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2010年6月14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在哈尔滨隆重召开。论坛为期两天,中、俄、日、韩、蒙等多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跨国公司企业家近三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深化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2.
在2008年9月1日举行的第四届东北亚经济合作论坛上,大图们江区域投资发展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成为首个议题,由此图们江区域合作再次受到媒体的关注。在图们江区域合作计划中,俄罗斯凭借地理、资源等优势被视为具有重要地位的参与主体,其对图们江区域合作的政策已成为影响该计划实施和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哈尔滨之夏清风拂煦、松花江碧波起伏荡漾的美好时节,第五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了,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关心、支持东北亚区域合作和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4.
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之际,第五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隆重开幕了。我谨代表中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会议共商中俄区域合作发展大计的中外嘉宾和俄罗斯新老朋友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5.
由黑龙江省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于2012年6月14日在哈尔滨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加快多边贸易合作,促进经济共同发展”为主题。会议为期两天,中俄日韩蒙朝等多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跨国公司企业家等近三百名嘉宾莅临。  相似文献   

6.
2011年6月14—15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在哈尔滨香格里拉饭店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促进包容增长,扩大区域合作。中、俄、日、韩、蒙等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跨国企业家300多位嘉宾莅会。本届论坛开幕式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主持。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坐的贵宾有: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于莎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松本盛雄的特别代表、俄罗斯  相似文献   

7.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第三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共商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大计。在此,我谨代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很高兴再次参加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各位嘉宾的与会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大会主席、尊敬的各位代表 :欣闻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如期在与我省结成国际友好省州的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州首府———风光秀丽的新西伯利亚市召开第二届会议 ,我仅代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黑龙江省近千家对俄贸易企业 ,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建立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是中俄两国学者和企业家的一大创举 ,是两国毗邻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盛事。我高度评价去年 5月在哈尔滨市召开的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第一次会议取得的积极成果 ,加强区域合作的主张和对策的建议在中俄两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引起了广泛共鸣。我一直…  相似文献   

10.
由黑龙江省政府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研究所承办,以“推进中俄区域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题的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于2006年6月14日至15日在哈尔滨华融饭店举行。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本届论坛的召开又处于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5周年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之际,因此,本届论坛比往届规模更大、层次更高。大约300位中俄两国政界人士、资深学者和企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围绕中俄区域合作与东北亚区域一体化;中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中俄区…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14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在哈尔滨市香格里拉饭店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尧在论坛上致辞,并作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胜轩研究员、俄中友好协会主席季塔连科院士、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馆总  相似文献   

12.
经中宣部批准 ,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国内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 ,2 0 0 1年 5月 2 9— 31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在哈尔滨成功举办了首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 ,在国内外引起了积极的反响。根据这次会议的决议和今年 6月下旬中俄双方代表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会晤的结果 ,双方决定今年 9月 2 3— 2 6日将在俄罗斯举办“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新西伯利亚国际论坛” ,并诚邀中俄各界人士赴会。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名称 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新西伯利亚国…  相似文献   

13.
由黑龙江省政府主办,省社科院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是一个精心打造的促进中俄两国政府间、实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积极对话和高端人才思维互动交流的平台。双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实业家聚集一堂,以推进中俄区域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题,共谋中俄区域合作发展大计,探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这对中俄经贸科技合作的战略升级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本届论坛举办成功,收到实效。中俄双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实业界人士对论坛反响很大、评价很高。一、中俄各界…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格兰别尔格先生、季塔连科先生,尊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王洛林先生,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这莺飞草长、万木葱茏的美丽时节,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政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精英名流汇聚哈尔滨,共谋中俄区域合作发展大计,探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此,我谨代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对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本届论坛的中外嘉宾致以诚挚的问侯和良好的祝愿!向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中俄区域合作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20日,在南宁举办的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提出了中国—东盟“M”型区域合作战略的构想。提出这一构想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是新时期中国与东盟次区域合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和发展,对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伯利亚研究》2005,32(6):78-80
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选登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开幕词张左己(4·3)在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上的致词何秉孟(4·3)在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上的贺词伊·普罗斯佳科夫(4·5)中俄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李凤林(4·6)西伯利亚经济与发展战略及投资项目库列绍夫(4·8)中俄两国投资合作的现状与前景邢广程,张中华(4·11)鄂木斯克州的投资优势与国际合作条件列昂尼德·波列雅耶夫(4·13)高新技术政策与俄科学院西件利亚分院科技生产联合体谢·科洛文(4·15)中俄区域合作应实现八个突破曲伟(4·17)…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黑龙江省省长先生,尊敬的会议主办方各位领导,尊敬的同志们、朋友们:非常感谢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邀请,使我和我的同事们能够有机会来到中国与俄罗斯交往最密切、贸易最发达的黑龙江省,来到哈尔滨这个与俄罗斯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著名城市,出席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我们非常高兴与各位代表共同探讨加强东北亚国家区域合作发展这样一个关系六国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首先要对“亮点”一词做以下交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米纳基尔在参加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时说:“中俄青年论坛是本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的亮点。”而这一活动是在中国“俄罗斯年”中举办的,这样,本文的标题采用了“亮点”一词。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在哈尔滨举办具有深远的意义。地处北疆的大城市哈尔滨与俄罗斯的联系可上溯到19世纪,从那时起在这里就居住有俄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上世纪50年代。在这里居住的俄侨人数最多时达一二十万。在这座城市里,俄侨曾办过几十所学校,其中既有普教性质的,又有专门性…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6月的东北亚,湛蓝的日本海,清澈的汉江水,无垠的蒙古高原,巍峨的远东群山,肥沃的东北平原,共同勾勒出一幅壮美画卷。在这美好的时节,首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在哈尔滨盛装开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对本届论坛召开致以最衷心的祝贺!对莅临论坛的东北亚各国政要、专家、学者和工商界人士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值此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开幕之际,我谨代表论坛的主办方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与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