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1991年国庆期间,深圳特区华侨城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开业庆典,滇南哀牢山区的哈尼族蘑菇房山寨,作为文化村21个民族的24个村寨之一坐落其间。元阳县有名的哈尼族歌手朱小和与一批哈尼族青年男女应邀入村,在蘑菇房内生活,用哈尼酒歌“哈八”、乐器巴乌及民间歌舞等,向中国大陆、港、澳、台、侨和外国客人展示哈尼民居民俗传统文化的风采神韵。蘑菇房,是哀牢山哈尼族独树一帜的传统民居。鸟瞰哈尼山寨,那座座民居犹如破土而出的朵朵蘑菇,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浩翰的梯田一道,汇成一幅壮美的哀牢山图景。传说远古时,哈尼人住的是山洞,是难看…  相似文献   

2.
秋雨 《今日民族》2006,(3):51-52
椰风送爽,秋色如诗,走进西双版纳,在茂密的热带雨林里,在棕叶飘摇的竹楼里,在青翠的芭蕉树下,到处都能听到美妙动人的歌声:水一样的傣家姑娘,傣家姑娘,哎,美丽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不仅是一个古老、神奇、美丽的地方,同时又是一个改革开放、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融的乐土,不愧为祖国西南边陲一颗璀璨的明珠。徜徉在民族风情的海洋里,带着极为好奇的心情,我有幸观看了被称为“超级歌舞秀”的西双版纳大型歌舞《勐巴拉娜西》(傣语意为“神奇美丽的地方”)。曼妙的舞姿、动听的音乐、梦幻般的灯光、布景,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观众。她…  相似文献   

3.
(一) 哈尼族是祖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之一,共有九十二万四千余人,集中分布在云南省红河与澜沧江间的哀牢山区和无量山区,以元江、墨江、江城、红河、绿春、金平、西双版纳、澜沧等地最为集中。哈尼族有多种自称,以“哈尼”、“卡多”、“僾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位人数为多。哈尼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哈尼族过去没有文字,所以哈尼族文学是流传在口头上的民间文学。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关怀下,创造了一套拼音文字方案,为哈尼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今年1至2月,我受清迈大学、MPCDE山地研究所和泰国阿卡人协会之邀,赴泰参加东南亚民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实地考察了泰国北部阿卡地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卡人,松米娥的子孙1月23日,在阿卡人举办的联欢晚会上,阿黑先生向出席东南亚民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代表介绍情况时,说泰国阿卡人是松米娥(哈尼族始祖)的子孙,和中国的哈尼是同一个民族。这让我联想到在1993年1月28日个旧金湖宾馆欢迎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代表的宴会上,泰国阿卡协会主席阿竹先生不无激动地说:“我是泰国的阿卡,但我也是松米娥的后代,这次…  相似文献   

5.
又一批新学员进入云南“刀美兰民族艺术希望学校”。望着他们散溢着艺术潜质的水灵劲儿,刀美兰充满欣慰地笑了。从他们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著名傣族舞蹈家刀美兰出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允帕钪,这是个歌舞之乡。刀美兰从小就喜欢跟着大人学跳孔雀舞、刀舞、象脚鼓舞,而且特别喜欢自己的生父波拉翁跳的长刀舞和孔雀舞。很强的节奏感和清晰的“三  相似文献   

6.
高云  魏娜  卫光辉 《创造》2009,(5):66-70
红河县向来有“江外三乡(即侨乡、歌舞之乡、棕榈之乡)”的美称。“江外”究竟为何物?论地理,是红河南岸之意;论地方制史,是旧时代土司管辖之地;论山川风物,是指其地貌包含雄奇险峻的崇山峻岭和奔腾不息的大小河流;论民俗,则有着风韵仅存的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民居、歌舞等等富于神秘色彩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有一半以上的民族不同程度地保留、使用着面具,有的用于宗教礼仪,有的用于歌舞娱乐,有的陈设鉴赏,有的则当做神灵的化身。以下介绍其中较有特色的几种面具:哈尼族面具简单明快,是哈尼族过六月年(苦扎扎)时用于逗乐的。质地为棕皮,其造型古朴,将整个棕皮套于头部、再挖两个孔做眼睛,然后用草或棕丝把它扎紧,面具上缀饰野花、螺蛳或农作物果实,表演时套在面部并做各种滑稽动作,引发人群的笑声,主要用于祈祷一年的风调雨顺。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流行一种“耍大刀”的民俗活动,一般在六月火把节期间举行…  相似文献   

