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这似乎已成为舆论规律。只要官员做了好事,无论什么官员,无论什么好事;都会招来“作秀”的质疑——一舆论多是在否定和批判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的。其实,即使真是“作秀”,也并不是坏事。如果在捡垃圾问题上,每个官员都这么作秀,每个市民也跟着作秀;那对城市卫生是大好事。  相似文献   

2.
年关岁末,许多单位都在进行一年一度的工作总结。然而,有的为谋求个人和单位荣誉而采取的“作秀”行为值得注意。一是“文字夸”。在上报总结材料中,任意拔高,水分很多,欺上瞒下,谎报成绩。二是“口头夸”。在汇报全年工作总结时,对成绩夸夸其谈,对问题掩掩盖盖。三是“行为夸”。在检查验收达标时,改头换面,冒名顶替,抽调“尖子”,重点突击,专挑领导喜欢去看的地方和自己过硬的项目,把点上的成绩说成是面上的成绩,可谓是“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这些“作秀”虽形式不同、方法不同,但浮夸风相同,不仅败坏了单位风气,而且影响着年度工作总结的真实性。其实,在一年一度工作总结中,浮夸并不难根治。只要从思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上仍存在种种背离党的宗旨的现象:作秀式。一些领导干部把联系群众当作上面硬性压下来的一种指标,被动地执行和完成。有的领导干部怕自己“联系群众”的“先进事迹”不为上级领导所知,下乡时必带新闻记者,还唯恐记者报道力度不够,往往对报道材料做亲手“润笔”,审核把关。群众讽刺这些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的作秀领导干部是“前呼后拥到农家,隔着玻璃看庄稼,穿着皮鞋搞劳动,报纸电视都有他”。怀旧式。一些领导干部一讲起联系群众,就将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原封不…  相似文献   

4.
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国健的贪污受贿丑闻东窗事发后,在全国引起不小的震动。人们深感意外的是,一向低调谨慎的人怎么也会“出事”呢?徐国健案件所牵涉到的人比较少,仅是几个人的小圈子而已,即没有同一单位的同事,更没有省里的其他高官。一些社会学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腐败现象在减弱,而是腐败现象的异动:这些贪官是“大圈子作秀,小圈子作孽”。官场中的这种“圈子病”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值得人们警惕。在公共场合、甚至亲近的工作人员身边都始终作秀,表现得清正廉洁。同时极力培植有价值的私人小圈子,在其中予取予求、腐败透顶。…  相似文献   

5.
论作秀     
冯子琦 《当代广西》2004,(22):42-42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作秀的害处。可以这样说,为自己的好处“作秀”是欺诈,为别人的好处而“作秀”是蒙骗,怀有不正确目的而“作秀”都是最坏的作风,结果一害事业、二害自己、三害国家。  相似文献   

6.
转眼又是重阳节,想谈谈敬老的话题。据说好几个地方聘任或考核基层领导时,会加上一条“平时必须做到孝敬父母”,引来的是“老一套,没啥新意”,甚至“很像作秀”的质疑之声。  相似文献   

7.
"作秀"成为一种时髦的"说法",似乎是近20年的事.然则它事实上风行于朝、泛滥于市,却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了.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作秀,除了特指,比如到电视台作秀,到舞台上作秀以外,通常都具有明确的贬义,专指那种缺乏诚意或怀着不甚纯洁的动机装模作样、故作姿态的举动.  相似文献   

8.
每到一处,仇和都刮起一场仇和式的“整顿风暴”,人走之后,又会留下什么呢?是雨过地皮湿,还是永久的烙印? “另类标签”“作秀”“最富争议”“独断专行”“个人英雄主义”“酷吏”“精英政治”“是人治不是法治”“铁腕”“长官意志”等词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像染发、耳环、穿鼻、嘻哈、异服等这些前卫的东西武装在一个玩酷的青年身上一样,夺目扎眼。 时值两会,代表和委员又是如何看仇和现象的呢?  相似文献   

