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现状与特点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技术投入,是与其进入中国市场同步进行的。最初是设立企业进行适当转让生产应用技术;然后再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新产品的生产,相应加大技术投入,并不断地投入动态技术。最后,在中国投资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开始设立研发中心,从事既满足中国市场的适应性研究又面向全球的基础性研究。因此,设立研发中心不仅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跨国技术投资的最高形式,也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体战略变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新特点与防范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跨国并购浪潮席卷全球,其一方面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跨国公司自身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全球经济向自由化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明显增多,而投资的方式已经从合资、合作、独资建厂发展到大举并购我国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企业。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是市场行为,本无可厚非,然而,试图垄断中国市场的恶意并购,给中国经济和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1.入世后我国引进外资的前景如何?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然而进入2001年,由于美国新经济热潮降温,世界经济增速减缓,以及“9·11”美国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日趋严峻和再融资能力下降,不得不调整其全球投资战略。从总体上看,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呈收缩态势,但与此同时,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市场却受到跨国公司的广泛重视,这主要得益于中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并没有达到通过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提高国内相关产业技术水平的目标。其原因主要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技术扩散问题,本文就此作了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钟声 《理论学刊》2013,(5):55-58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跨国公司加快了抢滩中国技术研发市场的步伐,积极地增加研发投资,密集地设立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在华创新投资的主要动机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换取中国市场准入许可并争取与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高质量低成本的人才资源及创新环境的改善。政府和企业需要抓住新机遇、适应新挑战,切实从我国的技术资源、能力和环境的实际状况出发,合理规划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入世和经济强劲增长,外商来华投资出现了新的热潮,尤其是技术产业投资发展迅猛。美欧、日本、韩国等大批跨国公司从市场战略、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新走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走向的变化及诱因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吸引外商投资以港、澳、台中小资本为主。此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大举进入,其对华投资战略走向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变化:1.将中国作为全球竞争和长期投资的战略重点。这种新的战略走向主要表现为:其一,在华设立高层级管理营运中心,提升中国在全球经营网络中的地位。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将中国从亚太地区分离出来,设立一个与美国、欧洲、亚太地区相互独立平行的地区总部。其二,加大对华投资力度,激烈争夺中国市场。目前,跨国公司以全球竞争和争夺中…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全球技术成长战略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跨国公司技术与创新的全球化是其在国内进行技术与创新激烈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溢出国界的产物。跨国公司在全球技术的研发、生产、转让、利用过程中,因其所面对的全球性的创新市场及创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存在着更为复杂激烈的全球技术竞争,在这一背景条件下的跨国公司技术竞争与技术成长战略模式有自主开发创新技术成长战略、模仿创新型技术成长战略、并购型技术成长战略、联盟合作型技术成长战略、虚拟网络型技术成长战略以及研发全球化技术成长战略等,这些战略都是我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可以采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产业配套能力的增强,潜在的市场逐步转化为现实市场,这就使跨国公司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在加大,规模在扩大,产业层次在不断提高,去年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60%,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中国和韩国等国家一样,总量上是一个经济大国,有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的以内需为主的市场,使中国在多变的国际经济格局中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控制能力,可以说目前几乎任何国家在制造业方面都很难和中国相提并论。但以数量求发展已经不再具有高速发展的市场条件,如果在技术管理、营销方式上没有新的突破,高成长性就会逐…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的最佳投资目的地.新一轮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它们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利用我国的人才智力资源和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瞄准我国具有巨大潜力的国内市场,进行了一轮新的“跑马占地”.这些新的动向,增强了我国自主创新的迫切性,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形成紧迫感,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11.
企业以跨国公司模式实行海外拓展,就应将其研发机构根据需要在全球各地统一配置。途径包括构筑全球协同研发体系、优化全球研发资源和研发成果的再配置、推动全球研发互补和供求对接等几种形式。为此,就应当注重积极申请海外专利,把握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适时开展研发服务外包,注重与当地创新体系的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外投资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寻求海外资源,解决国内资源危机;日本海外投资积极应用了比较优势原理;日本对外投资规避了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在日元升值条件下,大量投资于海外不动产,银行采用了低利率的策略。对外投资的全球化和多样化,有力地规避了投资风险。但日本的对外投资也存在着失误,主要是: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国。增加了投资风险;大量资本流向海外,导致了日本产业空洞化的产生。对于当前中国的“走出去”战略而言,海外投资要注重品牌和技术;鼓励企业走向海外,转移贸易冲突:资源开发产业应该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点;中国跨国公司在发展对外投资、跨国经营时要充分尊重当地文化,融合当地社会环境以及积极参与东道国的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3.
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大国之间的国际竞争则突出表现为其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的角力。在这个国际大舞台上,对于中国而言,就是由本土大企业组成的"中国兵团"与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进入新世纪,中国企业集体崛起,进入世界500强  相似文献   

