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12月16日独立,这是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独立后9天,存在69年的苏联宣告解体。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面临重新确定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关系问题。哈萨克斯坦领导人曾表示“寄希望于独联体各国的联合”,但同时更为重视保持和发展同俄罗斯的关系,认为这是“战略性的”和“最重要的问题”。从1992—1993年哈萨克斯坦对外活动来看,这一  相似文献   

2.
1986年召开的苏共27大描绘了到1990年和到2000年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蓝图,提出了加速发展的战略。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对各加盟共和国、各地区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其中作为全苏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西伯利亚发展规划,在二十七大文件中占有醒目的位置,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1990年2月2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在经过激烈的讨论、辩论和争论之后,通过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土地立法原则》(以下简称新《土地法》)。该法于当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苏联舆论界认为新《土地法》是苏联诸经济法律中的基本法律之一,认为它的诞生对当今整个苏联社会、对国家经济尤其对农村面貌的变化,将起重要的作用。新《土地法》又是自1968年苏联通过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土地立法原则》(以下简称旧《土地法》)以来的又一部土地法。通过研究新旧土地法的不同,从中或许能发现苏联为扭转农业危机所采取的措施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130多个民族。为体现民族自治权利,1922年12月组建苏联,苏联解体前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根据民族情况,在各加盟共和国内还建立了自治共和国、自治州、民族自治专区。由于沙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和殖民主义残余的影响和苏联时期的中央集权,种族地域的划分并不完全按种族聚居情况来划分,有时却根据经济、政治和  相似文献   

5.
苏联《国家与法》丛书1982年第3期发表利托夫金的《苏联公民的住房权》,主要解释苏联住房法要则对苏联公民住房权的种种规定。下面是该文的摘要,供参考。苏联宪法第44条第一次宣布了苏联公民的住房权。为了执行宪法第44条,苏联最高苏维埃在1981年6月通过了“苏联与各加盟共和国的住房法要则”。其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6.
9月2日:▲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第五次非常人代会上宣读了苏联总统和十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的一项声明,决定成立3个临时最高机构:①每个加盟共和国各出20名苏联人民代表或共和国一级的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委员会,以履行立法职能和起草主权国家联盟新宪法;②由苏联总统和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组成国务委员会来协商解决涉及共和国共同利益的内外政策问题;③由各共和国代表根据平等原则组成跨共和国临时经济委员会来负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中期,匈牙利和俄罗斯之间的对外贸易达到了最高发展水平。年交易额近90亿转帐卢布,占匈牙利对外贸易总额的25—30%。 考虑到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独立性不断增长,匈牙利政府在八十年代末尤其注意同俄罗斯建立直接的外贸联系。为此,于1990年12月匈牙利共和国政府同俄罗斯联  相似文献   

8.
1989年统计,苏联人口为二亿八千六百七十一万七千人。比1959年增加七千八百万,比10年前增加二千四百三十万。各加盟共和国人口分别依次为:(千人)  相似文献   

9.
苏联末期,在卢布贬值的未来预期下,各加盟共和国展开激烈的银行信贷竞争,同时实行了限制卢布涌入、物资流出的经济封锁。进而,面对俄联邦汹涌而至的卢布潮水,发行主权货币成为小国寡民型共和国防止卢布占领、摆脱自身经济困境的良策。而某个加盟共和国的主权货币行动必然在整个苏联内部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统一的卢布流通域遭遇被15个彼此独立的货币流通域瓜分并取代的命运,作为主权国家的苏联也就在货币层面被摧毁。考察苏联末期的货币战是探寻苏联解体过程的一条重要线索,对于揭开苏联解体之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联教育》一九八二年第十一期,刊登为纪念苏联成立六十周年写的一篇文章谈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章说,苏联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一九二二年的百分之一提高到现在的百分之二十。如果整个国家在苏维埃政权的年代里工业生产增长到169倍,那么白俄罗斯增  相似文献   