9.
盛大林 《中州统战》2002,(12):38-38
身为市委书记,放着高级轿车不坐,偏爱骑着自行车下基层,并与农民同吃同住,一年下来,骑车里程竞多达500公里,在工厂、农户家住了86夜;到处都在“防火、防盗、防记者”,而他不但“逼”本地的新闻媒体大搞舆论监督,还专门请全国各地媒体来自己的辖区“捉老鼠”;在“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大行其道的今天,他却主动“挤水分”,声称“宁当实事求是的倒数第一,不当弄虚作假的名列前茅”……这就是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他以其率先垂范的气魄、务实爱民的形象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衷心拥护,同时也成为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人物。但仍然有人认为,吕日周是在“作秀”,在“谋求政治资本”。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法制》2011,(33):59-60
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吃路边小馆子以及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用折扣券买咖啡,坐经济舱来华,给中国民众带来了一股强劲的节俭之风,这也让国内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费”显得是那么刺眼,甚至让人怀疑美国的公务员是不是都如此“寒酸”,是不是他们在故意作秀,同样是公务员,差距咋这么大呢?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19日《解放日报》刊登徐敏的文章,最近,东莞市莞城街道举办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廉政课”,100名领导干部的配偶参与培训,学习怎样当好“廉内助”。像这样正规召集官员配偶们一起参加专门的培训班,在东莞还是第一次。然而,这一反腐倡廉的创新之举却招来质疑和批评。有人对其作用表示怀疑,认为是“花拳绣腿”,不能击中要害,也有人质疑主办方是在作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政绩秀"、"亲民秀"、"廉政秀"等各种官场秀层出不穷,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干部作秀,往往是讲得好做不好,说得到做不到,喊得多做得少。善于作秀的干部,也大都是有花招没实招,有"唱功"没做工,有"演技"没实绩。会场、基层、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2,(7):26-27
"秀"是英文单词"show"的音译,有表演、展示的意思。"作秀"虽然是个新词汇,现在却也是用得让人耳熟能详,特别是常常用它来评价定性某些政府部门或者官员的行为前段时间,有两名官员很受关注,一位是微博邀农民工吃饭的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一位是每天骑车送女儿上学的安徽芜湖市副市长。与以往不同,对此二人的事迹,刚开始有关议论也有"作秀"的调侃嘲讽,后来趋于认同肯定。近年来,对官员"作秀"的质疑和批评日渐增多。比如,市长不坐专车乘公交,会被说成"作秀";讲话时引两句诗文,也会被说成"作秀"。总之,但凡官员做了什么非常态的表情和动作,  相似文献   

14.
陆志坚 《当代广西》2008,(19):59-59
剖析谢明中一案,贪污贿赂数额巨大,道德作风败坏,与多名女性有染是其显著特点。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穷尽一切手段、千方百计地玩弄两面手法,粉饰自己的贪婪行为和肮脏心理,以达到腐而不败、贪而不倒的目的。只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无论谢如何作秀,都逃脱不了被法律制裁的下场。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该市“十五”规划有关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相关指标的调整方案,将三年前确定的深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时间表由2 0 0 5年推迟到2 0 10年。正当全国各地加快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步伐之际,深圳市出人意料地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推迟五年。他们这样做不是哗众取宠的作秀,而是基于这样两条理由:一是当初确定“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时对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很多指标到2 0 0 5年根本达不到;二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16.
官员开博客,这个社会新现象受到热切关注。如何看待官员和博客“联姻”?有人认为,官员开博是民众与领导者直接公开地互动,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景象;也有人认为,官员开博只是“作秀”,很可能因公私不分而成为昙花一现,其制度建设意义不大。绝对的赞成或是反对,都有可能影响事物本来的发展方向。以下两位专家从官员和博客两种视角观察,得出了他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一些高级别官员逛街、逛超市引起了社会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在作秀、显示亲民,有人认为这是官员平常生活的真实一面,有利于拉近他们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其实,官员逛街是否作秀本身并不重要,对它的争议也不会有结果。更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官员逛街那么平常的行为,会引来热议甚至质疑之声?其实这与政府长期以来的相对神秘性和封闭性有关,只有破除这种神秘性和封闭性,才能真正让官  相似文献   

18.
公众会越来越习惯于官员的作秀,官员也会越来越擅长于作秀。这并非政治生活的堕落。但官员们应该懂得,在公众面前"秀"与在上司面前"秀",其政治旨归和政治趣味是迥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瞿定国 《台声》2011,(6):72-73
去年我赴台湾旅游时,在花莲参观了亚洲最大的台湾海洋深层水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以“不断探索深层水新价值,创新开发深层水产品,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为使命的。有趣的是在那里我喝了该公司提供的八九百年前“元朝”时的水。此话并非作秀,而是千真万确的。现在让我们从什么是“海洋深层水”说起吧。  相似文献   

20.
贪官作秀,由来已久。从以往众多贪官作秀的的种种迹象,可将其作秀技巧分为三种:“电视秀”。贵州原省委书记刘方仁在电视上信誓旦旦地表示:帮助百姓尽快摆脱贫困一直是省政府的主要工作,他在位一天就要干好一天,到2010年,全省农村实现小康!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位每天都在为贵州脱贫“畅谈理想”的堂堂省委书记,在背地里自个儿忙着“致富”呢?据查,刘方仁在担任省委书记期间,先后帮助贵州某集团公司总经理和一企业主贷款、开发房地产、承揽工程,事后共收受贿赂人民币161万元、1.99万美元和其他贵重物品。“基层秀”。成克杰在广西为官时,把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