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奋斗》2020,(10)
正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威胁着全世界的公共卫生安全,几个月来,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生产遭受巨大损伤,雄辩地印证了人类确实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面对疫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有效遏阻了疫情蔓延,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的抗疫经验也得到了多数国家的认同和借鉴。此次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生动说明一个道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的家园,我们是人类命运共  相似文献   

2.
《奋斗》2020,(9)
正《求是》杂志2020年第8期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文章聚焦"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主题,深刻阐述加强国际合作、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稳定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传递了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为扼制全球疫情大流行趋势、同心协力抗击疫情、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姚琨 《党建》2020,(4):55-57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病毒面前无国界,各国人民只有携手合作、守望相助,方能共克时艰、取得全球战"疫"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中国在举全国之力防控疫情,取得了重大胜利的同时,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积极支持世界各国的抗"疫"斗争,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理论建设》2021,37(2):38-47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卫生治理难题,考验着当下全球性疫情治理机制。在疫情治理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出现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理念为全球疫情治理开具了一味良方,即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它将人类当前疾病的医治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把全世界的人联合了起来,团结协作共同应对重大疫情,使人类更健康地生活着。当前西方倡导的疫情治理理念使全球疫情治理机制无以为继,难以有效阻止疫情的蔓延,相反中国秉承的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已经成功遏止了疫情的全国性传播,并及时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医疗卫生公共产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既会扭转当前人类疫情治理的被动局面,也会激发人类对未来传染病治理的集体安全意识,并对后疫情时代人类卫生健康及全球事务治理格局的重新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钟声 《理论导报》2020,(2):49-49,54
关键时刻,国际社会坚守对正义和良知的选择,坚守对中国的善意,坚定站在中国一边。凭借人类同心同德之力,一定能够战胜一切病毒之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世界与中国同舟共济、为中国加油,汇成直抵人心的暖流。但是,在这全球同仇敌忾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美国一些政客却接二连三大搞诋毁中国的"政治秀"——他们攻击中国和中国制度,挑拨中国与他国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人民用可歌可泣的战"疫"实绩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战"疫"必胜的信心和希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病毒无国界。当前,多个国家和地区受疫情影响越来越严重,国际社会正面临一场应对疫情的全球挑战。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分享抗疫经验,讲好中国战"疫"故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讲好中国战"疫"故事,要善于用客观事实说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主席指出:"疫情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深刻启示。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冲击下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更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这场攸关人类健康福祉、世界发展繁荣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间正道。各国应以团结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见,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8.
王香平 《新湘评论》2020,(10):40-4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论是领导指挥中国人民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是呼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不论是在国内召开会议、调研考察,还是同外国领导人或国际组织负责人会谈会见、通话谈话、致电致函以及在多边场合发表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实践证明,这一理念,不仅是中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遵循,也成为国际社会携手抗疫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2021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的激荡叠加中,全球"抗疫"行动步履维艰,世界经济触底反弹,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大国关系迎来新一轮调整,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国际形势进入动荡变革期。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外交保持定力,破浪前行,始终站在时与势正确的一边,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疫情大考,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旨在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遭受波及全球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多,比如金融危机、难民问题、埃博拉病毒、H1N1病毒等,人们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休戚相关、命运相连,许多国家和人民开始认同人类共同体的理念。但总有个别国家和地区认为自己在这些安全威胁面前可以  相似文献   

11.
钟超 《党建文汇》2021,(2):41-41
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成为过去,一种异常诡谲的病毒卷土重来,当全球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凶猛来袭,人们不禁回想过去一年在国际场合反复提到的一个词语--中国方案。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摸索出一整套务实、高效、科学的抗疫方案,并为全球团结协作抗疫、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快速蔓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领全国人民同心抗疫,使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与此同时,中国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竭力为各国提供援助,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指示精神,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21,(6)
正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作为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彰显的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一种维护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也是深入贯彻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优化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暴发再次印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与共的整体,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共同的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时代之问,呼吁各国探寻合作共赢、对话协商、同舟共济、求同存异、环境友好的路径,彰显出独特的价值优势,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出现的重要概念,它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国际事务、开创大国外交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都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让这个外交领域的"高频词"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作为世界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一员,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一直贡献着独特的治理智慧。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努力加强不同制度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为当代全球治理提供更多"中国经验",使世界历史朝着增进人类福祉的正确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具有丰富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6.
按照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全球治理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缓慢、不确定因素上升、西方治理"失灵"的当代境遇。中国对于全球治理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为基础。全球治理观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全球安全治理、全球政党治理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并在理论和实践中深化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7.
陈柳钦 《唯实》2008,(4):29-34
中国领导人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和谐世界"是在世界变化新现实和新趋势下的中国世界观,本质上是21世纪中国新的国际秩序观、世界观、天下观、国家安全观,是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与系统化的中国的全球大战略。"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也是中国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延伸。"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相映成趣,是内政与外交的有机统一。"和谐世界"的理念表达了人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诉求,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世界"应该并可以成为本世纪人类求生存、求和平、求发展的一种新文化、新政策或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20,(6)
正2020年横扫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堪称二战后人类在和平时期面临的最大危机。目前病毒仍在肆虐,更不幸的是,这场大流疫正值全球政治气候骤然紧张之时,尤其是作为"世界老大"的美国,民粹主义、单边主义、排外主义当道,大国竞争取代大国合作成为其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基调。在最需要责任担当和携手合作的抗疫时刻,却因为美国及其个别政客的作祟,致使国际社会之间分歧与敌视加深,从而更加剧了疫情的破坏力与持久度。  相似文献   

19.
熊爱宗 《紫光阁》2022,(2):91-92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中,从4个方面提出建设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中国方案,为全球战胜疫情、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信心与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共同诉求,强调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这一重大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