11.
《政治教育》1988年第17期刊载题为《苏维埃民主发展的新事物》的文章,介绍苏联人民代表大会等几个政治概念,现全文翻译,供读者参考。★★★★★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苏联国家政权的新的最高代表机构。它有权自己审理和决定有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所管辖的任何问题。预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将应该决定国家生活的最重要的立宪、政治和社会经济问题,诸如通过苏联宪法和对其进行修改;通过关于苏联组成问题的决定;在加盟共和国内确定建立新的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州;确定苏联的国界;确立加盟共和国之间边界的变化,决定苏联内外政策的基本方针;确定国家的远景规划和最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苏联,教师一向受到社会的尊重。随着政治、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地位也在日益增高,这是与教师本身的作用以及社会对教师的重视和关心分不开的。本文着重介绍一下苏联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方面的情况。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在1985年1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的《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中的第63条规定:“凡在培养教育新一代,在培养工人和专门人才方面作出特殊功绩的国民教育工作者,按规定办法给予如下鼓励: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可以说是苏联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各种事件接踵而至。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说:“至关重要的事件数量之多达到了极点”。要举例子真是俯拾即是:年初开了两次苏共中央全会,接着是第三次非常人代会,实行总统制、多党制、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的条文;然后是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以及两个  相似文献   

14.
《鼓动员》82年第22期刊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姆·亚斯诺夫为纪念苏联成立60周年而写的一篇文章,介绍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的一些情况,摘要如下:苏维埃联盟的主要内容是各主权民族完全平等与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造利益上的充分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是由15个加盟共和国平等组成的联盟。但俄罗斯的老大哥地位,俄罗斯与苏联实际上融为一体,那是公认的事实。把苏联称为“苏俄”,甚至称为俄国也常常见诸报端。15个加盟共和国分崩离析对俄罗斯这个老大哥自然关系重大,影响深远。联盟解体对俄罗斯来说孰得孰失?正面影响大还是负面影响大?这颇使人们关注,俄国舆论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少议论,但说法不一,看法不同。“有失也有得”,这是较为普遍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这一悲剧性的纪念日又一次把世界的注意力集中到导致这场全球性灾难的一些事件上,其中之一无疑就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没有这个条约,实际发生的战争也许永远不会爆发。于1939年8月23日由里宾特洛甫和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宫签署的这个条约附有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秘密议定书。由于苏联公开性的新政策和民主化的浪潮,在苏联的波罗的海沿岸共和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这些国际文件现在成了公众激烈争论的主题。这些加盟共和国的人民阵线,要求宣布1939年苏德条约及其  相似文献   

17.
二周前,克里姆林宫和9个加盟共和国于六月份签订的“9+1”条约显得如此激进,以致萌发了共产党强硬分子政变的企图。现在,在民众揭竿而起的浪潮冲击下政变失败了,该条约却成为形同虚设的规定。该条约原本不能满足各共和国,现在则加剧它们对独立的渴望。事实上,解体的潮流可使前苏联分裂40个以上的国家,其中大多数是小国家——15个加盟共和国加上20个自治共和国中的一些国家,8个自治区和10个较小的自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领土上最大的加盟共和国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权力和责任,走上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为了摆脱苏联解体时留下的各种问题,避免重现苏联时期管理的弊端,俄罗斯首先开始重建自己的管理体制。俄罗斯在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三大支柱就是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和苏国家计划委员会解散后,原协调各共和国之间经济活动的行政机构也随即崩溃。然而,各共和国对莫斯科的经济依赖关系却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苏联的民族问题日益复杂多变,面临着民族分裂的危险。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点探讨。 (一) 1986年12月哈萨克共和国发生的阿拉木图事件揭开了苏联民族矛盾激化的序幕;1990年5月12日波罗的海三国首脑的塔林会晤及联合独立声明的签署标志着民族分裂危机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