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21世纪的日益临近,青年们会发现“世纪末情绪”正越来越深地影响着自己的心理与生活方式,影响着周围的社会。他们有时神往着新世纪的曙光而冲动、兴奋和激越,有时又因面临着即将到来的世纪的巨大“不确定性”而困惑、迷惘和烦躁。报刊、电视充斥着“百年回顾”、“世纪断想”;他们在憧憬着人类进入下一个一千年的美好前景时,也在传播着各种预言世纪末日的书籍、学说。这种由于时间变化而在青年心目中产生的震动,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理性分析青年“世纪末情绪”,对于研究青年的社会心理、认识青年的观念变迁,有重要现实…  相似文献   

2.
在2012年的“保钓运动”中,国内短时间内爆发的爱国情绪让世界震惊,同时“保钓运动”当中出现的个体或群体性暴力事件也引发了媒体和民众的普遍关注.本文尝试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对“蔡洋事件”和其背后反映出来的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层次解读.  相似文献   

3.
挑战与机遇: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化的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社会化是人一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青年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使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如何实现这一过程,首先取决于青年所处的社会地位。边际人与顺应主义的社会化传统的社会学理论或青年研究理论,以“边际人”作为青年社会地位的代名词。所谓“边际人”,“在社会学上指的是一种处于各种文化边缘,而未能真正进入或被某种文化同化的人,有时它又指一种正准备进入但尚处在一种可能性之中的人”。①看来,对青年的“边际人”规定,一方面是相对于一个“中心”而言,青年处于边际的地位。这是由于社会中存在…  相似文献   

4.
青年学尚是一块处女地,从何下锄去开拓呢? 笔者以为,是否可以先分别从青年学“科学群”中的各学科入手,对青年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分别或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青年研究。在此基础上逐步摸索和建立青年学的理论体系。在青年学这个“科学群”中,集合了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和美学等有关学科。其中,社会学与青年研究的关系最为密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直接对青年研究提供帮助。当然,社会学并不能代替青年学,因为青年研  相似文献   

5.
(一)20世纪中国的历史不仅在编年的意义上,而且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哲学的意义上,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层面上真正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即将逝去和正在到来的世纪,人们开始回顾和反思.当我们把历史的脚步移回到19世纪——20世纪的转折点时,仿佛听到曾惊醒19世纪西方世界温馨沉梦的哲人尼采宣布"上帝死了"的呐喊;似乎看到"激荡百年"后世纪的地平线开始倾斜,瘟疫一样的世纪末情绪,以迷惘、空虚、不知所措、绝  相似文献   

6.
亲密关系作为人际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情绪管理尤为重要。情绪冲突理论的视角能够对此研究带来新的启发。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法,基于情绪冲突视角对青年亲密关系沟通情境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构建出青年亲密关系沟通的负面情绪管理模式。研究发现,在青年亲密关系语境下,期望落差与行为冲突导致了负面情绪唤起,负面情绪的上升因循着“情绪唤起-认知障碍-非理性沟通(情绪宣泄)-沟通终结”的激发路径,沟通倦怠在其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个体会通过认知资源投入、认知资源转移和正性认知引入的方式来管理情绪。由此,接纳对方的情绪宣泄并给予情感抚慰,或是能动地转移注意力资源,成了有效冷却负面情绪的手段。本文揭示了引发青年亲密关系冲突最重要的“情绪冲突”的运行机制,对于改善亲密关系沟通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青年社会问题的"社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的研究主题之一,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问题最根本的特征是“社会性”和“问题性”。该文着重分析了青年社会问题的“社会性”特征,分别从青年社会问题的产生、内容、表现、影响和解决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并对“社会性”在青年社会问题研究中的价值、意义做出阐述。这对于我们更理性地认识与把握“青年社会问题”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多维视野中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的角度,对近10年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进行多维度分析,则不难看出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青年与社会双向互动的有效载体,青年志愿者也将成为引领21世纪中国社会风气之先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9.
青年时期,是情绪变化最明显的时期,特别是青年前期和中期,情绪很不稳定,易受暗示和自我暗示,易冲动,并以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青年心理学之父 G·S·霍尔所形容的那样,是“疾风怒涛的时期”。如何使青年的这种强烈的情绪得以渲泻,使之形成健康、高尚的情操,是青年工作需要面对的问题。广州团市委设立的广州中学生“心声”热线电话,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高离婚率不仅会使“80后”群体对婚姻产生恐惧,同时“80后”离婚率趋高也严重地影响着家庭婚姻结构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80后”婚姻观的变化、人口性别比失衡下婚姻挤压状况严重、自我意识增强和家业分离、婚姻替代资源增多、父母对婚姻的干预以及离婚成本降低和程序简易化等多个因素影响着“80后”青年的婚姻生活和婚姻质量,是“80后”群体出现“闪婚”、“闪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的青年研究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解决,势必影响其深入发展.(一)10年来随着青年研究的迅速发展,青年学科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据统计,目前初步形成和正在创建中的有关青年的学科已达22门之多,已形成一个庞大的青年学科群.其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学科之间缺少明显的界限,重叠严重,交叉重复.例如,关于青年群体问题,青年学、青年社会学、青年心理学、青年行为学都在研究.虽然各学科尽量注重选择自己的研究角度,有的侧重从青年群体发生方面研究,有的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有的侧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青年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于1980年代,是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步伐而逐步成长的。近年来,社会学视角的青年研究迅速发展,在青年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性位置,社会学取向的青年研究往往引领着青年研究的主流走向。社会学对青年研究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同时也反映在研究主题上。"80后""90后"群体研究、青年群体的社会分化、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与社会融合、互联网与青年文化和社会参与、社会变迁冲击下的新婚恋观和行为等是当代中国青年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试论公安教育中大学生的情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向文 《公安教育》2005,(11):37-39
二十世纪末,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提出了情绪智能、情绪商数这样的概念,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绪智能。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能、情绪商数这种说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的概念,认为“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戈尔曼认为,情商是评价一个人做人的能力的重要参数,是一个人把握与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  相似文献   

