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月报     
《小康》2008,(10)
声音"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威到后悔"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我参加了金融系统领导干部"金融与风险防范"专题研究班(第四期)。李源潮同志在开班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  相似文献   

3.
有感于当干部要有“三敬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9月,李源潮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谈到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时说:"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能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相似文献   

5.
数字     
《小康》2008,(10):12-12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讲话中说。  相似文献   

6.
有畏与无畏     
史源 《政策瞭望》2014,(8):56-56
李源潮同志曾经说过:“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想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要当好公仆,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只有做到“有畏”,才能做到“无畏”。  相似文献   

7.
资讯·短讯     
《当代广西》2008,(20):62-62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二要敬畏百姓,三要敬畏人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说。  相似文献   

8.
三言两语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二要敬畏百姓,三要敬畏人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说。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  相似文献   

9.
刘志军落马前一天还在会上信誓旦旦,"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要管住自己"。话音刚落,自己就从铁道部长的宝座上轰然倒下。为什么口口声声强调自律,强调"管住自己"的刘志军最终却没能自律,没有"管住自己"?他怎么就不"管住自己"?大家都知道,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一点,是人有自控力、自律力,能够"管住自己"。人与人的差别以及一个官员的成败,很多时候都体现在和取决于自律力的有无和大小。有道德戒律和法纪敬畏的  相似文献   

10.
"千城一面"降低了城市的对外吸引力,削弱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更重要的是,缺乏个性的城市文化,抹杀了人类文明变迁过程中应有的多姿多彩。要避免"千城一面",首先要革新城市建设理念,要敬畏历史,尊重城市成长规律,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一位省长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对人民群众要有敬畏之心,为民办事要有歉疚之情。对"歉疚"之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觉得对不住别人,对自己的过失感到不安。"《辞海》则解释为"心觉不安"。  相似文献   

12.
正轴心文明时代,人类关心生存的最基本问题——生命与死亡、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今天我们的力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但却正在失去意义的世界。今天,当我们观照互联网发展时,习惯于把它放在千年尺度上。而如果用千年作为尺度,一定要追溯轴心文明的历史,考察它的本质意义。一、轴心文明谈到文明,人们经常会想到金字塔,埃及有句谚语:"人类敬畏时间,时间敬畏金字塔。"金字塔已然成为文明和历史的象征。但可惜的是,埃及文明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13.
范一明 《群众》2022,(2):59-60
一次偶然机会,我与一名学者交流探讨民政工作,当被问及自己是如何迅速适应从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到民政局局长的角色转换时,第一时间跳入脑海的就是我的"三敬"工作观,即敬畏群众、敬畏法律、敬畏工作。转后细细想来,这"三敬"确实也串联起了自己对工作的基本态度,尤其是像民政这样直接服务群众、接受群众检验的工作,以我们的爱与敬来回应基层的想与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陈家超 《政策》2013,(8):72-74
敬畏苍天、敬畏历史、敬畏群众,是领导干部应树立的领导意识。实践证明,敬畏苍天才能更好地遵循规律,敬畏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敬畏群众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从这个意义上讲,敬畏苍天、敬畏历史、敬畏群众是领导干部成长的内在定律、成功的重要法宝。领导干部应敬畏苍天苍天有原意和转意两种解读:原意指宇宙苍穹,茫茫银河。转意指精神偶像,超自然的力量,超人类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党员干部要成为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阶级的先锋和时代的楷模,必须常怀敬畏之心。要敬畏群众、权力、法制、规律、舆论、历史和人生,这是关系到有没有党性原则的大问题。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持之以恒地学习,主动接受监督,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人生观得来的。敬畏是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一种思想境界和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5,(4)
<正>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这几句话告诉人们,常怀敬畏之心是防止自己言行举止出轨的一剂良方。作为一名宣传干部,首先要敬畏舆论。有些人总认为党委宣传部门是各类媒体的管理部门,其实这些人并不知什么是完全意义上的舆论,对舆论缺少敬畏之心。有些人还站在宣传部门的角度埋怨别人,总以为舆论就是"捅娄子"、惹麻烦,抵制、封堵正当的批评。  相似文献   

17.
<正>"严以律己"内涵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习总书记的话阐明了严以律己的深刻内涵。心存敬畏是前提,要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慎独慎微是方法,要谨言慎行、防微杜渐、洁身自好;遵纪守法是内容,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纪国法高于一切,是律己核心;勤政清廉是结果,要既干净又干事,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从住建部门贯彻落实的角度讲,"严以律己"最重  相似文献   

18.
袁浩 《楚天主人》2011,(11):43-43
日前,某地一位领导同志在央视一个访谈节目中说,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有敬畏之心,为民办事要常怀歉疚之情。笔者听到这话,深为感动。《现代汉语词典》对"歉疚"的解释是:"觉得对不住别人,对自己的过失感到不安。"《辞海》则解释为"心觉不安"。"为民办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用途!?     
一位领导说过:领导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当何种职务,都要对自己岗位的权力有一种敬畏感: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干干净净为民工作。  相似文献   

20.
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延续城市生命的历史文脉;而名人故居,更是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中珍贵的人文资源。一处又一处故居在“轰隆隆”的推土机声音中顷刻倒塌,拷问的是我们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待真与假、实与虚的态度和行为,是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应有的尊重。大量被拆,然后再大量造假,人们不禁要问:有些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历史失掉了敬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