的魅力已经无以阻挡;而对整个社会来说,汽车的泛滥又带来了交通、能源、环保等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有人惊呼:一个"汽车社会"悄然来临!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妥贴,这种全新的社会现象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8.
由高鹗所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在文学水平上当然比不上曹雪芹写的原著,不过也许因为高鹗是个官员身份的"业余作家",后四十回里有一些官场细节的描写还是很传神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车改革之难,一点不亚于上青天。屈指算来,从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中国的公车改革已经进行了17个年头。可结果是差强人意,甚至于公车越改越多、越改越乱。有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当  相似文献   

10.
也许当你盘中的菠菜染上了来自日本的尘埃,你才第一次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可怕;也许你早在住所对面建起了化工厂时,就对环境污染恨入骨髓。但当一切都不可挽回,愤怒、咒骂、哭泣甚至惩罚都变得软弱无力。环境是喝的水,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与“检察”是两个常用的术语,其中的“查”与“察”读音相同,也许是因为此缘故,时下的一些报刊杂志乃至电视屏幕上,常把“侦查”误为“侦察”,“检察”误为“检查”。如有的将“侦查终结”写为“侦察终结”,更有个别公安机关,将“刑事侦查科(处、大队)”的牌子写为“刑事侦察科(处、大队)”;有的将“检察院”写为“检查院”。前者在于分不清“侦查”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党徽     
父亲今年60多岁了,他年轻时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坐到他的膝盖上,缠着他讲自卫战争的故事,那些战火纷飞的记忆,就在我的脑海里盘旋萦绕。我想当一名像父亲一样伟大的军人,这是一个梦,一个从听父亲讲故事就开始做的梦。大学,军分区正好到学校来征集新兵,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并顺利  相似文献   

13.
对许多人来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在任期间就是法院的象征。和最高法院的其他法官一样,首席大法官每年都要处理上千件的复议申请,要判决案件、写法庭意见书、在一个或多个巡回法庭听审紧急申诉。另外,他还要出席最高法院的所有公开的会议。当他就某一个案件,同意最高法院多数人的意见时,就负责分配由谁来写法庭意见书。除此之外,他还必须负责最高法院的正常运作,而且要对那些  相似文献   

14.
赚钱往往需要金点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许会突然冒出一个赚钱的念头和设想,而这“一闪念”兴许就能使你财运亨通。下面为您讲述几位成功人士的经营诀窍,受此启发后你不妨下海一试,也许真能做个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15.
提起笔来,想写的似有很多,因为自己就是在从事律师职业。写点什么呢,写心目中律师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还是写应该怎样做个好律师。这些题目与内容已经被许多名家和前辈律师诠释得非常精辟了。在这里我是不敢再班门弄斧了。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写个关于律师的真实故事吧。这个故事对于想从事律师职业的青年学子或者初为律师者也许会有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6.
陈光岳 《检察风云》2005,(12):76-77
“你会去街头算命吗?”如果你这么问北京的中学生,很多人也许会这么答:“这么老土我才不信呢!我们现在玩的都是电脑网络算命。”一份以北京初高中生为对象的调查报告显示:认为烧香拜神有效的,一百个中学生里仅有一个;但相信“星座决定命运”的,一百个中学生中就有四十个。同样是迷信思想,为什么经过诸如星座、占卜等形式的“革新”,就能摇身一变成为高科技,并且通过电脑在互联网上大肆泛滥?  相似文献   

17.
《检察风云》2023,(17):4-5
<正>我兴趣很广,常常同时走好几条路。所以混在一起的时候,在一个关键时刻就爆发了。你说我有什么先见之明?没有。你说我有什么方法?也没有。可是我唯一的长处就是接受各种刺激的挑战。刺激越多,我越来劲,我就开始探索。而且我很诚实,我探索多少我就写多少。我到现在还是这样。我觉得,我们做学问、探讨学问是无止境的。探讨得越久,我越觉得自己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当研究者以旁观者的姿态来看待凸显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试着以规则对抗、矛盾学说建立极性心理和行为机制来处理同样具有极性特征的犯罪问题时,青少年在犯罪问题上的易感性,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弱势地位也许就开始清晰化了。  相似文献   

19.
我老早就想写一篇歌颂法官的文章。法官的许多感人故事常常让我夜不能寐。可是从何写起呢?法官的生活注定是清贫而寂寞的。公正司法是工作本分,不贪不占、不偏不倚是职业要求。再加上我所在的法院藏在深山,又有几人知道呢?法院尚且如此,法官就更是沉寂在生活的底层。悲哀得很。我所在的泸州法院系统近千名法官,从头数到尾,硬是没能拎出几个在全国叫得响的人物来。把自己锁在书斋里,我冷静地搜索记忆中那些早已生根发芽的往事。谁知越想心里越没底,在究竟写谁的问题上犯了难。就拿我所在的泸州中级法院来说吧,五年目标,三年跨越,从全省后进冷…  相似文献   

20.
与律师的不解情缘如果不是命运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迟夙生也许就会成为一名医生。她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参加高考的,当时她所报的第一志愿并不是日后被录取的学校,而是哈尔滨医大。“当时自己明明写对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在交卷子前却鬼使神差被自己给改错了,结果以一分之差没有当上我从小就十分向往的医生。”说到这里,迟夙生的表情依然是兴致盎然的,并没有遗憾。“我不是学法律的,从事律师这一职业也是一种偶然。”迟夙生毕业后,就被分到法院的法律顾问处从事律师工作,从她开始工作起,就和律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从业之初,我国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