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年来,王超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都投入到钟爱的事业上,用青春之笔,蘸满浓浓的情愫,无怨无悔地谱写着人生理想的篇章,以实际行动向社会交上一份厚厚的答卷一 他领导的企业先后荣获“长葛市市长质量奖”“河南省文明诚信企业”“河南省建筑防水施工先进企业”“河南省名牌产品”“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质量诚信AA级信用企业”“中国建筑防水协会AAA级信用企业”“中国防水材料十大品牌”“中国知名品牌”及“中国绿色环保建材产品”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是带动我省经济健康发展和动能转化的一支重要领跑力量.未来5年,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也是我省中心工作之一.中共河南省委第十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坚持做大总量和调优结构并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建设品牌强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今后一段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三个转变”,为建设品牌强国、打造民族品牌指明了方向、目标、任务和路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翟素芬 《今日浙江》2006,(17):25-26
建设“品牌大省”,是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名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9个,国家免检产品325个,均位居全国第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个;浙江名牌产品总数发展到1039个,其中,工业产品819个,农业产品215个,传统特色文化产品5个。我省品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2.12%,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53个百分点。近…  相似文献   

5.
宋歌 《政策》2006,(1):33-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强调,“十一五”时期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品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去年10 月公布的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名单,我省仅有17家,只占总数的1.8%;中国名牌榜上我省也只有19个品牌,仅占总数的2.99%。这两个比例都明显低于湖北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我省企业效益欠佳,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叫得响的名牌。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培育精品名牌,做强湖北企业。首先,要增强名牌意识,把培育精品名牌作为一  相似文献   

6.
温塬  何颖 《今日浙江》2021,(19):36-37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9月16日,以"质量数字绿色融合"为主题的中国质量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荣获中国质量奖,实现了浙江省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是我国港口界获得的首个中国质量奖. 率先在全国开展质量强省建设,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战略和打造"浙江制造"品牌……持续多年的质量建设,是浙江从承办本届大会,到实现零的突破,再到为质量管理"中国方案"添砖加瓦的底气所在.  相似文献   

7.
《河南政报》2013,(12):2
6月8日,省政府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河南省质量工作大会,表彰2012年度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总结去年全省质量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全省质量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向黄河旋风等10家获得2012年度河南省省长质量奖的企业颁发证书和奖杯,并作重要讲话,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到会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质量立省领导小组组长李克主持会议,副省长徐济超宣读2012年度省长质量奖表彰通报,副省长陈雪枫出席会议。谢伏瞻在讲话中总结了我省质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他指出,我省大力实施质量立省战略,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全面加强质量建设、管理和服务,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基础工作更加牢固,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振华 《前进》2003,(8):7-9,21
今后三年,是实现我省经济结构调整明显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三年里,我们总体上要认真把握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就是按照一要深化二要提高的要求,努力实现“三个转变”,达到“三个提高”。“三个转变”:一是由产品切入到企业、产业、行业整体推进的转变;二是由政府扶持向企业依靠市场调节转变;三是由单个企业和以县市为单位向区域性主要产业、行业和发展工业园区的转变。“三个提高”:一是提高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通过做大企业、做强产品,形成规模,提高经济总量;三是提高经济效益,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今后三年的主要…  相似文献   

9.
正豫政[2018]20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重要指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我省创新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和强大动能。为表彰  相似文献   

