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月之最     
最难解难分的德国大选由于大选结果均未过半数且相差无几,9月22日,德国联盟党和社民党就共同组成大联合政府的可能性举行磋商。会谈后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克尔和现任总理施罗德均坚持表示,自己应该成为下届联邦政府的总理。默克尔对记者说,联盟党赢得了更多的选票,她有权成为总理。而祉民党主席明特费林则表示,未来新政府必须由施罗德领导。  相似文献   

2.
梅克尔阴差阳错步入政坛并平步青云,完全是东西德统一造就的一个时代奇迹。5月22日,德国北威州大选社民党失利,社民党籍总理施罗德在败选当天下午即宣布将提前解散议会,并在今年9月18日举行全国大选。为备战即将在7月展开的竞选,两天后,在野的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6日,施罗德突然宣布辞去德国社民党主席的职务,并提议由现任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主席弗兰茨·明特费林(Franz Mǜntefering)担任这一职务。与施罗德一起辞职的还有社民党总书记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其继任者将是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的经济专家克劳斯·乌韦·本内特(Klaus Uwe Benneter)。这一人事变动在社民党于3月21日召开的特别党代会上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22日,德国北威州举行议会选举。北威州人口众多,地处莱茵和鲁尔地区,工业化程度高,经济发达,历来是社民党首屈一指的大票仓。然而由于德国经济的不景气,北威州失业人数超过百万,致使选民把气撒在社民党身上,使它在北威州蒙羞惨败,丢掉了已经把握39年的执政权。面对这一重大变故,合法性受到严峻挑战的施罗德突发险招,建议把本应在2006年9月举行的全国大选提前一年举行。这一举措使德国政坛炸了窝,各党派被迫投身到没有预热的直接决赛中。尽管德国右翼的联盟党很可能成为本次大选的赢家并推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但本文主要考察…  相似文献   

5.
革新是我们的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月23日,德国社民党为庆祝建党14O周年,举行了主题为“革新是我们的传统”的庆典活动。德国总理、社民党主席施罗德发表讲话,总结和回顾了社民党的历史,并就党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做了一些原则性阐述。现将有关内容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6.
法律规范与政治权衡的较量——2005年德国政治危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德国发生严重政治危机。施罗德总理为了获得选民对自己领导实施的改革政策的支持,援引“基本法”第68条规定,向联邦议院提出旨在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的信任案,未获通过。德国联邦总统克勒根据总理建议,宣布解散议会和重新大选。两名议员向联邦宪法法院提起诉讼,指责施罗德总理人为操纵信任案不获通过,是蓄意滥用宪法规定,克勒总统同意解散议会是违反宪法。这场危机反映出德国宪法规范与政治权衡之间的矛盾,是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9月22日,德国举行了第十五届联邦议会选举.施罗德领导的社民党保住了第一大党和主政党的地位,得票38.5%,加上4个"超额议席",总共获得251个议席.主要反对党联盟党,得票38.5%,获议席248个(其中1个为"超额议席").绿党得票增加,参政地位得到固巩,得票8.6%,获议席55个.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10日,德国社民党主席团通过决议,同意普拉泽克辞去仅干了半年的党主席职务,同时委托德国莱法州州长库特·贝克(KurtBeck)接替这一职务。这是德国社民党7年内换的第5任党主席。相对于前几次更替,这次应该说纯粹是由于普拉泽克的健康原因,没有党内斗争的色彩。①然而贝克正式走马上任后,却发表了一系列似乎与施罗德、明特费林和普拉泽克不同的言论,社民党在向左转的说法也因此不胫而走。贝克讲了些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社民党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转型中止了吗?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介绍和评析。一、贝克惹人瞩目的“左转”…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2009年德国大选年形势和特点的多角度分析,探讨了大选结果对德国政局、政党体系和选举政治的影响以及默克尔领导的中右翼政府的政策走向.认为选举结果的意义在于:巩固了稳定的"五党并立"政党体制,呈现出多种新型的政治联盟的可能性;社民党选票大幅下跌,宣告了"新中间道路"的终结以及社民党漫长的复兴之路;默克尔蝉联总理职位,联盟党与自民党结成中右政府上台执政,预示着中右翼保守主义得势将是今后四年政府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10.
读者锐评     
《南风窗》2002,(10)
4月26日,是德国东部城市爱尔福特市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一名杀手闯进该市的古腾堡学校,开枪打死13名教师、两名学生以及一名警察。27日,举国哀悼在爱尔福特中学校园血案中遇难的死者,德国全境当天也下半旗表示哀悼,施罗德总理亲自前往学校献花并默哀,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5月3日为死难者举行的葬礼。  相似文献   

