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公开治安违法行为信息,在当前的法律环境下实属破冰之举,进而备受争议。虽然其意在借道德约束之力预防违法,以维护公共利益,但它又不可避免地会伤及个人利益。显然仅凭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并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而利益平衡才是治本之策,更何况平衡制度的实现已具备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让·雅克·卢梭诞辰三百周年,本文主要对卢梭的《论政治经济学》进行梳理和诠释,从治国与齐家、公意与法律、美德与法律、财产与税制四个方面探讨了卢梭的治国之道。通过论证,本文认为卢梭治国之道乃是道德与法律,归根结底是道德,卢梭意在缔造一个德性共和国。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们党的基本治国方略.新世纪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关系祖国和民族未来的重要一代."道德防线"和"法律防线"是合格人才的生命线,筑牢人生的这"两条防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与要求,事关治国方略的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 ,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新发展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德治国”是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应该说“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 ,固本之策 ,其要义是解决统治者以何种手段和方式治理国家 ,解决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针,意味着德治不仅能够在国家治理中成为法治的重要辅助,以道德独有的功能弥补法律之不足,更应该看到的是,德治与法治之间存在着共同性的价值目标,使两者在治国理政上能够互相配合与促进,产生理想的治国效果。  相似文献   

6.
"治党从严"与宪法诉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理论是对加强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两者关系的深刻阐述。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一方面应当确立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另一方面还必须从法律制度上对执政党作出严格、严肃、严密的制约。强化对执政党的制约应当是社会主义宪法的特色,宪法诉讼是强化对执政党制约的可行之策之一。如果中国共产党的个别组织、个别成员违背宪法,除了应当受到党内的纪律处分外,还必须受到宪法的制裁,承担违宪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李士文 《工会论坛》2006,12(4):64-64
加强机关干部的能力建设,是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战略之举、治本之策。在新的形势下,构建提高党的机关干部能力的长效机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治国理政和治国安邦的重要制度支撑。"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蕴含着理论深度、战略高度和思维广度,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治国理政之制度基石、创新制度建设路径三种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9.
一、人性张扬与传统道德的对立 从传统意义上讲,中国是一个"以德治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的文明古国."德治"即德政之治,它是以伦理道德思想观念作为统治手段和社会管理模式.几十年来,历代统治者都是实行"以德治国"、"德主刑辅"的统治方式作为管理国家和调整社会的重要手段.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治国问题上的以德治政和以法治政的争论,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①孟子指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孔、孟创立的"德治"思想,为后代的德治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以道德教化为治国之根本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为检察机关的创新之举,该制度在刚推出时引发了学界和舆论的争议.笔者从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非议的原因.在肯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同时,认为实践中该制度的伦理色彩过于浓重,应重塑其价值,即主要体现为实用性、观察性、有限性.最后,通过评析新刑诉法的相关规定,阐述制度完善之策.  相似文献   

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法治与德治并重,二者不可偏废;法治与德治互补,相得益彰。实施“依法治国”,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实施“以德治国”,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浅论创建法伦理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这是从治国方略高度做出的理论创新。法与道德在价值目标上的一致性,法治与德治在治国方略上的互补性,崇法与尚德在公民意识中的统一性,说明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同时也证明了创建法伦理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法治"和"德治"思想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提出了具有崭新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论。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也是我国应长期坚持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4.
“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提出的治国理论,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伦理化的产物。“德治”思想重视君主和最高统治者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注重对人民的道德教化;主张以德选官、实施仁政。批判地继承传统“德治”思想,挖掘其现代伦理价值,对我们落实“十六大”报告精神,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执政党依法执政,要坚持和完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规范党委与人大的关系;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和完善具体制度和机制;对执政党权力监督要法律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6.
在法治社会中如何做到"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发生了剧烈的嬗变。嬗变中的伦理道德将走向何方 ?伦理道德是否具有通过调适实现自身绵延的可能 ,伦理道德应定位在多大的合理空间 ,中国将如何从伦理社会走向法治社会 ,在法治社会中做到“以德治国”。本文探讨并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法治建设之观念阻却:法律信仰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信仰是主体心理状态的上乘境界,是实现法治的内驱力,对法治化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农村的法治化过程中,主体法律信仰危机严重阻碍了中国法治建设的进度。法律信仰危机,是因为人治传统、法律制度、司法及礼法传统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法律信仰的培植是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国家的运作,可以称之为依公法治国。“依公法治国”促进了我国的法治建设,但是“依公法治国”对民生的忽视已经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民生问题,明确了要深入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因此依法治国在我国应逐步向民生转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19.
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加强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成为时代的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这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建设,要树立依法执政的法律观念,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有机统一,依法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改革是一项伟大的综合性配套工程。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应与时俱进,改变执政主体的执政观念、执政机制和执政方式,从而降低执政成本,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