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在推进兴边富民过程中,我区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大力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中心户致富引领作用,积极向边境嘎查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的致富带富先锋模范不断涌现,边疆基层党组织成为带富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嘎查村党支部:为边陲村庄注入生机  相似文献   

2.
阿鲁科尔沁旗选派15名党员副科级干部担任嘎查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同时选派20名组工干部派驻嘎查村(社区)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助理。杨景春系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新地村第一书记,刘洪飞系第一书记助理,通过他们真实的民情日记,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们驻村后的见闻与感受,而且强烈地感受到我区基层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3.
付雄义  王铁柱 《实践》2009,(1):18-18
巴林右旗针对部分嘎查村党组织结构不合理,部分嘎查村干部缺乏创新思维,领富、带富能力弱等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选贤任能促优化,有效加强了嘎查村干部队伍的建设。选贤任能促优化。实行"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大胆尝试"两票制",公推直选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全旗105个嘎查村实现了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102名致富带头人和农牧民经纪人被选任为"一肩挑"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嘎查村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4.
潍坊:产业建支部 党员带头富 农民增收入 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潍坊市围绕强化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把在实践中成功探索的产业建支部的做法,列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广“产业建支部、党员带头富、农比增收入”工作模式,初步构建起以产业为纽带、以产业链党组织为主体、以镇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党组织设置运行新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全省各级党委要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柿局和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好、素质高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农村寓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近年来,辽中县始终把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促进村党组织书记发挥作用作为农村党建工作重点来抓,  相似文献   

7.
巴盟磴口县现有11个苏木乡镇党委,45个嘎查村党支部。近年来,磴口县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作为加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切实抓紧抓好,取得了明显成效。到1997年底,全县45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其中5万元以上9个,10万元以上4个。全县一类党委9个,一类支部41个。嘎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使嘎查村党支部搞服务有了实力,办实事有了财力,干工作有了活力,大大提高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了党群关系。其主要做法是: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建立发展集体经济的责任制度。我…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5,(6)
<正>针对当前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阿拉善盟采取了五项措施,切实加强嘎查村党组织建设嘎查村党组织作为嘎查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承担着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改善农村牧区面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任务,其战斗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否在农牧区得到很好落实,还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相似文献   

9.
“村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选好带头人,带富一大片”……村级组织带头人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受到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和农民党员从业岗位发生的新变化,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定西市安定区紧紧围绕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这一目标,在产业链上建支部,创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开篇的话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 村级党组织是村级事务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当地发展前景的好坏.然而,种种原因导致农村能人难选,人才严重短缺,这长期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如何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工作面临的普遍性难题.  相似文献   

12.
郭乾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14,(28):34-35
正"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如今,农村基层党组织正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贵州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提供坚强保障。"如今农村好风光,党的政策放光芒;他为群众办实事,多年不用上余粮。"来自贵定县昌明镇的布依族山歌手自编小曲表达心声。贵州省大力推进农村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离不开的"家",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实现农村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8,(3)
正精准选派第一书记,是中央提出的脱贫攻坚"六个精准"基本要求之一。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自2015年9月底以来,全区共精准选派10195名驻嘎查村第一书记,其中中央和国家机关选派20人,自治区直属单位选派11人,各盟市和旗县(市、区)选派10164人,覆盖全区92.17%的建制嘎查村。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抓党建、促脱贫、谋发展,为广大农村牧区带来了新  相似文献   

14.
马晓文 《实践》2013,(7):31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水平,鄂托克旗针对部分嘎查村活动场所重建设、轻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不规范等问题,确定今年为“嘎查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年”,着力规范嘎查村级组织班子建设、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有效提升了嘎查村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近年来,辽中县始终把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促进村党组织书记发挥作用作为农村党建工作重点来抓,通过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创新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敢于担当、战斗力强、带动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激发了村级组织活力,为辽中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有80多万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把所有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建设好,才能实现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搞好农村改革,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才能密切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1994年底,全国“亿元村”已超过1000个,这1000个亿元村犹如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展现了我国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亿元村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有一个坚强的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0,(4)
<正>乌拉特中旗着眼于选优配强嘎查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通过创新培养选拔机制、加强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嘎查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坚持择优原则,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嘎查村党组织带头人。一是严格嘎查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选拔标准。强化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20,(8)
正核心提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包头市累计选派380多名优秀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到嘎查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们让基层党组织更加强劲有力,是贫困户的引路人、老百姓的主心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们冲锋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驻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乌盟四子王旗旗委紧紧围绕农村工作的重点,通过实施“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主题的嘎查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兴旗富民”工程,全面发展壮大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等一系列工作,使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当前仍然有绝大部分嘎查村发展步子缓慢,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落后嘎查村跟上先进地区发展的步伐,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造成嘎查村集体经济薄弱的主要因素有:嘎查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削弱;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制约;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市场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决“三农”问题,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常言道:“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上面分系统,下面当‘总统’”。农村的事千头万绪,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村干部就是穿针引线的人。这支队伍的积极性如何,直接影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