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闻报道中侵害名誉权现象在司法实践中较为普遍。新闻名誉侵权是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机构或者个人在新闻报道、新闻批评以及新闻评论中侵害公民或法人等民事主体名誉权的行为。对新闻名誉侵权的责任主体、内部刊物新闻名誉侵权、报道内容严重失实、新闻名誉侵权行为的不作为形式、新闻名誉侵权的抗辩事由等方面进行认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治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一、新闻评论的特点强调新闻性。新闻评论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它的内容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3.
法律思维紧扣着法律规范进行的,其本质特征在于规范性,同时,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的分析与探索也是法律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法律思维对新闻评论的题材选择、评论思路和前瞻性思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中隐私权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芬 《政法学刊》2006,23(4):53-57
新闻报道中当事人的隐私权的保护与新闻自由常发生冲突,隐私权的保护在特定情形下应当受到限制—新闻报道关涉公共利益及存在新闻价值时。在涉及到新闻报道的公共利益时,应当根据被报道对象的不同身份来决定隐私权受限制的程度和范围。在新闻报道关涉新闻价值时,必须严格界定新闻价值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新闻战线长期坚持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正确的宣传方针,新闻舆论监督则是对与正面报道相伴而行的负面性舆论的制约。正确科学的理解新闻舆论监督与以正面宣传为主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新闻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构建作用,有利于形成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法制新闻作为新闻自由的前沿阵地,同时也存在着与司法独立,公正的复杂博弈。而法制新闻报道究竟应当在当前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又该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公正之间是进,是退,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述了论法制新闻的保护与规范。  相似文献   

7.
法制新闻作为一种专业性新闻,是以1980年《中国法制报》的创刊为标志的。1985年开始的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活动,是中国向社会主义法制迈进的一个创举,同时也促进了法制新闻的快速发展。近20年来,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基本树立起了契约观念、诉讼观念、依法办事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法制新闻报道的内容也早已涉及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作为对这个现实进行反映的法制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形成了独特的媒介文化景观。目前的法制新闻报道与早期报道相比,出现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新特点,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我国新闻评论涉讼现状,结合法经济学的权利相互性理论和英美诽谤法,综合分析了公正评论抗辩原则的制度理念,适用规则等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结合了我国民法典侵权行为编的起草现状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对评论性文章保护不力的状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相应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期刊虽然具有一定的新闻性,但它在新闻报道的时效上总是不及报纸和网络。它的优势是可以在新闻播报后占领第二、第三落点,以准确的信息、精确的分析以及到位的评论形成特色,帮助读者从更高、更深、更远的角度解读民主法治方面的新闻事件,更是传统媒体主动设置议程,有效引导舆论,提高传播能力的重要途径。故而,期刊的选题策划显得尤为重要,被期刊提高到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新闻的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坚定不移地追求新闻真实就成为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职业本能和职业品性之一。一个好的记者,必然具备很好的真实意识。这种意识决不容忍也不允许新闻报道中任何理由的“失实报道”或弄虚作假,不允许道听途说和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其与虚假新闻之不相容犹如水火之不容;犹如正常人之于毒品,之于“爱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达,新闻报道的触角正在从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由此而产生的新闻侵权案件更是屡见不鲜。新闻侵犯公民隐私是新闻侵权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试以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为视角对这一问题作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1985年1月上海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起新闻官司——“20年疯女之迷”案起.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因新闻报道而引起的纠纷和诉讼(俗称“新闻官司”)时有发生。这从一定角度说明了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舆论监督时,应当加强法制观念,充分认识到新闻自由、正当的舆论监督与保护他人名誉、隐私权等人身权利之间的界限与关系,避免造成侵权。  相似文献   

13.
新闻侵权是目前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各地的媒体上,有关新闻官司的报道时有出现。什么是新闻侵权呢?比较权威的定义就是指新闻报道主体违反新闻法规和其它法律规范,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表过程中.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侵害了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具有吸引力影响力是新闻宣传工作者的根本职责,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孜孜追求。新闻报道只有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新闻媒体无论大小,都要在报道的吸引力上下功夫,将新闻作品创作,发布质量的提高作为媒体生存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按题材分,新闻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等,而人大新闻则属于政治新闻的范畴。何为"人大新闻"?目前尚无定论。我以为,所谓人大新闻就是以报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面对媒体新闻竞争,发现和挖掘新闻源是做好新闻报道的前提。作为一个城市电视台的新闻记者,构建符合城市电视台报道内容和方式的自己的新闻资源"网络",应该从各级单位宣传工作负责人、社会基层工作人员、专业报料线人这几方面进行培养和挖掘。另外,还需要建立合理的的奖惩机制,从与线人增进感情沟通、加强提高新闻线人的业务素质、保护线人等几方面来进行线人积极性与热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新闻机构新闻侵权的民事责任及其豁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机构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由于过错而使报道不实或评论不客观以致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新闻侵权与一般民事侵权在构成条件和责任承担方式上相比较均有其特殊性。新闻机构由于承担传播新闻的宪法使命,即使发生新闻侵权,也享有责任豁免的一些特权。  相似文献   

18.
唐婷 《行政法制》2002,(5):48-48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件,它具有引导、监督、启动等社会功能。在市场机制下,如何发挥新闻评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法制新闻报道一同产生的是媒介评论,在这样一个媒介共同参与法制报道评论的时代,法制报道面临着众多的机遇与挑战.在法制报道中常常由于个人主观情感过于强烈等原因而造成了媒介评论中的强烈抨击,或是在相关事件未有定论之前媒介就在法制报道之前进行片面的媒介评论来误导视听,严重影响了法制报道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作用.作为代表法律权威性的法制报道应当积极主动地应对媒介评论带来的挑战,果断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强化正确的法制理念的传播,增强法制理念在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本文将在媒介评论兴盛的背景下,深入探究法制报道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闻侵权纠纷现状、对策及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法学杂志》2006,27(3):56-58
新闻侵权纠纷已成为新闻界和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新闻媒体或者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各种类型的新闻侵权行为和纠纷。因此,应当采取避免新闻侵权的方法,同时积极地应对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