10.
公文摘登     
《内蒙古政报》2014,(9):16-16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授予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2013年度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的通报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评审办法》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授予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1.
当前浙江的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4月4日,在多年来我省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业经济盛会——全省1万多家较大规模工业企业负责人参加的电视电话会议上,省长吕祖善大声疾呼,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要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工夫,要通过抓主体、抓平台、抓人才、抓品牌,大力发展“专、特、新、精”产品,使“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迈进。用先进技术提升制造业,依靠自主创新提升浙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一个全面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结构调整的行动正在浙江省内全面展开。4月7日,代表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最高水平的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06,(5):66-66,F0003
近年来,诸壁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打造“品牌强市”目标,从名牌培育、提质和示范这三个重点环节入手,把实施“质量兴业”,打造“品牌强市”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实施名牌战略初显成效,为进一步推动诸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富民强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迄今,全市已拥有16只国家级品牌(其中中国名牌产品13只,中国驰名商标3只),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4只,国家免检产品12只,省级品牌112只。以2004年为例,品牌产品的年总产值达325.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40%,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323.6亿元和35.6亿元。构筑“品牌强市”的良好环境营造浓厚舆论环境。多次召开全市“质量兴业,品牌强企”工作专题会议,凸显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在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开设名牌专栏、播放电视专题片、编发“质量兴业,名牌强企”专刊;组织浙江名牌以上企业向全社会发出“质量兴业.品牌强企”倡仪书。在“质量月”活动期间,组织全市各级名牌企业和优质产品进行上街宣传,对四级名牌企业和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先进个人进行登报表彰。利用博览会、质量月和“科普节”等重要节会和活动.宣传、推介诸暨的名牌产品,充分展示诸暨市名牌产品的整体形象,提高全社会对名牌产品的关注度。邀请有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共同参与“市长质量奖”等评价活动,使创牌变成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建立优良政策环境。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质量兴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打造品牌强市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企业创强争先奖励政策意见》和《诸暨市重点区域品牌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名牌培育、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全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将创牌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要点以及镇乡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加大政策奖励力度,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奖励30万元,对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浙江名牌产品的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从2005年开始率先在全省实施“市长质量奖”制度,印发《诸暨市市长质量奖考核实施办法》,对追求和实现卓越经营绩效的企业授予最高质量荣誉奖。打造优质服务环境。成立质量兴业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建立由相关经济综合管理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参加的质量兴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块状特色产品和重点工农业产品分布和发展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名牌培育发展规划,使品牌培育、发展有计划,有重点,逐年推动一批骨干企业争创各级名牌产品,提高创牌成功率。健全名牌产品跟踪管理制度,建立名牌产品档案,掌握各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动态,促使名牌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健全基层技术机构,先后建立轻纺、机械和珍珠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技术机构升格为省级行业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健全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价制度,促使企业不断捉高产品质量和信誉水  相似文献   

13.
《时代潮》2005,(15)
伊利集团,因为营业收入连续3年雄居行业之首,2005年正式确立了中国食品行业第一品牌的地位;伊利集团因为“中国品牌”消费者票选活动,伊利成为“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伊利集团,因为利乐包产品产销量国内首家突破100亿包,再次树起了中国乳品行业新的里程碑。伊利集团,是全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之一,是中国乳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如今,伊利集团生产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等39类产品600多个品种,全部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  相似文献   

14.
日前,媒体披露的两则关于浙江品牌的新闻,让许多浙江人倍感欣慰和振奋。一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05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品牌竞争50强中,浙江民企占了23席,数量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二是到目前为止我省获得的139个“中国品牌”中,拥有高新技术的品牌占80%以上。笔者认为,两则新闻至少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从家庭作坊起家的浙江民企,已开始逐步告别“低、小、散”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注重培育和发展品牌,并且已有不菲的业绩。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浙江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转变。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是…  相似文献   

15.
《同舟共进》2014,(9):F0004-F0004
广药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企业第219位,蝉联国家工信部公布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冠军,是全国最大的制药企业集团。经过2013年的整体上市及资源整合工作,广药集团现在拥有“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H股、上海A股上市)1家上市公司及近30家成员企业,形成了以“白云山”品牌振兴“大南药”、以“王老吉”品牌引领“大健康”以及以“广药”品牌推动的“大商业”品字形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甬政发[2011]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引导和激励广大企业加快管理机制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根据《宁波市市长质量奖评定管理办法》(甬政发[2006]123号)规定,经宁波市市长质量奖专家评委会评审并报市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确定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为2010年度宁波市市长质量奖  相似文献   

17.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工作的决定》(琼府〔2002〕57号),表彰对我省质量管理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省政府设立了"海南省质量奖"。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申报2006年度海南省质量奖的企业进行评审,椰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南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被评选为2006年度获奖企业。省政府决定授予上述3家企业"2006年度海南省质量  相似文献   

18.
5月10日,是第一个“中国品牌日”.在这样一个旨在发挥品牌引领作用的日子前,却发生了一起关于老字号“稻香村”的品牌之争,“北京稻香村”“苏州稻香村”打起口水仗互相抹黑.其实除了这两家,还有一家“保定稻香村”也是老字号.  相似文献   

19.
正"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改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国家繁荣富强。""我们要以品牌战略带动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支撑品牌战略,切实抓好商标、质量、标准、管理等品牌基础工作,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品牌培育发展制度,着力提高企业的创牌能  相似文献   

20.
高鹰忠 《今日浙江》2014,(20):27-27
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质量时代的今天,浙江质监工作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求,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加快职能转变,推动法治质监建设,提升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