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杜丽娘和安娜·卡列尼娜为形象载体,对中俄文学中的民族文化精神进行比较后指出:由于中俄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思想氛围等方面的差异,在艺术表现内容上,前者体现的是张扬的情感追求,后者则是狂热的宗教情怀;在审美理想追求上,前者是一种中和之美,后者是一种矛盾、极化之美;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前者以情韵取胜,后者以情节见长。  相似文献   

2.
民族英才人物是民族的杰出代表,曾在民族精神发展史上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英才人物从其存在形式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说中的文化英雄,一类是“现实中”的杰出人物。前者虽不一定真实,但却作为一种象征被定格在人们超现实的理想之中,成为人们理想人格的化身和效法的典范。后者是历朝历代实实在在的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民族成员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缔造出许多精神形态,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聂春梅 《湖湘论坛》2008,21(4):65-66
商业文化的现代化体现着商业流通现代化的精神、文化追求,离开了前者,后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商业流通现代化必须在商业文化现代化的条件下才能运转、启动,离开了这个“驱动软件”,再好的硬件也只能瘫痪;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业文化的现代化更是商业流通现代化的运行保障,没有前者的全面导入、融合,我们的流通现代化也将陷入梗滞的局面甚至孤立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斯宾格勒和施韦泽的文化危机理论存在明显差异:在文化衰落之根源上,前者认为是文化有机体的自然衰亡使然,后者认为是文化的伦理本质丧失所致;在文化危机之后的走向上,前者认为凋敝是文化的宿命,后者认为文化可以从危机中实现涅槃重生;前者认为各种文化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单位,后者认为诸文化是文化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部分;前者认为服膺文化有机体衰亡命运的主体实践是消极的,后者认为主体实践是文化重建和涅槃的关键。总之,这些差异反映了他们文化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管仕廷 《传承》2012,(13):74-75,96
“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世事如棋日日新。这年月,什么都出新,什么都在变,一不留神,说话行事便变得背时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社会的变,时代的新,是主流,是大潮,是大变化,是大写意。但不可否认,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较量中,后者也不甘于节节败退,也在负隅顽抗。殊不知连贿赂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也在悄悄乔装打扮,改变花样呢!贿赂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对于前者,人们比较容易鉴别和警惕;对于后者,往往不大容易察觉和防范。精神贿赂表现很多,最常见的是嘴  相似文献   

7.
艺术终结论:一种叙事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实践中,现代艺术同传统、现代性与自身之间,具有一种爱恨交加的关系,这种矛盾的动力性根源使现代艺术形式发生了激进的革新和断裂.它不仅影响了艺术的法则,而且迫使美学理论进行批判与反思,"艺术的终结"和"艺术终结论"必须放在这个语境下加以理解.前者是一种断裂与危机意识,而后者则是以叙事方式建构理论并使之合法化的尝试,是一种"危机一理解"性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价值取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活动。前者涉及乡村旅游受益主体、开发客体,后者为时间、空间之维,显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发展乡村旅游能让少数民族尽快脱贫致富;还能唤起人们共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以增强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9.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96年的峥嵘岁月里谱写的豪情万丈之精神史诗,也是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工人阶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精神财富。无论作为精神脊梁的红色精神还是作为精神支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力量源泉,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创新,二者均归属于绵延不绝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力量。因此,红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根源、共同实质、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精神是个很大的问题,它与现代艺术有着错综复杂一时难以说清的关系。在我看来,艺术(包括现代艺术)与民族文化精神之间并不存在着一种谁从属于谁,谁统治着谁的主从依附关系,也不存在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相异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相互作用的亲密关系。从民族文化精神这一方面来看,任何民族的文化精神皆是该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结晶,是该民族文化和意识中的主流和精华,同时也是最能代表和体现该民族文化意向和精神风貌的那种特性。因之在民族文化精神中,必然内在地包  相似文献   

