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共同体是人类生命活动展开的必然形式,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近代以前的人类社会是共同体本位社会,共同体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凌驾于个人之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了现代个人的产生,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个人主义的不断膨胀造成了个人与共同体关系危机的产生、现代共同体日益陷入分裂困境,成为人类普遍面临的时代问题。马克思对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的实践生存论把握、从生产方式切入对共同体的历史性理解以及作为人类未来理想共同体形式的"自由人联合体"愿景的提出,构成了矫治现代共同体分裂困境的经典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则是当代中国以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为遵从,而提出的应对危机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所处时代哲学任务的需求,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其理论时强调经济基础的作用,而鲜有对文化领域的观照。而马克思逝世后,科技理性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国际工人运动的走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发展以及现代性危机的涌现,似乎与马克思理论的阐述都有所不同。如此种种,引发了西方学者对于马克思文化观、社会发展理论的误读,以及对现代性问题实质的误判,出现了经济决定论、唯物史观过时论等论调。其中,丹尼尔·贝尔则是这种思潮的代表,他以“意识形态终结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后工业社会”等大观念为基础,构建了西方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却无不映现其曲解、否定马克思主义,宣扬历史唯心主义观念论的错误。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文化观和现代性问题三个层面对贝尔的误读进行梳理和回应,可澄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郑湘萍 《理论导刊》2012,(11):93-95,98
在追寻经济理性产生过程的基础上,法国学者高兹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以最大化利润为生产动机的理性。他论证了经济理性的限度及其四大危害,并提出克服经济理性的道路,即运用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理性来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理性。高兹的经济理性批判理论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关系,真正理解理性的本真意义,构筑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之维。  相似文献   

4.
基于实践论和生产力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论和生产力论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全面关注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是建构价值观的起点,基于人类实践活动内容的意义表达和理性反思是价值观建构的内容基础,实践活动内涵的辩证本性是理解价值观念辩证特性的深层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基于实践活动的现实理性反思,又是基于实践活动的历史理性反思。在实践论和生产力论指导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科学理解价值观念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价值观念的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矛盾关系,辩证把握价值观念的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田新元 《学理论》2010,(12):66-67
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以人性论为出发点,异化论为核心,健全社会为落脚点去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当代资本主义在坚守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了多次自我调整.凯恩斯主义"挽救"了资本主义,也给资本主义带来"滞胀"危机;新自由主义克服了"滞胀"危机,却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次贷危机.当代资本主义两难困局表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不可能"医治"资本主义的"病症",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路径;调整不是在强化"正统"资本主义的"元素",而是在为"新社会因素"的产生发挥着催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学来看,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使命所在。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处于资本主义开启的现代化历史运动之中,但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因为国家权力不是掌握在部分人手中,而是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人民当家作主,其根本体现就是人民整体掌握国家权力。人民为本位,既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架构的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逻辑起点、行动议程以及目标追求,都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所代表的现代国家。共产党领导与执政的合法性,只有在以人民为本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才能得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了以人民为本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行动路径与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8.
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现代化强国往往伴随着话语的崛起和强大。语言的本质是思想、话语的直接现实和展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语言生成论、语言属性论、语言革命论和语言使命论的深刻洞见为中国话语建构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方法论基础和价值指引。语言生成论揭示了中国话语建构必须"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语言属性论揭示了中国话语建构是阶级性与公共性的辩证统一;语言革命论揭示了中国话语建构以"改变世界"为历史任务;语言使命论揭示了中国话语建构以"人类解放"为价值本位。  相似文献   

9.
蒋一苇在著名的《经济民主论》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人的两次解放。他认为:资本主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把劳动者从封建的人身依附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人的第一次解放”;社会主义不同层次的集体组织和群体意识的形成,使人由“个体人”转化为“集体人”,将是“人的第二次解放”。今年3月,他在给笔者的一封信中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的灵魂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如果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是历史的方向,是否由于生产、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从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发展为以集体为本位的新的人本主义?其实社会主义冠  相似文献   

