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文化 ,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 ,是城市的一个精神亮点 ,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在当代中国 ,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必须大力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以城市文化的繁荣为城市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城市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城市文化与其他文化不同 ,是具有鲜明城市特点的一般文化。它强调的是标志性的或内在的价值 ,使城市充满朝气或者使其具有独特性 ,这就是城市的文化价值所在。从整体上来看 ,城市文化涉及三个要点 :一…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一本探讨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看待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文集。淡黄色的封面,一枚红色的印章,手写体的书名,简约而又不失端庄。作者是现年82岁高龄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他依托60余年的研究功底,淬砺中西东、古今现、儒释道、文史哲等学科知识,取精用宏,自成体系。在作者眼中,百多年来,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诸多瑕疵。现代人思维的根基尚  相似文献   

3.
羁縻制与少数民族政治行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在创造璀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羁縻制就是这种制度文化中的一个亮点。羁縻制不仅是千百年来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统治和行政管理的基本制度,也是实现制度认同和社会整合的传统民族政策。本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羁縻制的产生构成了皇权统治下少数民族政治行政制度的二元结构;羁縻制是少数民族传统政治行政制度多元结构的历史产物;羁縻制走向衰亡和实现新旧体制转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何谓"精神"?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定文化创造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  相似文献   

5.
对和谐文化的理论阐释,把握和谐的本质和特征,实际上就是把握从人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和谐关系到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这样一个由多级多层关系构成的关系结构。和谐文化建设具体体现为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这三层关系的和谐;建设双重性的主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内涵和目的。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文化?如何来衡量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赵超构在今年七月九日的《文汇报》上撰文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人的精神活动加上表现人们精神活动的必要的物质设备,就是人的知、情、意及与之相对应的真、美、善。如何来衡量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呢?我们可以从普通心理学表述的人的知、情、意三方面来考察。知即求知,表现为探索真理,认识世界。情即情感,表  相似文献   

7.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 ,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而社会经济结构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由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它和人类的经济、政治一道构成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积极作用 ,使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政治的核心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在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 ,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一、先进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它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部分。建设我国当代先进文化,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当代先进文化的核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  相似文献   

9.
竞争与和谐从一定意义上讲分别代表着西方近代文化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二者的统一或结合是中国伦理文化重建的内容之一。竞争有着自身特定的内涵,它与西方近代的文化精神息息相通,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竞争就是相互争胜。竞争的最深刻的基础就是生存本能和发展本能,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当它们(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处于冲突状态的时候,总是趋向于设法战胜对手以保存和发展自己.中国近代思想象严复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是动植物进化的原因,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具有普遍适用性。竞争意…  相似文献   

10.
人生隽语     
《民主》2014,(7):64-64
<正>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我曾经为了抢救民间文化数次卖字卖画,记得在2004年第一次为抢救民间文化举办公益画展时,就有人问过我,依靠你一个人的力量,去做这样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不就好比是精卫填海吗?我当时就说,我欣赏的就是精卫精神,精卫是我的偶像。但说实在的,当这些画从自己的画室取下来的时候,的确有"家徒四壁"的感觉。但很多时候容不得我考虑,就要以救火般的速度和救死般的精神从工人的锤子之下抢救文物。  相似文献   

11.
张燕 《学理论》2010,(19):180-180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协调共生的思想。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认识的加深,不断地在园林中模仿自然的山水景色,营造自然的山水意境,达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面临的最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一次自然性的公共危机。这次地震灾难成为了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必须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范本。本文从灾民心理健康和灾区社会稳定这两个维度来展开思考,深入研究中国在面临这样的灾难的时候,应当如何把握灾难的破坏性层面,如何从一个精神和文化的深层角度来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中国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文化,是指社会大多数人、各个社会阶层都能认同、掌握和消费的文化,在实质上讲的是用和的方式处理文化多样性问题,但不排斥某些文化之间的斗争。建设和谐文化,既可以正面入手,也可以从问题切入。当今中国的文化基本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某些文化不和谐的因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社会层级结构的影响。社会层级结构理论是分析解释当今我国存在的文化不和谐现象的一种框架。  相似文献   

14.
一、儒学是中国文化的正统代表现在,很多中国人认为儒学就是一个学派,同中国历史上的法家学派、墨家学派、道家学派一样,也同西方文化中的自由主义学派、社会主义学派、保守主义学派一样。实则不然,儒学不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学术流派,而是中国文化的正统代表;或者说,儒学代表的就是中国文化。我们知道,法家学派、道家学派、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8)
中国梦因时相沿,贯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儒释道墨法,百家皆是源泉;三代汉唐宋,代代皆有可鉴。中国梦,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系、灵魂之所在。其中,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于当今中国构建和实现中国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本文从儒家思想入手,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及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最后阐释了儒家思想对于我们当代国人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中国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说欲望     
柳萌 《民主》2011,(12):46-46
人都是有欲望的。只是由于年龄、地位、文化教养,乃至所处的环境不同,欲望有时也就不尽一样。就是同样的一个人,此一时,彼一时,每个时候的欲望都有变化。不过有一点大概没商量,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欲望却是共有的,而且绝对是永恒的,这就是要有衣穿有饭吃。只有在吃饭穿衣得到满足之后,你才有可能有别的欲望,不然就是欲望小到走路,恐怕也不会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7.
我们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企业文化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创造过程。我们甚至认为,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在我们蒙牛,企业文化就是第二生产力。关于企业文化的“三个假说”第一个假说:“基因假说”———文化是企业的基因。做人有“为人之道”,办企业有“经营之道”。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原料,同样的人,在不同的企业发挥出的效力是不同的,因为各个企业的文化不同。企业文化就像人的基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台机器、一笔资金、一车原料,从进厂那天起,就被…  相似文献   

18.
王文轩 《学理论》2013,(8):35-36
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作为整体中国人思想与精神世界的主导,已历经千年的发展,早已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为我们至今仍坚信的思想与价值体系。儒家思想核心精神对中国人思想与精神所起到巨大影响和塑造作用,当下社会亟须传统儒家优秀思想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问题是中国文化哲学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旨在从文化精神层面出发,对中国文化的传统模式做出简要剖析,并对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特征做出阐述,中国现代文化精神应坚持以个体的人为主体,倡导个体独立、自由、全面的发展,以及技术理性和人本主义精神的发挥,在坚持"以人为本"观念基础上,培养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使这种现代文化精神成为中国现代化文化的主导思想精髓,引领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0.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繁荣需要管理,管理促进繁荣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是推进文化市场繁荣健康发展的保证。有人认为,强调管理就是限制、卡死,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繁荣需要管理,管理促进繁荣。繁荣与管理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文化事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印证。从1978年到1995年公开发行的报纸由186种增加到2000多种;公开发行的期刊从9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