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大战略思想主要包括命运共同体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战略、"2+7"战略等。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首先是生存、安全共同体,其次是发展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侧重于以海洋航路为骨干和线索,辐射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战略  相似文献   

2.
正一、广西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经验新经验一:中央战略地方化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广西连续成功举办了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把中国—东盟博览会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政治、经贸、外交、文化等各领域各层次交流合作的重要机制和重要平台,形成了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南宁渠道",积极服务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把中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走向双赢的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次中国—东盟经济高官会于2002年5月16日在北京闭幕,会议讨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时间框架等具体问题,并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次谈判。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引起了世界很多国家的关注。本组报道拟就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背景、双方的利益所在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进行分析,使读者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目前签订的最大的自贸区,也是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东盟日益稳定的经贸关系,也为广东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利用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比较优势问题。本文认为: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和对比贸易投资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和国际化环境,北京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面临着新的发展的机遇;北京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不仅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还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北京在地理区位、研究开发与人才培养、经济辐射与金融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经验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值得决策层和学术界思考。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其改革与发展关乎大局。通过对广西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进行分析,探讨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广西不断深化区域合作的大浪潮下,广西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杜新  李嘉 《瞭望》2005,(41)
2002年至2004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8.9%的速度增长。200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59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了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在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今年7月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8.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云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定 ,云南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握好机遇 ,积极有效地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将使云南的经济有更多形式、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理论视野》2021,258(8)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21—1949年反映服务革命功能;1949—1978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使命;1978—2012年凸显改革开放特点;2012年至今确立立德树人突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历程中最宝贵的经验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3日到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开幕,本届博览会是中国与东盟共同主办的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题的盛会。 “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的宗旨,使本次盛会成为亚洲发展的一个崭新开端。东亚、东南亚的合作开创了整个亚洲范围内最有活力、前景最好的合作进程,2010年前全面建成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全球供应链中最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为提高亚洲各国应对全球化挑战能力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杜新 《瞭望》2002,(5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正式启建,将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与东盟成员国越南山水相连的广西边境地区,面对跳出单一边贸局限、做大口岸经济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 FTA,简称CAFTA)的构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为此中国应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10,(42)
<正> 年年商机无限,岁岁精彩有约。10月20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如期在永久举办地南宁举行。这是随着年初我国首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运营后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相似文献   

14.
高效快捷的现代区域物流体系 ,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支持和保证 ,是我国企业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过程中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改善服务的重要基础性条件。本文在分析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的支持和保证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高效快捷的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的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安群蕊 《学理论》2011,(26):72-7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标志着该贸易集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贸易与投资等方面的交往与发展要求该区域内知识产权协调与合作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根据当前国际局势以及其它自贸区有关知识产权相关制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在顺应国际趋势的前提下,借鉴现存的国际条约以及区域集团的有益经验,构建符合自身发展阶段及要求的知识产权协调与合作机制。同时更要注重自身特点,注重传统知识的保护以及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渐建成,中缅石油通道的建设以及云南作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因素推动昆明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昆明国际化城市的定位是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路径为:打造区域国际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打造国际旅居城市;打造区域性总部经济中心;打造国际空港保税区。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7,(3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的中心结合部,地处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泛珠三角合作、西南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是我国西部惟一既沿海又沿边的地区,既是我国大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中国通向东盟的陆路、水路要道,又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  相似文献   

18.
袁元 《瞭望》2006,(44)
目前的东盟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第四大贸易伙伴。这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自贸区的进程。2004年11月,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全面启动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李佳锚 《学理论》2015,(4):104-105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对深化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阐述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的进展及其经济效应,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进一步完善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经济合作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进程的推进,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的合作前景将更加广阔,但目前泛珠三角与东盟的合作面临许多障碍,在竞争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背景下,泛珠三角区域要积极调整对东盟的经济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