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信贷业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的总和,在现实中主要的是信用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我国的房地产业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飞跃式发展,房地产信贷余额持续保持增势,但是由于房地产业融资渠道单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和银行的资金支持密不可分。因此,房地产信贷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娄文龙 《求索》2011,(9):23-25
政府和市场二者都是房地产资源配置的主体。本文基于规制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规制的方式、内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规制改革措施,认为我国政府的规制政策应该着重于改变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状况,以破除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由人民银行分行转发):现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积极稳妥地扩大消费信贷,是金融系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各有关商业银行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积极开展工作。各行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在确保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有效扩大消费信贷规  相似文献   

4.
随着商业银行在小微信贷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小微信贷文化建设愈显重要.摒弃传统信贷文化中对小微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满足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的服务文化、预防为主的风险防范文化、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对提高商业银行在小微信贷市场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业银行在小微信贷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小微信贷文化建设愈显重要。摒弃传统信贷文化中对小微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满足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的服务文化、预防为主的风险防范文化、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对提高商业银行在小微信贷市场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及能源危机的到来,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同时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本文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金融问题,并从商业银行融资、建立碳交易市场、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对策。  相似文献   

7.
庞大的外汇储备通过外汇占款改变了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导致货币供给量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成倍增长,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了影响,其中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尤为明显。外汇储备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正向的冲击效应,且这一冲击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从供给需求影响的比较来看,外汇储备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程度也明显大于供给与需求对房价的影响,成为了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困境,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商业银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金融风险的非均衡配置、信息约束以及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技术的缺失是构成商业银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服务低碳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传和  张琴玲 《求索》2011,(11):20-22,10
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对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金融功能视角,在对商业银行服务低碳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通过绿色信贷机制实现服务低碳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虽然该功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未有效释放,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最后从政策、银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抑制目前的高房价应该掌握高房价的形成机理。我国高房价的生成机理主要包括:投资性需求膨胀推动了我国的房地产行情节节攀升;地方政府的激励与约束因素引致了房价"天价"的形成;自由的房地产市场是高房价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此,抑制房价的对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进行投资风险教育,采取经济、金融措施,阻止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其次,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严格土地管理,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关系;再次,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规制是指政府通过直接干预房地产市场配置机制或间接改变购房者和房地产商需求与供给数量而起作用,包括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 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政府规制的一个重要理由,政府规制是克服市场失灵的一种代替竞争政策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如何将我国农村中的巨大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是我国农村市场开发的一项重大课题,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否表现为有货支付能力,因而,实现这一转化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提高农村居民(在此泛指农户与农村经济组织)的收入,二是发展农村金融,扩大农村信贷与货币供给,前者以收入提高为基础,具有根本意义,但通常得有一个过程而后者如果货币供给得当,即有利于增另农村居民的收入,又可即刻提高农村居民的支付能力,对于开发农村市场,具有长期的与近期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天芸 《岭南学刊》2007,(6):117-121
尽管县域经济对信贷资金需求旺盛,但金融机构普遍收缩在县域的机构数量和信贷数量。商业银行收缩对县域经济的贷款是基于经营环境和经营风险的考虑,环境和风险因素制约着县域金融的发展。目前广东县域的金融生态环境具体表现为:县域经济主体不活跃;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金融业务萎缩;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发育不全,自我调节机制失灵;中介服务体系不全,信用和制度环境需进一步改进;农村金融市场不稳,导致金融生态潜在风险;地方政府行为不当,加重金融生态运行负担;司法维权不到位,执法环境不公,导致金融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4.
王小艳 《岭南学刊》2020,(3):124-128
持续推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为指导,在分析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从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结构失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对接不畅等问题入手,提出通过平衡金融防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关系、均衡发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精准匹配金融供给与融资需求等措施,推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推力。  相似文献   

15.
绿色信贷不仅能够对企业的各种经济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并控制各类环境风险,而且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面临多重困境,对此,需要予以优惠政策支持、细化评估标准、创新绿色信贷金融产品并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两次利用金融信贷工具调控房地产市场,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市场背景和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调控在取得了积极效果的同时,也给房地产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切实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相应政策,积极进行房地产金融工具创新,才能使这次宏观调控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及国际热钱涌入等方面的影响,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加强了对市场社会资金的管理。前期的货币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资金需求增加,商业银行为解决存款准备金率高启,表内信贷规模受到控制与实体经济资金需求量大的矛盾,通过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保合作、金融理财、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同业往来、或办理虚假的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类信贷影子银行业务,类流动资金贷款、类固定资产贷款及“抽屉协议”等方式,进行表外资金腾挪,将表外资金表内化。通过杠杆提高资产负债扩张能力,金融杠杆高启使信贷风险激增。  相似文献   

18.
陆岷峰  葛虎 《桂海论丛》2010,26(1):74-78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经济周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变化轨迹,同时对商业银行信贷质量具有非常明显的传递效应。商业银行要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除了要加强内部管理外,更重要的是要从经济周期的运动变化规律中找出防范风险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房地产与金融发展论坛于4月10日在京举行。这是由今日中国论坛组委会举办的第三届主题论坛。来自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等22家中央及国家部委研究机构的代表和全国各地党政机关、房地产及金融界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论坛。大会由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今日中国论坛常务副主席郑新立主持。本次论坛是在我国房地产持续升温、国家信贷紧缩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与会嘉宾围绕房地产与金融发展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探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唐双宁在主题发言中指出,当前我国的房地产热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存在房地产资金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20.
上官永清 《前进》2000,(2):32-33
现阶段,商业银行主要是以负债融资进行经营活动的,存款是基础,贷款是支柱。没有贷款就没有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从目前工商银行榆次分行的信贷工作表象看,由于信贷领域狭窄、贷款增量不足、市场份额下降,带来双重负面影响:一方面,地方经济建设得不到有效的资金供给,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