14.
正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33万字封面题记表明了本书定名的重要缘由:"当今青年世界纷呈多彩又日新月异,社会学乃至任何学科的一切探察与解读,只是且仅能提供一种洞见而已……"。本书从社会学理论视野探讨了何为青年以及青年与社会的互动机制;用青年社会学学科内容回答了社会学的元理论问题:社会何以可能?写作路线深植于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现代性的发生导致了青年的出现;处于后现代语境时又遭遇了青年概念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视野中的青年与青年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作为群体的青年其本质是一种“社会过渡群体”;而青年期则是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青年文化是社会各种亚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先锋作用的一部分;青年研究要特别注意社会学的视野以及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中国已进入20世纪的最后10年,21世纪的曙光已依稀可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时代要求当代青年应具有跨世纪的意识,在这关键的10年中为祖国、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近年来在某些青年中却出现了一些与此不相协调的情绪,引起世人的关注和忧虑,有人称其为"世纪末情绪".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其表现、原因是什么?怎样评价?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应采取什么对策?带着这些问题本刊最近组织了一次讨论,参加讨论的是在北京师范学院政管系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学士学位班深造的部分高校青年工作者.现将他们的讨论发言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表明了人类因文化断裂和理想失落的世纪末情绪,从而转向自己的文化传统寻求精神栖息所。青年文化在迎接新世纪重塑理想的文化曙光时,建构自己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世界青年”伴随着青年朋友度过了极不平凡的一九九七。感谢大家一年来对我们的支持和关爱。在新的一年里,“世纪青年”初衷不改,依旧把焦点对准青年问题,反映跨世纪青年的喜怒哀乐。老栏目《和你一样年轻》继续讲述和你、我一样年轻的青年朋友的故事,新栏目“绿色田野”和“都市新风”则将分别展示农村和都市青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风貌。 新世纪的脚步已愈来愈清晰。青年朋友们,“世纪青年”期盼着你们在这里留下人生最华彩的乐章。 你想找到脱贫致富的捷径吗?你想改变几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吗?  相似文献   

19.
“情结”(complex)是心理学的一个专有名词,这一由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术语是指:“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能吸附许多经验,使当事者的思想行为及情绪易受这种情结的影响而遵循一定的方式进行,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第502页)。换言之,情结也是指与许多因素相联系的复合情绪,表示一种伴随着强烈情绪变化的观念或思想。情结往往是由个人生活经验中的一个重大伤害而产生的。这种伤害被埋进潜意识里,会在人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的发展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金玲 《思想战线》2002,28(1):94-101
中国女性社会学并不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中国大陆社会学的复兴中应运而生的 ,相反 ,它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妇女问题”研究的产物。在近 15年的进程中 ,中国大陆的女性社会学在研究的立场上以价值中立为主转变成价值中立、女性主义共存 ,甚至出现了某种女性主义的倾向 ;在研究的理念上 ,将妇女视作一种角色的“特殊性”逐渐转变成更多地关注妇女的多种角色 ,注意把握妇女作为“人”的整体整合性 ;在研究的方法上 ,对策研究的主倾向被打破 ,形成对策研究、纯学术研究、参与式研究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参与式研究正在成为中国女性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一大特质 ;在研究内容方面 ,2 0世纪 80年代以“问题研究”为主 ,90年代上半叶以对“女人”研究为主 ,而从 90年代下半叶开始 ,“性别人”研究成为重点。这些变化的结果之一是 ,女性社会学由对社会学、妇女研究的依附走向相对独立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女性社会学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