14.
跨国投资是企业跻身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创办跨国公司是跨国投资重要方式之一。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的跨国经营是一种伴随企业经营控制权的生产要素或一揽子资源的移动,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和信息知识的移动。跨国公司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经济发达国家竞争国际市场的重要形式,在这一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从经营机制上认清我国跨国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利条件,有助  相似文献   

15.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更加普遍。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竞争中的焦点,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在新的国家竞争格局中,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本优势保持领先地位,用技术控制市场和资源,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知识产权有可能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比较优势,就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和主动权,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否则将会不断拉大与先进国家的发展差距,甚至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6.
企业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直接对外投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广泛利用国际资源,在一个或多个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它使一国的企业摆脱了单纯的地域界限,成为面向整个世界的国际企业。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开始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国界正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各国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依存,越来越多的企业跨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进行跨国经营。跨国经营已进入了世界经济大发展的国家化时代。面对激烈竞争,风云多变的国际市场,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能否参与到全球性的跨国公司生产和营销体系中去,…  相似文献   

17.
最近 ,我省提出要把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作为扩大对外开放 ,推动山东经济国际化进程的重点来对待。这是引导全省对外开放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的新举措 ,也是实现山东发展目标 ,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措施。深入了解和研究跨国公司的现状、发展态势以及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措施 ,对于更好地吸引跨国公司来鲁发展 ,加快全省经济国际化、现代化步伐 ,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是提高对外开放质量的战略选择从跨国公司发展的势头可以看出 ,一个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为核心的国际生产体系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形成。在这…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世界已有跨国公司6万多家。这些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其影响力渗透到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和产业部门。跨国公司控制了当今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科技与开发的80%—90%,以及全球绝大部分原料和燃料贸易。如果以这些新兴跨国公司的年销售额与传统主权国家的年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世界上100个最大的经济体中跨国公司占据半壁江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等的经济当量甚至超过了挪威、南非、希腊和新加坡等中等国家。“生于朱门,长于茅庐”是跨国公司的生动写照。富人俱乐部成员的市场渐趋成熟饱和,穷兄弟待开垦的广袤市场则让跨国公司心花怒放,迅速成为它们全球角逐的主战场。主战场的重中之重,就在龙的故乡中国。优越的自然和人文禀赋、莫大的市场潜力、体制释放的巨大空间,使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决策层眼里成  相似文献   

19.
以日本韩国等国家中的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在微观发展战略和宏观发展战略方面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借鉴。中国跨国公司属于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其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同时,在产业战略选择上应注重投资高技术行业和服务业;在投资战略选择上应注重以合资方式为主;在区域战略选择上注重直接投资应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逐渐向发达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全球价值链关系的日益复杂,以及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当地产业集群的互动等,都是全球经济体系中出现的新的特征,这些新的变化无不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地理空间互动关系密切相关.然而,主要建立在国际贸易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传统区位理论基础之上的现有跨国公司理论体系显露出了其内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