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袁月侠 《传承》2014,(8):128-129
农村丧葬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的群众对丧葬的大操大办已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农村丧葬习俗所引起的一些不良问题已不容我们忽视,改革农村丧葬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丧葬习俗是哈尼族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而产生的一种社会习俗,包含着一套完整的丧葬仪式,蕴含着哈尼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在历史和现实的时空中展示着民族之魂.哈尼族的丧葬习俗从哈尼族的道德生活史、社会伦理关系、对生死的态度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演绎着哈尼族深厚而丰富的伦理意蕴.从道德教育的方式看,研究哈尼族的丧葬仪式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远古时代,人类就有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并由此产生出对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巫鬼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我省一些苗族地区的丧葬习俗就是原始宗教中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的混合形式.由于苗族的丧葬习俗孕育于宗教背景之下,是在灵魂观念产生不久随之产生的,因此,它是苗族所有习俗中形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习俗.通过纳雍地区苗族丧葬习俗的探讨,我们不仅可以窥见苗族宗教之一般,而且对于我们研究人类古代宗教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丧葬礼仪中的民间信仰是农村民间信仰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农村丧葬礼仪中的民间信仰观念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印记;农村丧葬礼仪中的民间信仰行为具有较高的传统践行度;农村丧葬礼仪中的民间信仰现状呈现出较强的个体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薛灿 《八桂侨刊》2016,(4):11-18
新马华人在华文报纸上刊登"讣告"已成为当地华人约定俗成的丧葬习俗,这些"讣告"早已与传统中国社会的报丧文书不同,它在新马当地发展成为一个体系,继而成为一个独特的丧葬文化现象,"讣告"内容也为研究新马华人社会文化生活提供了一种特殊文本。《南洋商报》(1951—1976)报刊讣告文本数据反映了该时期新马华人宗教信仰形态是多元化的,不同宗教信仰形态对讣告内容处理的差别亦能从中折射出其对新马华人丧葬习俗在仪式内涵等方面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彝族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独特的生活习俗和节庆礼仪。彝族除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生育习俗、节庆习俗等有别于其他民族之外,老人过生日时的寿诞礼仪也极具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对西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破坏了这种平衡,人类就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种生态观在西南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中得到了体现。历史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存在过各种丧葬习俗和观念,其发展变化与各民族居群所处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习俗和观念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了一种保护森林、土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芝兰 《人民论坛》2015,(8):226-228
老龄化和高龄化的海南社会对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着更为迫切的需要。文章从黎族农村家庭养老、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婚嫁丧葬习俗、经济生产、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系统、民族性格和心理等方面对黎族农村养老文化进行了梳理,并对黎族农村养老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现代变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地处南方的汉江流域,是巫楚文化的发源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与中原诸侯国交往日频,儒家教义便逐渐在这一地区传播开来。东汉时期,随着本土道教的形成与佛教文化的介入,最终在湖北地区酝酿出了以儒家的礼制孝道、佛教的生死轮回、道教的灵魂不死等为内涵的三教融合、相互补充的丧葬习俗。其主要的仪式有:报庙、衣殓、设灵堂、相墓打井、吊孝奠礼、哭丧、守夜、打待尸等。湖北丧葬习俗的这些特征,是由丧葬习俗的社会伦理作用决定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在诞生、成年、婚姻、丧葬等重要人生阶段所体现出的丰富习俗,着重从舞蹈的角度进行了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云岭城乡,文明丧葬、文明祭祀的新风劲吹,逝者有所安,青山绿水长留。"十三五"以来,云南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把殡葬改革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相融合,着力推进丧葬习俗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改进殡葬理念,推行节地安葬,创新追思方式,对于推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兰州市殡仪馆在推进丧葬习俗变革,倡导精神祭奠全新理念方面,找准了推进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出了新举措。一、建设百姓纪念馆,创新殡葬服务方式兰州市殡仪馆着眼于改进殡葬服务方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念超越,围绕培育新的丧葬习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中期,广东省新会区的中国移民来到砂拉越泗里街开垦,同时也把优良的中华文化习俗带来,其中包括广府丧葬礼俗。在泗里街经过逾百年实践的广府丧葬礼俗可分成四个阶段,即治丧礼俗、安葬礼俗、服丧礼俗与"后丧葬"礼俗,环环相扣,隆重繁琐,同时体现了儒家的孝道观,注重"生孝死祭"。泗里街广府丧葬礼俗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传统的做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丧仪产生了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人们情感上的需要。促成泗里街广府丧仪改变的因素是当地人力及物资的匮乏、文化交融的影响与人们存有追求实用利便的心理,说明离开原乡的习俗,其变化跟环境条件与族群的思想观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杨国英 《传承》2012,(22):70-71
云南永胜民间一直流传着丧葬中哭丧的习俗,永胜的哭丧习俗有其自己的程式和特点,这种习俗是传统的孝道文化。孝道文化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应该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5.
云南永胜民间一直流传着丧葬中哭丧的习俗,永胜的哭丧习俗有其自己的程式和特点,这种习俗是传统的孝道文化.孝道文化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应该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6.
她有权领取死者丧葬补助费并继承遗产吗?编辑同志:我有一位同学周某,现年20岁,在某县银行工作,最近因公亡故。在其死亡前三个月,曾与一位18岁的姑娘郭某按照农村的习俗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同居,但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周亡故后,郭某要求领取家属丧葬补...  相似文献   

17.
高浩 《前沿》2008,(8):92-94
在藏族的丧葬习俗中,天葬是藏民中最为盛行的一种葬俗。这种独特的习俗与西藏地区的地理条件、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试从天葬在藏族地区盛行的原因和时现实的意义来探索这一独特的民族习俗。  相似文献   

18.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人口900万,赣州是全球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也是中国堪舆文化的发源地。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这里讲风水、重礼教,形成了客家人独特的土葬习俗。马路设灵堂、车队送葬忙、鞭炮沿街响、纸钱满天飘曾一度成为常态现象,无序管理、乱埋滥葬、奢糜葬礼浪费了土地、破坏了生态、增加了负担,落后的丧葬习俗与快速发展的城乡现代文明形成了强烈反差。  相似文献   

19.
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丧葬习俗,它不但从一个侧而体现出本民族原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同时还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思想意识。下面就民族学资料谈谈居住在广西境内的古代骆越居民的二则埋葬习俗。  相似文献   

20.
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继承现象。鄂东位于长江北岸、大别山南麓,地处"吴头楚尾",其地域文化极富特色,特别是其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