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前,我们在调查毛泽东福建革命活动遗址时.发现了毛泽东1930年1月率领红四军从闽西转战赣南,途经清流、归化(今明溪)、宁化时写下的《如梦令·元旦》一词的手书,这在以往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手迹中都未收录,属首次发现。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一手书的内容与以往正式发表的《如梦令·元旦》,全词6句有2句不同,33个字中有10个字不同。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认真考证,认为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章是1930年1月30日在江西永丰藤田填写的。  相似文献   

3.
1930年1月,在从闽西北向江西进军途中,毛泽东写就了著名的《如梦令·元旦》一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首词是红军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红军文化资源中的精品。词中提到的宁化、清流、归化(1933年改名为"明溪")三县现均为三明市管辖,以下概称为"宁清归"。因此,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以这一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来引导和带动三明一带红军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并在全国红军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认真考证,认为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章是1930年1月30日在江西永丰藤田填写的.  相似文献   

5.
1960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向党中央转呈了中共清宁县委请求毛泽东手书《如梦令·元旦》诗词的报告,毛泽东转请邓子恢同志手书。这一决定是具有深刻意义的,表达了毛泽东对邓子恢这位闽西红军和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领导成员的肯定和感激。邓子恢在题跋中注明的“兹录毛主席在卅年前红军进军清流所作如梦令词一首以资纪念”,是经请示毛泽东后得出的符合历史的定论,证明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创作于清流。  相似文献   

6.
《如梦令·元旦》入选三明十大城市名片,这是三明“中央苏区”文化的一次升华。同时,也给正在全力打造红色品牌的建宁,又增添了一道光彩。为什么呢?因为,毛泽东的这首词创作于建宁。请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诗词集》(1996年9月出版)《如梦令·元旦》注释:“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在福建省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以后,  相似文献   

7.
穆欣 《党史文汇》2004,(12):8-13
郭沫若词<满江红>在元旦见报 郭沫若的<满江红>词,最早是在1963年1月1日<光明日报>副刊<东风>上发表的.  相似文献   

8.
《喜朝五位》《岁发四时》为清宫在元旦时经常上演的承应戏.本文对此剧常见的总本、曲谱、鼓板、脚本和题纲等14种演剧用本逐一进行考述,并结合升平署存世档册中相关记载,略窥此剧于清宫内廷演出之大致情形.  相似文献   

9.
李虹 《党史文苑》2013,(12):48-50
1962年5月号《人民文学》首次发表毛泽东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此词一经发表,便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诵,至今经久不衰。毛泽东在世时,为何不以其特有的“毛体狂草”手书此词,为世人留下墨宝?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那么毛泽东真的从未书写过此词吗?笔者的回答是“不”。毛泽东于1930年手书过此词,而且是原创。笔者有幸鉴赏过这幅作品(见图,原件为民间收藏)。手稿为毛泽东用毛笔行草书写在印有“广盛”字样的19行(竖行)信笺纸上,纸张微黄,尺寸为270mm×205mm。现将此手稿敬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转战闽西赣南历史踪迹的考查,认为毛泽东《减字花木兰·广昌路上》一词,作于1930年2月9日,地点是陂头村,即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古村,词中“命令昨颁”是指1930年2月8日“二七”会议作出的围吉安城的命令。  相似文献   

11.
196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联合发表经毛泽东审定的元旦社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社论提出“1967年将是全国全面展开阶级斗争的一年”“,将是无产阶级联合其他革命群众,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展开总攻击的一年”。5月8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了《〈修养〉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6月11日,中共中央下发通知,称这篇文章“击中了党内最大的走资产阶级道路当权派的要害”,要求“各地认真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深入地开展对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产阶级道路的当权派的大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转战闽西赣南历史踪迹的考查,认为毛泽东《减字花木兰&#183;广昌路上》一词,作于1930年2月9日,地点是陂头村,即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古村,词中“命令昨颁”是指1930年2月8日“二七”会议作出的围吉安城的命令。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词《如梦令·元旦》脍炙人口,耳熟能详.实际上,这首词从创作到现在社会传诵的版本,在题目和内容方面经历了多次修改.  相似文献   

14.
阎志峰 《党史博采》2011,(10):41-44
“极其壮丽”的一幕:全国山河一片红 到1966年底,“文化大革命”已经在全国各地和各个领域大规模地发动起来。1967年元旦,《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在这种导向下,发生了使全国性动乱进一步升级的上海“一月夺权”事件。  相似文献   

15.
丁毅 《党史文汇》2007,(6):43-44
一 陈安吉先生在2003年第6期《南京社会科学》发表的《从传抄稿到发表稿——谈毛泽东(词六首)版本的形成》一文中提到:“老一辈革命家曾德林在1958年的一篇文章中,引录过毛泽东1929年的一首《渔家傲》:‘英勇红军凭肉搏,红旗翻处白旗没。地动天摇风雨跃,雷霆落,今日渠魁应活捉!’”  相似文献   

16.
1963年2月F旬,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以后,全国青年乃至全国军民热烈响应,迅速掀起了学雷锋活动的高潮。在毛主席题词之后,总政首长亲自向中共中央其他常委写报告,请求题词,在《解放军报》上刊登。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同志陆续题了词。  相似文献   

17.
曾毓成 《湘潮》2014,(10):50-50
《新民主主义论》,系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最初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为题,发表于1940年2月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解放》杂志第98、99期合刊登载此文时改题为《新民主主义论》。解放前,《新民主主义论》在湖南印行过单本行。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在其绝命之作《多余的话》中写道:“我第二次回国是1930年8月中旬,到1931年1月7日,我就离开了中央政治领导机关,这期间只有半年不到的时间。可是这半年对于我几乎比五十年还长!人的精力已经像完全用尽了似的,我告了长假休养医病——事实上从此脱离了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起草元旦感谢电陈鹤桥1950年元旦,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第二野战军首长率全体同志致各战略区感谢支援电》。这个电报是邓小平同志起草的。这件事到现在虽然过了近46年,但当时的情景依然清晰地铭刻在我的脑海中。那时二野领导机关驻在重庆。1950年元...  相似文献   

20.
赵明 《世纪风采》2009,(6):42-44
臧克家,山东诸城人,生于1905年10月,1923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30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1932年以作品《老马》一举成名,193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后出版诗集《罪恶的黑手》轰动诗坛。他的诗,富有时代精神、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在艺术表现上,朴素、精练、含蓄,以少胜多。1929年发表处女作,这一生著有诗歌、散文、小说、回忆录、诗论集《自已的写照》、《运河》、《从军行》、《泥土的歌》、《生命的零度》、《凯旋》、《怀人集》、《涛与生活》、《学诗断想》等50余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