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晋是中国古代金钱拜物教最盛行的时期。其中有三股风气最为突出,严重地腐蚀社会机体,即奢侈腐化之风、金钱崇拜之风、清谈虚浮之风。西晋王朝一步步沦落为历史上最腐败的政权之一  相似文献   

2.
吴筇 《创造》2013,(8):30-31
正在全党逐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要集中解决的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对在我们党的组织中和干部队伍中的"四风"之弊,要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很明显,"四风"里头,以形式主义居首.其所以如此,足以见出形式主义这个东西对党和政府形象的负面影响之严重,以及社会和群众对愈演愈烈的形式主义反感之强烈.常言道,"形式主义害死人".形式主义危害党和人民利益,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腐蚀党员干部队伍,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必须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提示当前,社会低俗文化泛滥,如凤姐、马诺、伪娘等都成了众多媒体追捧的"明星",其承载的错误价值观经由各种途径和方式在社会大众中持续发酵,导致了人们的思想混乱、价值错位、文化迷失。近日,中央提出反对"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可谓正当其时。一种错误的社会价值观之所以得以泛滥,原因在于主流价值观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或这种主流价值观没有很好地为民众所接受。因此,在反"三俗"之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主流文化重塑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治理今天学风与文风中存在的顽疾,改变我们的学风与文风,就要从毛泽东的学风与文风理论与实践中汲取养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实事求是、立足国情研究问题之风、大兴“言之有物”之风、大兴深入群众之风、大兴探寻事物内部联系之风、大兴独特语言风格之风、大兴老老实实学习、认认真真修改之风。  相似文献   

5.
刘春凌 《前沿》2012,(17):133-134
网络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拓宽了新的天地,与此同时,人类的网络社会活动,也出现了类同人类现实社会一样的问题.除了网络违法犯罪之外,我国网络社会的低俗之风也日益盛行,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极大阻碍.本文具体分析网络社会低俗之风的表现和生成原因,提出具体的治理对策,遏止网络低俗之风,消除其恶劣影响,对于构建和谐网络社会,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乃文明之邦,礼让之邦.远在尧舜时代,这些贤明的天子就兴起了一股“禅让”之风,这种良好的风气,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生气,给先民带来了福利。他们兴起的礼让之风滋养着整个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完善的精神文明。孔子继承发扬了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把礼让之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孔子是把礼让思想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阐述的。《论语》一书中七次直接提及礼让思想,另外还有一些表述礼让思想的相关章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孔子提倡的礼让思想及其深远的影响。一、孔子倡导在功名权利上,先人后己;在…  相似文献   

7.
吴小华 《前进》2014,(11):41-43
习近平总书记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提出要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公仆精神、奋斗精神、求实精神、大无畏精神、奉献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知难而进之风、敬业奉献之风。我们平顺县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始终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条红线,深学、细照、笃行,使焦裕禄精神在平顺这块红色热土开花结果,激发更多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蔡建军 《北京观察》2013,(10):63-63
道光皇帝倡导勤俭治国,狠刹吃喝浪费之风,这对我们今天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仍有警示和反省作用,也蕴涵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4,(21):30-31
正作风建设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多次强调。"四风"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  相似文献   

10.
学风是认识和处理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与行关系的态度和风气。良好的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学风的好坏。决定和影响着一个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高低。如何全面优化学风,我们认为应从强化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之风抓起。  相似文献   

11.
观点荟萃     
《大连干部学刊》2013,(3):62-63
习近平强调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习近平强调,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  相似文献   

12.
《公安学刊》2010,(3):5-5
纵观今日之中国,对民生的关注之多,让人如沐春风,使人倍感温馨。弘扬亲民之风,倡导爱民之举,非常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谐之风。公安机关只有多听民声民意,多做好事实事,才能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相似文献   

13.
贪官污吏是封建社会的痼疾。北魏后期,也即北魏孝文帝以后在拓跋贵族逐渐完成封建化的时期,官僚的贪污之风大盛,并因此造成北魏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和最终导致北魏政权的衰亡。因此,探讨北魏后期贪污之风的特点、贪污之风大盛的原因以及政府的治贪之策,无疑是研究北魏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北魏后期贪污之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关于台湾移民社会(或称移垦社会)的特征,李国祁教授在《清代台湾社会的转型》一文中已经做了很好的研究。他的结论是: “在人口的问题上,人口增加迅速、男女比例悬殊、家庭成员众多,造成了婚姻困难、养子之风盛行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的组合关系上,我国传统社会的家族制度尚未普遍建立,地缘的成份远重于血缘,再加上移入份子的良莠不齐,流浪汉充斥各地,于是结盟之风流行,械斗与叛乱时起,社会的秩序因而紊乱。在社会的权力结构上,因渡海移垦是冒险的行为,故其领导人物大多是豪强之士。更由于开垦的制度影响,使财富的  相似文献   

15.
不能淡化必要的考试秦耕近年来,由于普教系统愈演愈烈的考试风,使学生、教师、家长疲于奔命、心理压力加重。这固然是我们教育体制中的一大弊端,然而,因其之不足,教育界出现了淡化考试的主张,是值得商榷的。考试是检验学生和遏止腐败的杠杆不可否认,我们曾长期受到...  相似文献   

16.
耿宝山 《人大建设》2013,(12):48-49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找准“四风”之根,认清力量之源,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做好工作的根基。 “四风”形成源于脱离群众 铲除“四风”,必见其根。找不到病根,再锋利的铲刀也不可能真正除掉“四风”。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执政危险是脱离群众。脱离群众就是“四风”初起之处、病根所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无一不起于脱离群众。  相似文献   

17.
不能让作假之风在中国继续弥漫陆震当今最为触目的现实之一,是社会作假成风,假冒伪劣遍及商业、文化、经济、政治和日常生活等各个社会层面。打假之声日高,作假恶行却愈烈。作伪之人日见其多,作伪之术日见其诈,作伪之害日见其甚。作假之风,大有在当今中国社会弥漫成...  相似文献   

18.
开卷     
《群众》2013,(7):I0001-I0001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相似文献   

19.
郭松月 《创造》2021,29(5):74-8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受到趁"改革之风"进入的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屡次遭受批驳,但从未偃旗息鼓,其生命力之强远超想象.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保护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近年来,乱征滥占土地之风此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