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如辉 《学理论》2010,(11):204-205
本文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对高校的重大现实意义展开,简述目前许多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做好这项工作的一些建议:树立新人才观、合理规划、革新方法、管理到位。  相似文献   

2.
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特点着手,分析我国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激励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我国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激励机制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引进中存在招聘宣传渠道单一、缺乏人才培养和考核机制、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不畅等问题。为响应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号召,深化教育改革,普通高校应意识到目前人才引进工作的缺陷和不足,实行"走出去"人才引进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储备,实施严谨的考核方案,对高层次人才实行柔性引进政策等,推动普通高校人才引进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柏红 《学理论》2013,(24):319-321
由于条件所限,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问题上,地方院校处于明显的劣势。不过,一个和谐有序的人才软环境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样非常重要,因此,地方高校着力优化人才软环境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在坚持以人为本治校理念的基础上,地方高校可通过保障用人制度公正、透明,建立灵活的内部竞争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为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融洽的人文环境,从而提高自身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3)
创新驱动发展是河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则是河北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创新驱动背景下河北省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层次人才是人才资源的塔尖人物,是人才队伍中的精英与帅才.对高校而言,人才优势即是学校最强的优势,学校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实力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以海南大学为例试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6,(4)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努力方向,吹响了我国建设人才强国的"集结号"。地方高校虽然不一定是名校,但同样需要遵循高校发展规律,同样需要大批高层次的师资人才。鉴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地方高校一时还很难吸引到大师级的人才,但每个学校可根据实际,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建设需要,培养和引进实用型的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高层次海归人才中发展党员,是严格落实党管人才的本质要求,是加强组织建设的迫切要求。当前,在艺术类高校高层次海归人才队伍中,中共党员比例普遍偏低。深入研究和分析艺术类高校在高层次海归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做好高层次海归人才发展党员工作的早规划、早发现、早培养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仇昉 《党政论坛》2013,(7):48-49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关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逐年增大,这一过程中有不少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为充分发挥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中的作用,滁州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并扎实推进“百名博士引进工程”,有针对性地引进博士、硕士和高级技术工人。一年来,在滁高层次人才以发展滁州为己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1.
吴明宇  吴明伟 《学理论》2012,(13):253-254
过去30年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国际化,人才,物流的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了高校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外语教师个人素质。新时期对于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结构和教学教法面临着升级换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使高校逐步成为面向社会独立办学的实体.随着人才市场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高校之间的竞争无疑将是人才的竞争.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发展、求生存,能否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公安院校办学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公安工作需要为导向,加强对学员实战应用能力的训练已经成为公安院校办学的指导思想。特别是2008年公安部在《关于制定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安院校应当以培养和造就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公安人才为目标。因此,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实现培养目标,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对广西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英语+专业”,是适应北部湾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峰 《学理论》2010,(11):93-95
读者服务工作永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图书馆的一切工作目的都是为了读者服务。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了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现有的传统读者服务工作方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高校读者的需求,这就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需要进一步自我完善、自我改进,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学校的办学主体,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目前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尽快转变教师队伍发展理念,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才强校”战略观念,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更好地发挥师资队伍的综合效益,以推动公安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韧农 《学理论》2009,(2):86-88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项战略。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承载着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重任。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高等院校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途径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春燕 《学理论》2010,(7):146-147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进行,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针对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从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论述了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并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角度探讨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四军高度重视廉政教育,利用会议、整训、整风运动,依托教导团、党校、抗大,通过报刊、文艺演出等开展廉政教育。领导重视、率先垂范,组织健全、严格制度,重视人才、尊重知识,是新四军廉政教育取得实效的保证,对当前的廉政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振军 《理论探讨》2020,(2):103-10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对基础设施的需求量比较大,为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日本是这一领域我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中日在对"一带一路"沿线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基于双方的优劣势比较分析,我国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改进中日竞合关系:发挥低成本优势,提高竞争和合作能力;增加对外基础设施投资的附加性收益;提高基础设施的国际化投资水平,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控能力;提高我国政府支持效率,加强中日政府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