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烟草行业的性质我们看出,中国的烟草行业规制有经济性规制,但是更重要的是社会性规制。目前我国烟草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如下的改革思路建议:政企分开,对规制者进行规制;建立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统一烟草市场;赋予企业直销权,通过竞争建立烟草集团。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深入思考了国有企业管理问题并从多方面进行改革: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加强企业自主管理;推行经营管理责任制;倡导管理革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大胆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这种理论与实践,对于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实现新的历史飞跃,仍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民政体制,是积极应对入世后新形势的需要。民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职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改革的关键是政事、政企分开;改革的重点是完善民政社会管理体制,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队伍,加强法制建设,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4.
1998 年开始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虽然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主要的难点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难;人员的分流安置难;配套改革难。而正视困难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对策克服困难,保证机构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政企分开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和最大难点。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负债经营的原因,提出了应采取建立有效有序的融资机制,对有效资产进行合理重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政企分开等政策。从而保证国有企业在本世纪末走出困境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探索政资分开推进制度创新丁国炎党的一四届三中全会之后,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然而,理论界和企业界均将焦点集中在如何实行政企分开上。政企分开固然重要,但政企分开最终决定于政资分开。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教授曾撰文谈到,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商品...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根源进一步分析 ,找出主要根源在于体制上的弊端 ,在根源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政企分开与政资分开新体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根源进一步分析,找出主要根源在于体制上的弊端,在根源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政企分开与政资分开新体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WTO对我国各方面的冲击中 ,政府是首当其冲的。政府职能如何定位 ?政府应有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公共产品、解决消极外部性、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建立法律秩序等职能。因此 ,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 ,加强立法执法工作 ,实行政企分开 ,加强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1.
企业外部环境不宽松,大致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政企不分的体制捆绑束缚着企业;一方面加重企业负担的“三乱”行为屡禁不止,企业不堪重负。因此,在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显得愈加重要。首先,政企分开,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政企分开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最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由于受传助体制的影响,政府和企业角色混淆,职能错位,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权,很难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确立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12.
政企分开难在何方王兆铮“政企分开”,不是个新课题。如果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算起,中央全会文献提出此问题,亦已有十载了。迄今,对此命题,共识者众,但实行起来难。难在何方?对此,论者、对策者亦甚众矣,此文只拟从轻重、缓急、主从等角度提出些思路。-、传...  相似文献   

1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 ,这在理论界和政府部门早已形成共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于实现政企分开 ,建立起新型的政企关系。但在目前 ,存在着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很大障碍。因此 ,迫切需要政府自身加紧改革 ,并且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 ,创建现代政府制度。目前政企分开的障碍 ,既有来自政府方面的 ,也有来自企业方面的。然而 ,从所存在障碍的主要方面来看 ,还是来自政府自身。要真正实行政企分开 ,政府体制就非改革不可。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政府制度是新型政企关系的两翼 ,依靠这样两个现代制度 ,以政企分开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党的十五大的要求和国务院及中编办对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结合我市政府机构“三定”运行的现状,我市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应“坚持四项原则”,实现“三个同步”,“促进一个转变”。一、坚持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权责一致,依法行政的原则.一是在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方面,切入点是企业脱离与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实现政资分开.政府把具有法人财产权的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依法还给企业,政府对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立多种企业领导体制模式的设想张蔚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实行政企分开。现在人们常说政企很难分开。为什么呢?一是领导改革的人改到自己头上了,手里掌握的权力有“含金量”,有些人不愿放弃,不愿分开。二是政府中坚持党和国家利益的领导同志,怕政企分开国...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具体要求是:“建立办事高效、运作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从主要任务到具体要求,都直接关系到政府的机构改革.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已势在必行了.  相似文献   

17.
完备的行政体制是依法行政的基础。我国现行行政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有必要进行大的改革:进一步推行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中央和地方实行法律分权制;确立权力适度分立的政府结构;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对其职能部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其中包括对法制建设发展战略、立法和司法协助的影响等。为此 ,我们必须采取更新观念、勇于创新 ;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正确处理好多种关系等对策 ,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9.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 ,推动了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但是 ,存在的问题颇多。新体制并没有完全解决传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中的顽疾 ,没有真正实现政资分离、政企分开 ,甚至还极有可能产生新的矛盾和冲突。建议根据《国有资产法》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依法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进行执法监督 ;建立独立稽查特派员制 ;建立国务院领导下的国有资产法律监督会员会。  相似文献   

20.
关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认清当前的形势,统一认识,走出误区,扎扎实实地把中央精神落到实处。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一)政企脱钩规范了行政管理行为,强化了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但无法替代企业内在机制改革的作用。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几年国家很多改革措施都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1998年底,中央决定,将各行业主管部门与直属企业脱钩,今年初又成立了中央企业工委,这表明了中央对政企分开的决心,也表明这一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应该说,政企脱钩,有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