8.
哈尼族简介     
哈尼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2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哀牢山、无量山的红河、思茅等地州。墨江是哈尼族主要聚居地,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全县哈尼族人口21万人,占全省哈尼族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哈尼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据学者研究认为,哈尼族与彝、拉祜族等同源于我国西北古代的氐羌游牧部落,学术界还有“土著”和“东来”两种观点,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自己的文字,流传在人们口头的民间文学,是哈尼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1957年创制了一套本民族文字方案,目前在红河等地…  相似文献   

9.
象脚鼓、葫芦笙伴着傣家儿女柔婉的清歌从水边竹楼里荡出,西双版纳的夜总是充满音乐歌舞。对于45岁的傣族女子玉光来说,这种飘浮着乐符的夜晚是十分忙碌的,有时要为慕名而来的游客唱几首傣歌,有时应邀到附近的村寨唱上一个通宵。虽然很累,但玉光喜欢这样的生活,谁让她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傣族“赞哈”呢?“赞哈”在傣语中意为“善唱的人”。傣族人常说:“没有赞哈,就像菜里没有放盐巴。”一个出色的“赞哈”,会用歌谣记载傣族历史,也即兴诵唱新事物,深受傣族群众的欢迎和尊敬。现有100多万人口的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  相似文献   

10.
蔓草离离生“红亭”──记泰国曼谷一家华文小书斋冬英曼谷著名的繁华大街是隆路,黄金地段沙拉铃的一个小巷里,一座从外表看相当豪华的大楼,每到星期日的下午2点,总会有10多位青年、中年及老年男女,自己驾着轿车来到这里;然后在大楼里高高兴兴地消磨两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1.
娴子 《今日民族》2013,(1):30-31
西双版纳,世世代代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等民族,他们过着简单的日子,也简单地看待日子。就在这些简单的日子里,他们创造着生命,创造着生活,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技艺。傣锦到过西双版纳的人一定都见过傣锦,"小卜少"的筒裙上,"猫多丽"的筒帕上,傣家竹楼的床单、被面上,宾馆内墙上的装饰画……它色彩斑斓、风格古朴,极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一哈尼族是个有众多节日的民族。其中重大的节日就有十月年、六月年、正月年、祭龙节、尝新节、“里玛主”节等。哈尼族绝大部分居住在云南南部红河下游与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由于山区造成的差异,方言土语的不同,支系的繁多,就使得各支系过节的时间、形式和内容乃至节日本身都不尽相同。但是,一些重大的节日是基本相同的,“六月年”就是这样一个节日。哈尼族的“六月年”,云南红河地区称“苦扎扎”节,是该民族一年一度重要的传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铁塔歌舞表演团的“常驻军”,在北京东三环中服大厦中至今已有四、五年了。每晚在小型“包厢式”剧场里上演的主要是美国“百老汇”和巴黎“红磨坊”风格合一的艳情歌舞,另外附带一些高难的杂技表演“补白”。 在这里观赏一个半小时的表演,似乎更像是在经历一场视听兼备的“战斗”——场景化、戏剧化的盛装歌舞一幕紧凑一幕,没有报幕、间休一类多余的空断;宏  相似文献   

14.
一青年,人生最绚烂的季节,最跃动的音符与旋律。青年,成了人生词汇里令人自豪,也惹人嫉妒的字眼。惊奇地睁大眼睛打量这世界,寻求属于自己这一代的文化模式与人生价值取向;自信地迈开独立前行的人生脚步,拥抱自己认定的人生目标;无所顾忌地炽烈生命情欲,“伴我潇洒走一遭”。青年,处在生命敏感地带的青年,往往以那敏感易动,丰富多彩的“生命舞蹈”,传递着特定民族时代的文化信息。正如美国人类文化学家R·M·基辛所言:“青年文化,往往是人类社会生态学的前缘性表征”。  相似文献   

