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民主问题一直是影响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重要因素.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国内围绕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年度审议以及长达数十年之久的中美WTO谈判,乃至当前美国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否认,认为中国"经济民主化水平"不达标.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经济民主问题的实质及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走向,就美国对华经贸政策与中国经济民主进程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对中国新时期经济民主建设进程中如何应对美国的挑战提出政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3,(7):18-18
6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第二场会晤。两国元首介绍了各自国内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并就中美经济关系深入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3.
追根溯源,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建立在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创立的"中美战略对话"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两大机制的基础之上。这两个中美对话平台主要讨论两国共同感兴趣和关切的双边和全球战略性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拟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面对台湾地区标准化政策倾向,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政策对两岸及全球经济、社会福利、进出口贸易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持续贯彻落实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政策可以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经济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冲击。如果两岸共同推动标准共通,不仅能提升两岸经济和福利水平,而且可以抵消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顺应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大趋势并符合两岸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证检验1999Q1-2013Q4期间金融发展差异和资本错配对中美经济失衡的影响的结果表明:人口结构、财政收支、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发展差异和资本错配都是中美经济失衡的重要决定因素;金融发展差异对中美经济失衡的影响方向依赖于替代变量的选取,具有不确定性;中国实体经济部门与金融服务部门的资本错配比率高于美国,导致中美经济失衡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6.
2005年,周文重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此后不久,中美战略经济对话(2009年与中美战略对话合并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就开始筹备和启动。在大使任内的5年间,他亲历了这一对话的形式演变和发展。如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已成为推进新时期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今年5月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举行前夕,本刊记者专访了周文重。  相似文献   

7.
如果以FDI为国际影响力指标,说明虽然中国国际影响力在快速上升,但相较美国而言,仍然有很大差距。美国在发达经济体中率先稳步复苏,中国在新兴经济体中依然独领风骚。在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且不均衡的态势下,中美两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引擎。这使得"中美经济发展谁更成功"这一议题,在最近一段时间被广泛关注。根据中美两国经济发展近5年的季度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经济发展表现均很出色,中国仍然保持了较快发展,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升;美国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8.
今天,本来以主持人身份参加“中美新市场经济论坛”的建设部官员梁小青,最后不得不放弃主持人身份,就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和地产界的大腕们激辩起来。  相似文献   

9.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是中美建交以来规格最高的经贸交流机制,从提议到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顺利举行,表面上看这一切具有偶然性,其实,它是中国经济在中美经贸乃至世界经贸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后经济危机时期,中美经济摩擦日益增多以及政治化日趋明显.中美经济摩擦政治化的本质是美国国内经济问题的政治化,深层原因是全球经济关注点由利益制造向利益分配转移,特殊原因是中美两国观念认同上的差异.但是从美国的经济结构、当前国际分工体系下的利益分配格局及中美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来看,美国针对中国的经济摩擦不可能无限升级.为此,中国政府一要在有节制的反击的同时,切实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二要防范美国的进一步无理要求,在区域合作基础上努力构建全球多极化的制衡体系;三要在短期内完善应对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并长期致力于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已经进行了三次,第四次时话将于2008年6月在华盛顿进行。通过对美国发起对话的经济背景和意图进行分析,对当前出现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解析。利用蒙代尔-佛莱名模型为工具,通过对双边贸易趋势等分析,得出中美经济关系相互依存的结论,并对中国的应对措施和美国问题的解决之道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双方应该对话而不应对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7,(1):63-64
2006年12月14日-15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5日分别会见了参加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美国总统布什的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保尔森等美方代表团主要成员。胡锦涛在会见时说,中美经贸关系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重要的经贸关系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经贸合作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3.
"推销"有备而来 5月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落下帷幕,面对令人欣慰的对话成果,身为美国商务部长的骆家辉喜不自禁,不由得作了一次深呼吸,他的10天中国之旅不轻松,总算有了一个份量不轻的收获——中美双方共同签署的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战略对话成果清单》和《经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这两个富有战略性综合性总结性意义的文件,也包含和渗透着骆家辉的一份辛劳。  相似文献   

14.
高美玲 《求索》2011,(12):20-22
本文通过对中关经济周期同步性及其传导机制的研究,得知自从1990年以来,中美经济周期的同步性越来越高;其次通过因果检验及脉冲反应分析得知,两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往来是两国经济周期同步的GRANGER原因,并且贸易往来更加有助于两国经济周期的同步;再者本文最后利用高斯一牛顿迭代法证明了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非线性的关系。故本文用充分的数据说明了中美经济周期之间的同步是一种属于锁模的内部机制,文章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在中美经济周期同步过程中的主动权之对策。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7,(4):46-48
5月22日-23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作为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的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长保尔森共同主持了这次对话。通过讨论,双方取得了有利于增强和深化双边经济关系的如下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美自1979年建我以来,经济领域的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双边关系向前发展,这主要归因于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这其间并非没有冲突。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5亿美元。2002年,两国贸易额达到971.8亿美元。2003年1月-10月,中美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迄今为止,美国在华投资企业有4万多家。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3大贸易伙伴和第6大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中国论坛》2007,(1):118-11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第五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中印日韩美五国能源部长会议;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  相似文献   

18.
黄建美 《求索》2008,(6):162-16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日益突出。在对中美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并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台海要论     
《两岸关系》2006,(5):1-1
中美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双方在经贸、安全、公共卫生、能源、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上拥有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特别是互利双赢的中美经贸合作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了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而且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础。中美加强交流合作对两  相似文献   

20.
语录     
《创造》2008,(9):28-28
“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更重要。” ——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座谈,就发展中美经贸关系和当前美国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交换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