11.
英刊《国际社会主义》2005年秋季号(总第108期)刊登了斯特凡·波罗斯特题为《德国左翼的崛起》的文章,针对2005年9月的德国大选中“劳动与社会公正———选举替代”党和民主社会主义党联合组成的竞选联盟“左翼党”的胜利,分析了德国左翼政党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处境。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一个重大的转型时代,德国社民党的经济政策从施密特政府(1974—1982)的凯恩斯主义到施罗德政府(1998—2005)的社民党版新自由主义都失败了,德国社民党由于失去可行的经济政策而陷入深层危机,此时左翼党派崛起,并提出以再分配和向富…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公正和团结一致的中间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社民党关于社会福利国家的改革 ,使一部分人对社民党重要特征之一的社会公正提出了质疑。2 0 0 3年 7月 1 6日 ,社民党在柏林的总部维利·勃兰特大厦举行了题为“关于公正原则的对话———对一个老问题的新回答”的研讨会。会上 ,社民党总书记朔尔茨发表了这篇讲话 ,一些学者、专家、新闻记者和宗教界人士就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篇讲话在德国引起了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13.
德国社会民主党于2003年11月17—19日在波鸿举行了第54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我们的未来之路》等重要提案,选举产生了社民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施罗德再次当选为社民党主席,贝克(Kurt Beck)、克莱门特(Wolfgang Clement)、蒂尔泽(Wolfgang Thierse)、福格特(Ute Vogt)、维乔雷克—措伊尔(Heidemarie wieczorek-Zeul)等5人当选为副主席,朔尔茨(Olaf Scholz)仍为党的总书记。另外,大会还选举了由45人组成的理事会。这次大会在社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在领导人选举等问题上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音。  相似文献   

14.
读者观点     
《南风窗》2002,(17)
贵刊《窗下人语》曾写到,德国总理施罗德因为三次离婚支付各种赔偿,搞得自已元气大伤。施罗德的麻烦还不只这些。有人揭露说,他将白发染黑了,舆论哗然:“总理先生能在自己的脑袋上弄虚作假,能保证他在别的方面不会如此效法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一个由执政表现、选举战略和政治机会环境组成的三维理论分析框架下,对德国社民党在2005年大选中的表现及其结果作了分析。尽管依然有着像2002年时那样异常出色的竞选运动———总理形象牌和转守为攻策略,但更加糟糕的经济政绩和无机可乘的政治机会环境,注定了社民党在本次大选中的失利。但从选举政治的视角来说,就此断言这标志着社民党“新中间道路”政治试验的彻底失败和欧洲社民党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民主主义政治革新的终结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6.
福利改革:对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政能力的考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红绿联盟”政府正在实施的福利体制改革方案“2010规划”遭到了普通民众和社民党内部左翼力量的强烈抵制。2004年下半年以来,执政的德国社民党接连经历了大规模的民众反对、党内左翼人士的分裂、地方选举失败等一系列严峻考验。为此,社民党也进行了深刻反思并积极地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自从2005年大选后与基民盟组成大联合政府以来,社民党的党员不断流失,已经丧失了德国第一大党的地位。同时,社民党的民意支持率持续走低,一直徘徊在30%以下。一个只得到不足1/3民众支持的政党还能称为人民党吗?社民党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它的前景如何,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大选中会有怎样的表现?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为我们勾勒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赵伯英 《当代世界》2013,(10):48-52
在欧债危机肆虐的背景下,大多数欧元区成员国政府接连被民众用选票赶下台。令人瞩目的是,在2013年9月22日举行的德国第18届联邦议会选举中,中右政党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战胜中左政党社民党,继续保持联邦议院第一大党地位,默克尔三度连任总理。这表明,默克尔政府的内外政策符合民意,符合大多数民众的利益,默克尔本人的执政能力和执政业绩得到多数民众的  相似文献   

19.
孙守亮 《当代世界》2009,(10):32-33
2009年9月27日,德国举行第十七届联邦议院选举。大选初步结果显示,以现任总理默克尔为首的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得票率为33.8%(-1.4%),保持议会第一大党地位,副总理兼外长施泰因迈尔率领的社民党惨败,得票率仅为23.0%(-11.2%),自民党、左翼党和绿党三个在野党的得票率分别为14.6%(+4.8%)、11.9%(+3.2%)和10.7%(+2.6%),其他小党共获得6%的选票,均未进入议会。在联邦议院622个席位中,联盟党占239席、社民党146席、自民党93席、左翼党76席、绿党68席。  相似文献   

20.
2005年9月18日,德国将提前一年举行新一届联邦议会大选.由社民党和绿党组成的"红绿联合政府"在坚持7年后被迫"下课",这对处于经济发展不畅的德国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德国社会似乎迷失了政治方向.人们不尽要问:"德国怎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