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学理论》2016,(8)
网络教学互动兼具互动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文章以上海6所高校师生为调查对象,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互动的基本状况和实际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互动策略、互动主体、互动内容与形式三个维度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网络教学互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的主体性。主体性教学改革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即教师网络素养的水平、与时俱进的授课内容、平等互动的教育观、适应主体性教学的教学能力。基于网络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教学改革开展的途径有:主动应用网络新媒体的理念、线下线上的平等交流与沟通、整合网上网下资源与建设网络精品微课堂、建设特色专题网站并培育学生网络"把关人"。  相似文献   

3.
王胜军 《学理论》2011,(17):249-250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因互动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影响了教学效果。而"教学互动"模式的特色,在于注重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中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但要真正有效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模式,则必须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问题的价值,提高互动的深度;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扩大"教学互动"模式的广度与范围;精心设计案例,提升案例分析的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实践课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4.
于会敏 《学理论》2014,(12):262-26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改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偏低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保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对我国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通过对陕西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应用模式和操作方法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亟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互意识,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模式,丰富网络互动交往的对话内容,开展系统的网络媒介教育,注重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从而建立教育效果评估长效机制,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的和谐共生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直播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平台,目前已成为互联网的新信源。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5后高校大学生,更是已经成为网络直播最大的参与群体和面向群体。随着网络直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全民直播时代已然到来。网络直播以其准入门槛低、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为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基于网络直播平台,建构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不仅可以缓解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危机,拓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场所,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思路,而且有助于深化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7.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研发的一种智慧教学工具,通过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 Point和微信,覆盖教学全过程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新时代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现代化网络载体,多采用混合式教学,而"雨课堂"就是混合式教学中网络载体的最新实现形式。通过探讨"雨课堂"在高校思政课上的运用模式及存在问题,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袁建华  雷新花 《学理论》2009,(14):165-166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决定了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探究情感互动教学模式。情感互动教学模式是以情感教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包括认知冲突模式、情感体验内化模式、知识自我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博服务在中国的爆炸性增长,微博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以新浪微博为例,从影响力角度分析目前高校辅导员微博的价值、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价值导向”和“媒介素养”两个层面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微博影响力的提升对策,以期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创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肖宇 《学理论》2012,(25):137-138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数据库资源已成为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必不可少的馆藏资源,图书馆也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型发展。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保障学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文章通过对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率、提升高职高专图书馆数据库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分析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的发展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全民发声的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微博、微信、网络社群以及高校论坛等的交流与互动中。面对青年学生思想行为方式的转变和舆情传播方式的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继续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就必须站在舆论传播的制高点。为此,要深入研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机制,探寻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网络新平台紧密结合的模式和策略,积极利用网络传媒力量,巧妙运用受众流行语境,准确把握网络舆情动态,从而有效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袁亮 《学理论》2012,(25):214-216
社区从诞生起就与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现代社区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逐步朝着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的方向发展。发挥社区与高校的各自优势,促进社区与高校良性互动,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社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加强社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的机制建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在一定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特点、新时期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了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树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构建辅导员微博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  相似文献   

15.
刘远靖 《学理论》2014,(2):273-27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塑造功能、文化传播功能,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渗透功能决定了思政课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而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受教育者的特征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夏先林  陈旭 《学理论》2012,(19):276-277,290
人人网作为大学生受欢迎程度较高的网络交流模式之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载体和新形式。其功能强大,具有开放性、娱乐性、及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深受大学生们喜爱。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它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具有价值观的正向导向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平台,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和互动交流。笔者建议应发挥人人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鼓励教师注册和使用人人网,加强师生互动;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公共主页;发挥人人网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对网络平台的依托越来越大,如何利用微网络开展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给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文章分析了微网络视域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健全的网络环境、资源开发不充分、模式创新不足,并提出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整合开发教育资源、搭建教育微平台等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6)
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传播场域、传播内容、传播心理、传播形式均产生了变革。社交网络的传播优势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契机,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形式的多元以及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新背景下要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开展,需要重视对话教育,增强自己人效应;注重隐性传播,多元化拓展成才教育;寻找学生意见领袖,无形设置议程;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及时发现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19.
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出现,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日益严峻的冲击。传统的思想工作方式,已经适应不了接受多方位网络文化熏陶的高校德育工作对象的选择。同时网络文化为更大范围内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直接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张人崧 《学理论》2012,(1):173-17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时机,与时俱进,引入激励理论,把网络领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探索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