10.
探究社会革命何以可能是卢森堡的社会革命理论的核心关切。卢森堡以她所坚持的资本主义危机论与群众运动自发论,论证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社会革命的客观历史基础和主观能动要素,从客观与主观两个辩证关联的维度为追问和论证社会革命何以可能提供理论根据,进而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辩护。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民维权的种种方式体现出强烈的工具理性特点,沟通理性则明显缺乏。由于工具理性自身的局限性,其带来的必然是压制与反压制,法律只能成为工具选择而不是农民维权中的结构性要素。沟通理性应取代工具理性成为农民理性维权的建构基点。农民维权的利益属性是农民维权沟通理性建立的前提。沟通理性的建构不仅有助于农民权益问题通用解决规则的产生,同时对农民维权法治化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鲁珊君 《学理论》2010,(24):239-239
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明确表明了他的“教育无目的论”,其实质是反对从外部赋予教育以目的(外部目的),教育过程本身就包含着教育目的(内部目的)。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是一种综合了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教育观。“教育无目的论”具有纯粹性、动态性、当下性、差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4)
哈贝马斯在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共领域思想,并揭露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法化危机。随后,他提出了一条拯挽救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的有效途径——交往理性,尽管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却对中国的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感性"话语及其蕴含的审美之维,作为西方理性权威的突围者,在近现代和当代具有政治美学的意蕴。从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经由马尔库塞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到朗西埃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民主制度进行的批判,"感性"都被看作理想社会建构的重要维度。无论是马克思的"感性的解放"、马尔库塞的"感性的重建",还是朗西埃"感性的分享",其理论的旨归或是批判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劳动而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的审美王国,或是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具理性导致的单向度的人而诉求总体的人,或是批判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倡导审美的民主。由此马克思、马尔库塞与朗西埃为人们呈现出脉络清晰的政治美学发展谱系。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4)
西方生态传播承认生态环境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破解生态困境的议题选择和话语设置上,出现了两次转型,呈现出三个不尽相同的流派:生态本位论主张去工业化,回归农业文明;资本中心论强调运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或者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用资本的逻辑化解生态困局;市场机制论认为破解生态困局的出路在于建立生态领域的市场机制。生态传播理念的转型,既反映了生态政治实践的革新,也反映了生态政治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义利之辨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关怀。中国传统义利法律观基于善的人性预设 ,以重义轻利为鲜明特色 ,在政治上表现为礼治 ,并因而塑造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基本性格和延缓了中国现代法治的生成。但同时 ,礼治是中国法治的本土法文化资源 ,在当代中国建构重利贵义的新型法律观 ,重义的传统是克服信用危机和重建市场理性与政治信誉的宝贵的法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在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金融危机以铁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否定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世界出现了由制度危机向意识形态危机转化的态势,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的严峻考验,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8,(11)
社会危机理论和交往行为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哈贝马斯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形式的分析和解决途径中提出的两个重要理论。哈贝马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的同时提出了围绕摆脱社会危机走向合理化文明这两个理论,在为学界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缺陷。以交往行为理论为中心的基础上展开对晚期资本主义进行透析和批判,这一学界重要的理论发现虽然仍存在不彻底、理想主义等缺陷和弊病,但哈贝马斯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褒贬和论断的详述,以及其对于摆脱资本主义新时期社会危机基础的解决途径,给予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主义价值观以个人本位为基础,这一传统在以约翰·洛克和亚当·斯密等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时期确立,并通过以爱因·兰德和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等为代表的现代保守自由主义得以继承和发扬.西方社会的经济危机史(包括当下正在发生的全球经济大危机)表明,自由主义理论体系存在着天生的硬伤,其个人本位价值观不会自发达致公共利益,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对立中的统一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侯丽波 《学理论》2011,(14):219-220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道德准则。感恩教育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已引起社会关注。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举措是:提升教育艺术,提高感恩教育实效;以文化为载体,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注重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锻炼;拓宽服务学生的心理咨询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