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艺 《当代广西》2006,(8):61-61
一直想给自己锁定一个目标,要写一部反映广西历史文化的东西。可是,这个目标却是如此难以把握,迟迟没有动手,直到有一天,我在办《广西作家》这份报纸时,妻燕玲君给报纸文学副刊起了个专栏名曰“在路上”。对“,在路上”。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在路上”的状态,追寻人生意义的写作更是如此,因而,只有不断上路,永不停息地进行精神追寻。从此“,在路上”便成了我的精神状态,历经六七年,就这样一路走来,终于捧出了这一册《桂海苍茫》,如同一个驿站,可以让我以“在家”的平和去体会“在路上”的一切,就如走入历史最深的一页,让人感怀时光的流逝,然后…  相似文献   

2.
《桂海论丛》2014,(5):F0003-F0003
《桂海论丛》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现为双月刊,单月20日出版,大16开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连续荣获“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优秀期刊”“广西十强期刊”等殊荣,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3.
梁友 《桂海论丛》2002,18(2):F002-F002
在广西区委党校校委的正确领导下 ,在广西区新闻出版部门指导下 ,《桂海论丛》长期以来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 ,狠抓刊物质量 ,使刊物不断走向规范化、现代化 ,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与好评。在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评选活动中 ,《桂海论丛》获“全国双效”期刊称号。在2000—2001年广西优秀期刊评选中继续当选为“广西优秀期刊” ,并在全国全区其它社科评奖活动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 ,自觉地为党的工作大局和繁荣社会科学服务 ,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和党校教学服务。《桂海论丛》的宗旨是以马列…  相似文献   

4.
《桂海论丛》2011,(3):134
《桂海论丛》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本刊连续荣获"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优秀期刊"等殊荣,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  相似文献   

5.
《桂海论丛》2010,26(3):F0004-F0004
<正>《桂海论丛》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本刊连续荣获"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称号,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相似文献   

6.
继2001年《桂海论丛》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评选活动中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称号,并连续评为“广西优秀期刊”后,最近,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又喜获优秀期刊称号,这标志着刊物在规范化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桂海论丛》2010,26(4):F0004-F0004
<正>《桂海论丛》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本刊连续荣获"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优秀期刊"等殊荣,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8.
《桂海论丛》2010,26(5):F0002-F0002
<正>《桂海论丛》于1 985年创刊,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本刊连续荣获"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优秀期刊"等殊荣,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9.
《桂海论丛》2014,(4):F0003-F0003
正《桂海论丛》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现为双月刊,单月20日出版,大16开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连续荣获"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优秀期刊""广西十强期刊"等殊荣,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0.
<正>《桂海论丛》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现为双月刊,单月20日出版,大16开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连续荣获"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优秀期刊""广西十强期刊"等殊荣,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1.
<正>《桂海论丛》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现为双月刊,单月20日出版,大16开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连续荣获"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优秀期刊""广西十强期刊"等殊荣,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2.
凡是阅读过曾庆榴教授《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一书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共识:这部著作可圈可点,它的出版可喜可贺。对这部著作,我想说的是三个字:“特、优、品”。“特”是特色。应当看到,《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这部著作的出版时机,正是广东着力建设文化大省,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背景。繁荣发展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思路,应当是立足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学科。立足比较优势,就是从广东的地域特点和现有的人文历史文化出发,来确定我们的比较优势,进而寻找和确立广东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发展特色学科,就是从广东的比较优势出发,…  相似文献   

13.
《黔南笔记》是当地多元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的产物 ,“筹边之助”和“备采风问俗”心理是其形成的深层文化因素。本文化上定位于实录见闻和“闲书” ,但寓意深刻 ,使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内容取向独具特色 ,带着深刻的地域文化地理烙印。  相似文献   

14.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廉政文化是散落其间的厚重章节,蕴藏着令人景仰的史绩。《五瘴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反腐檄文桂林市区“桂海碑林”里由南宋广西经略安抚使朱希颜于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跋文,请著名书法家石侥用端庄肃穆的隶书书法书写的《龙图梅公瘴说》,就镌刻在龙隐岩旁古代出城官道旁的石崖上,用以警醒过往行人。  相似文献   

15.
《桂海论丛》2010,26(6):F0003-F0003
<正>《桂海论丛》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本刊连续荣获"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优秀期刊"等殊荣,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本刊辟有:"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党的建设"、"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研究"、"理论探索"、"社会学研究"、"兴桂方略"、"北部湾论坛"、"中共党史"、"公共行政管理"、"法制与社会"、"文化与历史"等栏目。  相似文献   

16.
首届广西党校“桂海杯”优秀论文大奖赛评选揭晓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区基层党校科研工作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涌现更多的优秀成果与优秀人才,广西区党校科研处、《桂海论丛》杂志社于7月12日举办了广西党校"桂海杯"优秀...  相似文献   

17.
《桂海论丛》2015,31(3):133
<正>《桂海论丛》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现为双月刊,单月20日出版,大16开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幵发行。本刊连续荣获"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优秀期刊""广西十强期刊"等殊荣,为"屮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辟有:"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党建研究""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18.
《桂海论丛》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改革,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繁荣理论研究为宗旨,以研究的现实性、理论性、探讨性、实践性、地方性为办刊特色。多次评为“广西优秀期刊”。  相似文献   

19.
正《桂海论丛》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现为双月刊,单月20日出版,大16开版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连续荣获"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优秀期刊""广西十强期刊"等殊荣,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辟有:"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党建研究"、"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公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14,(11):93-93
侯天佐在《桂海论丛》2014年第2期撰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根本指南、价值目标、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当前公民教育存在教育理念上重技能轻人文、教育目标上重宏观轻具体、教育对象上重“输出”轻“接受”、教育方法上重形式轻效果、教育渠道上重“主渠道”轻“多渠道”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