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既是落实国家综合减灾规划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基层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居民防灾避灾能力的重要手段。2008年以来,湖南省民政厅将该项工作列为年度工作重点,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创新,先后创建212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411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2.
4月29至30日,全省救灾救济工作会议在珠海召开,部署今年全省救灾救济工作任务,推进灾害应急体系和城乡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会议贯彻了全国救灾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现场参观了全国城乡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一一珠海市吉大街道海大社区,推广了珠海市减灾工作和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以来,在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江西省民政厅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作为实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三个转变"的重要抓手,科学谋划,健全机制,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努力打造基层综合减灾工作的江西品牌。2011年,江西省部署开展了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2016年,大胆创新,先试先行,率先开展了全省综合减灾示范镇(街道)和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目前,全省共创建  相似文献   

4.
正为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加强对各地创建工作的分类指导,河北省减灾委员会参照《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和《河北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管理办法》等文件,在广泛征求各设区市减灾委员会和省直相关涉灾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河北省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并于4月2日下发各市县减灾委员会执行。该标准在"灾害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3,(13):30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方面的职能优势,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社区创建、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宣传、培训、演练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淮安市共有13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19个社区被授予"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方面的职能优势,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社区创建、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宣传、培训、演练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淮安市共有13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19个社区被授予"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南平市近年来紧紧围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从2008年开始,在所辖10个县(市、区)的23个社区开展创建活动。截至目前,13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有力提升了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各地都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评。南平市民政局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民政系统全年绩效管理考评指标体系,充分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8年民政部推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以来,江西省各地结合社区实际,通过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扎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同时,江西省以社区防灾减灾项目为有利契机,积极加强与民政部的项目对接,加强与国际性公益组织的交流合作,逐步建立科学化、项目化社区综合减灾体系。目前,江西省成功创建了188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235  相似文献   

9.
刘球 《中国减灾》2012,(10):60-60
日前,湖北省减灾委、湖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命名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街袁家社区等100个社区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决定》(鄂民政发[2012]78号),对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街袁家社区等100个达到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的社区进行了命名。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等灾害防御能力","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等重大部署,为全面调动基层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全市综合减灾水平,青岛市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大力推进全市的防灾减灾工作,有效地维护全体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12,(21):32
安徽省蚌埠市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针,扎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个。一是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成立由分管副市长挂帅,民政部门牵头,应急办、地震、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参加的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争取县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连续4年以防灾减灾委名义发文,全面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工  相似文献   

12.
资讯     
《中国减灾》2015,(7):61
<正>江苏镇江:举办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培训班3月6日,江苏省镇江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镇江市民政局举办了一期"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培训班,旨在做好"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增强城乡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安徽省应急厅、安徽省地震局、安徽省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做好今年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对今年申报的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要求必须按照组织管理、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与演练、宣传教育培训、应急储备与避难场所、志愿者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和创建特色等十项基本要素进行申报。各地在申报过程中,要严格遵  相似文献   

14.
刘树生 《中国民政》2014,(6):48-48,50
<正>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十二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坚持"预防为主、防救并重"的思路,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了具有沙市特色的"三个三"社区减灾工作模式,成功创建了11个市级、7个省级、7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借鉴。一、健全三支队伍依托社会力量抓减灾一是以社区居民楼栋为单位,依托"一长三员"队伍抓减灾。沙市区在开展  相似文献   

15.
正社区减灾能力是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能力。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是提升社区减灾能力的重要抓手。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以"五个有"概括提出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方法和要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防灾减灾救灾的前沿阵地。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方针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把综合减灾示范创建作为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构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举措来抓。为了做好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工作,山东省努力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因地制宜打造创建特色,确保创建工作规范有序持续推进。截至目前,山东省共命名"山东省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12个,累计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13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20个。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省樟树市有城区社区26个,农村社区24个。自2011年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评活动以来,共有5个社区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5个社区荣获"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普遍增强。在领导重视、组织有力、部门联动高效的前提下,该市的具体做  相似文献   

18.
正樟树市地处赣中,跨赣江中游两岸,洪水、干旱、冰雹、冰冻等灾害频发。樟树市通过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考评,利用专项资金作为奖励,发动农村社区参与创建等方式,实现了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夯实了综合防灾减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五年间,全省共投入受灾群众救助资金25.36亿元,恢复重建灾损房屋10余万户,建设标准化救灾物资储备库4个和减灾工程社区2200个,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50个,培训灾害信息员1万多人。这五年,是黑龙江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突飞猛进的五年,也是黑龙江防灾减灾救灾人奋发有为的五年。回顾"十二五"回顾"十二五",黑龙江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周密部署下,规划为先,完善法制,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筑牢了基础,有效提升了全省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规划引领发展。"十二五"伊始,黑龙江省减灾委员会即牵头编制了防灾减灾五年规划,省政府将其作为13个子规划之一印发实施,为全省减灾救灾事业确立了清晰的发展路径。该规划方向明确,目标具体,是过去五年引领全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的影响,陕西省宝鸡市面临严峻的灾害风险。为了筑牢织密百姓的民生之网,宝鸡市将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作为创新社区治理、构建和谐幸福宝鸡的民心工程,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出了"党建引领主题化、社区减灾标准化、隐患管理网格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创建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社区的灾害风险,增强了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走出了具有宝鸡特色的社区减灾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