15.
“未成的大厦谁来建?未来的天地谁主宰?”这是六十年代青年中广为流传的《接班人之歌》长诗的开首两句。当年满怀激情地奔赴农村、边疆的热血人已经步入中年,一代新的接班人又在崛起。他们更现实地感受到大厦将在自己手中建成的豪情,更深切地体会到主宰未来天地的责任。连天的改革号角,引发了无数少年英雄的冲锋壮志;遍地林立的脚手架,勾起了多少有为青年的攀登雄心。改革,使伟大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改革,为当代青年展开了一个真正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试问,有哪个青年男女不对推进新生活的改革一往情深,又有哪个真正的  相似文献   

16.
在风光旖旎的西双版纳州动海县城东部27公里处,有个哈尼族聚居的山乡———格朗和哈尼族乡。去年秋末冬初,我先后6次踏进格朗和乡调查,所见所闻,深感格朗和这地方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样,是个幸福、吉祥的哈尼山乡。一哈尼族自古住山上/过去搞刀耕火种/种一山收一箩/哈尼族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哈尼族今天还住山上/现在实行科学种田/粮食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仓里,堆满了金灿灿的谷物/罐里,盛满了白花花的油——哈尼歌谣节录这歌,唱出了哈尼族往昔的辛酸;这歌,唱出了哈尼族今天的幸福与欢乐。格朗和是我的故乡。传说古代这个…  相似文献   

17.
繁衍生息于哀牢山中段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豪尼、白宏、阿木、卡多、碧约、西莫洛、切弟、腊米、卡别等各支系的哈尼族,在恋爱、订亲、讨亲嫁娶方面虽然有些共同的习俗,但支系不同,也还有一些不同的婚俗趣闻轶事,诸如: “龙”与“凤”对歌 “龙”与“凤”对歌,即男女未婚青年对歌,是白宏人的一种婚恋形式。在米索扎(十月年)或其它节日傍晚,村里的年轻人相约到一特定场所,分性别列为两排,中间隔一至二丈,相对站立或席地而坐,各找对象分别对歌。歌词多为传统与即兴创作相结合的“龙求凤”、“鱼戏水”等等,都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来表达对对方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广大农村男女青年接触的机会相对减少,男女之间接触的范围也仅仅限于同村或邻村,由于这种局限,一地」或「她」很难找到和自己性情相投,志同道合的伴侣。因此,建议妇联、共青团以及民政部门联合在基层建*止「婚姻介绍所」,为农村男女青年选择配偶提供接触、了解的场所,使农村男女青年的择偶方式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这样做,对婚姻管理、计划生育和提高农村人q素质都有益处。农村也应建立“婚姻介绍所”@春敏@培武  相似文献   

19.
哈尼族祖居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尼族祖居地考朱文旭李泽然一哈尼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尚书·禹贡》记西南民族有“和夷”,当时的“和夷”虽然不能专指今天的哈尼族,但无疑包括着“哈尼”的先民。哈尼族主要分布在红河流域和澜沧江流域。主要聚居于哀牢山脉和蒙乐山...  相似文献   

20.
赵芳 《今日民族》2004,(1):45-46
在石林县月湖村,居住着彝族支系撒尼人。三弦是撒尼人喜爱的民间弹弦乐器。在月湖,人人都是“听到三弦响,心急脚板痒”,从中可以看出三弦在撒尼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三弦不仅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还可以为民间歌舞伴奏。每逢彝族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身着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男子手持三弦边弹边跳,女子则边舞边双手拍掌和用脚踏地,舞蹈节奏舒缓,动作轻盈舒展。月湖撒尼人称这种歌舞为“跳乐”,三弦是撒尼人“跳乐”时离不开的伴奏乐器,又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工具。带着对这种民族民间传统乐器的好奇,我们走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