11.
民族分离主义是特定的民族将其政治诉求与脱离现有政治共同体相联系的一种民族主义的特殊形式。它的产生与民族国家建构中民族结构上的非均衡性和文化上的非均质性以及民族自决权原则密切相关,但是,前者并不必然生成民族分离主义,而后者在当代也与殖民时代的民族自决具有了不同的意涵。民族分离主义的现实表现和后果更进一步说明,人类应该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处理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与政治家 站在知识分子的角度看,科学家是不屑于跟政治家为伍的。在他们看来,前者是清高的,躲进象牙塔的,后者往往是入世的、世俗的;前者是正直的,后者往往是权谋的;前者是高尚的,后者常常是卑鄙的;前者追求的是全人类的利益,后者关心的往往是个人的荣辱;前者成功靠的是个人的自强不息,后者成为明星往往靠的是钻营与关系。这当然不是说,在科学家眼里,科学队伍里面就绝对没有龌龊肮脏的小人,政治家队伍里就一定没有光明磊落的君子。只是,在自命清高的科学家们看来,如果从统计角度而言,科学家与政治家,清流浊流,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语言文化背景陈保亚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语言的文化活动。语言模式浇铸了思维模式,通过思维模式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深刻的建构作用,建立在这种语言文化上的文学活动必然体现出一种文化精神。语言又是文化的根本纽带,一个民族的文化通过这种纽带影...  相似文献   

14.
谭凤兰  吕文硕 《前沿》2010,(18):27-30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而孟子民本思想反对的是封建专制、虐政,并不反对封建君主制;主张君由“天”立,而非民选;虽然主张用人、去人、杀人要考虑“国人”的意见,具有一定的民主因素,但最终决定权仍归属国君而非属人民;主张人治而非法法;根本宗旨或目的是为君而非为民。所以孟子民本思想在本质上并非民主思想。但其与民主思想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二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兼容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前者有许多民主性精华,值得后者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文化产业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 文化产业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一界定基本上概括了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文化的属性;二是产业的属性。就前者来讲,文化产业必须具有文化的内涵,能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就后者来讲,文化产业必须具有产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新论断深刻地揭示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彰显出独有的精神高度、理论深度与文化厚度。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自信之旗,确立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应有态度;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时代之问,实现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历史激活;从实践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创新之路,完成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转化发展。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与发展的理论根基与创造母体,后者是前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念革新与价值升华。  相似文献   

17.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是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母体,后者以鲍威尔民族理论及其民族文化自治主张备受关注,并受到列宁、斯大林的重点批判。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研究社会具体问题的经验社会学,囿于局部视角而无法全面认识阶级问题与民族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在政治上表现为寻求调和与统一的折衷主义,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自决理论与追求人类解放的理论质性;拘泥于实证性偏好和西方理性主义,忽略了马克思主义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性本质和理论概括性,在解决民族问题等方面走向了改良主义、机会主义。溯源性地分析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及其局限,对于深刻理解鲍威尔民族理论与民族文化自治的错误以及列宁、斯大林对这种理论的批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溜索,是怒江古老、原始的交通设施。过溜,是江河两岸的人们实现快捷往返的一种方式。过溜是一种冒险,需要有勇气;过溜是一种享乐,亲身体验过的人才有感受。过溜对于土生土长在大峡谷的人来讲,是一种本能,如食小菜一碟,对于外地到怒江的人来讲,不经历或尝试一次过溜,那是一种遗憾。溜索有藤篾编成的和钢索扭成的,前者是原始之物,在独龙江的偏僻地方偶有保留;后者是古老形式的现代演变,怒江、独龙江或汇入其间的河流上皆有之。前者危险系数大,后者较安全可靠。过溜要用溜梆和绳索,过去的溜梆多为木质,现在很多人用钢滑轮取代…  相似文献   

19.
木崇根 《创造》2011,(11):72-73
玉龙县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以纳西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是自治县的最具特色的根,是全县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纳西人秉承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具体体现为:一是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习俗;二是善于学习借鉴,在各民族文化碰撞交流中,融他民族之所长为纳西族之所优,始终保持了纳西民族的鲜明特点;三是重教兴学,留下来“天雨流芳”牌匾、“万卷楼”等崇文崇教的优良传统;四是善于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五是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保持了境内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今日民族》2014,(1):50-51
<正>国家的共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可以和谐共存的,不会对国家认同产生根本性的消解作用。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充分的,也是可证的。1.民族文化与国家的共同文化并非对立的关系。现在有一种并非少见的观点,有些学者将一些恶性事件归咎于多元文化的存在及共同文化的薄弱或缺失。我认为,后者是正确的,但对前者的认识是一种偏见。一般认为,即使多数民族的文化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