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戒毒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劳教戒毒已成为戒毒工作的主战场。从武汉市劳教系统收容劳教人员近10年的实践来看,吸毒劳教人员与日俱增,据今年全市劳教工作会议公布的资料显示,吸毒劳教人员占劳教人员总数的51%以上。如何加强对吸毒劳教人员的管理,如何提高毒瘾戒断率、提高教育矫治质量、降低复吸率,是现在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劳教民警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严峻问题。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时代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吸毒劳教人员管理及教育矫治专业化模式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2.
吴海均 《中国司法》2009,(2):112-112
近年来,杭州市劳教二所在劳教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中,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以入所教育为重点,抓好教育的源头,夯实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的基础,教育矫治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2007年所内改好率分别达到96%和97%.场所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稳固,使教育工作焕发了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对劳教场所而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要突出教育工作的主业地位。深圳市第一劳教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精神为指导,落实司法部劳教教育创新发展和推进课堂化教学的要求,在长期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场所管教工作实际,提出了以劳教人员课堂化教学的“精品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精品项目”,推动劳教人员教育质量的提高,力争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劳教人员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劳教机关依法组织劳教人员,在劳教场所以开设专门的岗位技能培训班或委托地方相关部门办班等方式,开展针对性职前劳动技能和技术教育的系统教育过程,其中包括职业咨询、就业指导等活动。从实践层面上看,还包括劳教场所组织劳教人员的习艺劳动。开展劳  相似文献   

5.
任文甫 《中国司法》2007,(1):110-110
着力搞好在教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吸毒劳教人员毒瘾的戒断,减少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实施教育工作过程中,首先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才是使受教育者真正达到接受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矫治工作必须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我们戒毒劳教民警矫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由于一些劳教单位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对教育工作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是挂在嘴上,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即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朱晓丽 《中国司法》2009,(10):47-50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缺乏职业技能是导致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在对职业技术教育效果的跟踪调查中发现,不少劳教人员由于对解教后的职业选择、职业定位及个人发展等缺乏明确规划,在培训项目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使职业技术教育对解教后的就业谋生实际帮助不大。经过深入研究,我们感受到,开展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和辅导对提升教育矫治效果、有效指导劳教人员解教后的工作和生活、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劳教人员实施个案矫治,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劳动教养工作的教育矫治理念,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时代性,是劳教场所教育矫治模式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劳教场所在个别教育、心理矫治和教育矫治质量评价等工作基础上,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引入先进矫治手段和方法,在个案矫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司法部新颁布的《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矫治纲要》中提出:“深化劳动教养人员个案教育矫治,深入分析劳动教养人员的思想问题和主要症结,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治方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加强对每名劳教人员的个别谈话教育与个别矫治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和困惑,确保对每名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措施落到实处。”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个案矫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姬世斌 《中国司法》2003,(12):21-22
一、借鉴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扩大心理咨询的应用范围 社会工作特别是微观社会工作中的许多原则和工作方式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我们可以借鉴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模式发挥心理咨询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理论基础。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都会产生一些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因为它们与主流社会的文化和思想、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等存在诸多不协调,往往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的劳教工作面对的就是这些边缘社会群体,劳教工作的核心就是对劳教人员进行再社会化,根本目的是帮助劳教人员有效回归社会。无论我们用什么方式方法,这个核心和根本目的是  相似文献   

9.
吸毒劳教人员中的绝大多数吸毒史长,对毒品心理依赖程度深,违法犯罪史复杂,教育矫正的难度大。针对这些特点,我们从医疗戒治、康复教育、矫正管理等工作基础上,积极探索对吸毒劳教人员心理矫治的有效途径,对降低复吸率起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通过长期的研究探索,认为建立一个符合教育矫治吸毒劳教人员、旨在降低复吸率的心理矫治模式,对我们教育挽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劳教工作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探索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教育挽救质量,进一步促进劳教人员再社会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劳教场所教育挽救工作,应从社会需求和劳教人员自身需求入手,更新理念,树立大教育观,密切教育工作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逐步健全需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