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建议案有利于发挥人民政协的整体功能,有利于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人民政协建议案的发展和变化主要体现在政协章程的修订和相关配套规则的制定之中.建议案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缺乏相应的深入,面临理论、制度和实践困境.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完善人民政协制度,必须从思想上、理论上、制度上及实践上深化对建议案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乡镇协商民主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具有基层性、直接性、多样性等特征。发展乡镇协商民主有利于集中民意,促进科学决策;有利于转变治理方式,完善乡镇治理机制;有利于弥补选举民主之不足,扩大基层民主。发展乡镇协商民主,应坚持公平公正与简便易行、公民参与与公共利益、多元协商与注重实效等原则。在制度建构上,要建立协商组织,形成协商会议;明确协商主体及其产生方式;细化协商内容;完善协商民主的运作程序。  相似文献   

3.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语境下人民政协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政协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政治道路的成功表达,人民政协制度的本质属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政协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即人民政协与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共同的价值支点呈现出理论基础的互嵌性,人民政协的独特属性贯通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各渠道,人民政协的制度程序搭建了贯穿人民民主全过程的广阔平台,人民政协的基层实践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新时代,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人民政协应有新担当新作为,包括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研究,构建民主政治中国话语体系;加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培养,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效能;创新政协协商工作方式,实现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协商;完善政协协商制度流程,推动不同协商渠道之间对接协同。  相似文献   

4.
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充分体现和有效实践协商民主,体现了协商民主的要求.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载体和组织平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这三大职能的基本方式就是民主协商.民主协商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本质形态.从人民政协工作的实际出发,应当从制度层面推进决策性协商、咨询性协商和沟通性协商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协商,完善人民政协实践协商民主的制度模式.同时,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应当着重关注规范协商民主的程序、健全人民政协的界别协商、推进人民政协的立法协商、实现人民政协的民主协商与社会协商的对接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依法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两种民主形式理论、实践的要求,为依法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依法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要做到政策引导与法律制度完善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要从宪法、国家立法以及地方立法三个层面有序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过程”“人民”等方面给人民政协提出了许多挑战,也给人民政协带来了理念、环境、制度等方面的发展机遇。人民政协要利用自身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机制,在坚持原则、完善制度、创新形式、提升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7.
从国家制度层面上看,中国的协商民主主要体现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之中,人民政协是中国实行协商民主制度最基本的载体和最佳的实践形式,但同时,现实中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又存在诸多问题,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明晰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历程,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对策建议,就成为当前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必须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抓住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就找到了深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把钥匙.随着人民政协不断推动政治协商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不断朝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拓展.一方面,政治协商从横向层面朝着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逐步拓展,使政治协商远远超出了人民政协的范畴,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中的协商民主已经蔚然成风;另一方面,政治协商从纵向层面朝着社会协商、基层协商、公民协商逐步拓展,协商民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最大共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横向、纵向拓展推动了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从民主的实现形式和实践过程等方面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色和优势。应在充分认识人民政协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大团结大联合作用,强化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突出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优势,完善人民政协组织体系的规范建设,推动各级政协委员在基层治理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切实发挥人民政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不仅建立了相应的程序和意见反馈制度,还建立了日常协商的渠道和加强政协委员管理的一些规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机制建设还存在着制度规定比较原则、职能边界模糊不清、协商成果转化不太理想、结构运行衔接不够等问题。借鉴已有的基层实践经验,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机制创新、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和发展,应着力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政协的重要渠道作用、委员的履职主体作用和群众的探索创造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民政协是实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机构形式,发挥着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我们要通过完善机制、扩大层次、营造氛围、加强平等性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是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不能完全等同,但人民政协是我国最能够与协商民主联系在一起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在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举足轻重.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人民政协开展协商民主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开展立法协商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职能的具体体现.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就立法协商而言,是要保证人民政协协商成果能够落实到人大的立法决议中.就目前而言,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和程序的不完善,是人民政协立法协商所面临的最大障碍.为促进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构建环节完整的立法协商程序.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在某些理念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契合,在发展的道路上两者可以相互学习。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直接参与、自由平等、理性妥协等基本理念,针对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中的一些制度性缺位,本文就完善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政治协商法制化、协商参与面拓展化、协商主体平等化、协商过程程序化、协商保障信息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回顾新中国的民主发展历程,协商民主在我国早已有所实践,其中人民政协和近年来出现的基层协商民主是其主要载体。协商民主弥补了票决民主和选举民主的不足,其蕴含的内在品质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浅议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是实现协商式民主的主要渠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政治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特点和优势也日益凸显出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建立在社会成分多样性和利益关系多元性上的社会民主以及保证党的领导、选举民主及社会民主的一致性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内容,健全和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基层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兴的协商形式,现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在实践中显露出协商文化薄弱、协商动机私利、协商主体低能、协商代表片面、协商制度粗放等问题。人民政协作为实行协商民主的专职机构,具有制度、组织、智力、功能和文化等优势,能够为基层协商民主提供支持、引导与借鉴。本文着力探索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的路径,并提出增强参与有效性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兴起于西方,是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新成果。在我国,则早就存在着体现协商民主特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本文从协商民主的视阈论述了人民政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分析阐述了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语境下的基层协商民主尚处于民主政治运行的探索时期,有关社会风险化解、参与平台构建以及意识能力强化等方面要素仍不健全。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建构与执行的主要载体和城乡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核心力量,必须加强对基层协商民主的现实主张。事实证明,我国基层协商民主中公共理性的成长发育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实践发展历程。基于权力主导与权利本位互嵌整合的发展逻辑,地方政府应通过转变认知取向、寻求价值认同以及塑造公共精神等多维路径,来积极培育公共理性,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切实建立起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进而将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