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借助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组织和动员,网络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公安机关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正确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切实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同时要重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关注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依赖于社会信息的传播范式及其过程,必须深刻认识网络新兴媒体对社会结构带来的深刻变动,根据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加强和创新政府社会管理。当前社会管理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一方面是由于新兴媒介环境形成了新的社会信息传播范式和信息沟通模式,突破了传统社会中事件信息传播相对闭塞、影响范围有限的封闭环境,直接引发了政府社会治理环境的变迁。另一方面,从政府媒介治理的视角上分析,政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执政经验还不足,对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信息的调控和引导还不适应,执政能力有待创新和提高。因此,必须进行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管理创新。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管理创新的适应路径要把握好新媒体的三个要素,相应地从三个方面来推进和加强政府社会治理工作,满足和适应新时期社会和谐治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基层领导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直面各种社会矛盾,往往容易成为网络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网络新媒体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基层领导干部应对网络新媒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网络知识缺乏、思想认识不足、应对措施失误等方面。本文认为,要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应对网络新媒体的能力,必须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二是要重视网络舆情的应对;三是要讲究网络处置的方法。基层领导干部只有正确认识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切实提高应对网络新媒体的能力,才能在构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艺 《前沿》2012,(13):182-183
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度和交流的便捷性为优势,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新媒体影响的逐渐扩大,高校教育也产生了新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指出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是最大限度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限制和去除新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并且研究了高校创建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果  唐亚阳 《求索》2011,(5):179-180,187
机遇与挑战并存是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书院德育文化传播的实然状态。一方面,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的快捷性、海量性、交互性、多媒体性,能提升书院德育文化传播的时效性,构筑书院德育文化传播的广阔空间,开辟书院德育文化传播的对话平台,打造书院德育文化传播的视听盛宴。另一方面,网络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开放性与复合性,又要求开展书院德育文化传播要树立对话理念,加强议程设置,提高队伍素质。因此,树立虚拟社区对话的理念、加强正面引导、优化表达方式与全面提高队伍素质,是促进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书院德育文化传播创新发展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我国互联网网民的规模越来越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1),其中,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网民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电脑上网用户在不断减少。在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微信、微博、头条号以及短视频等移动终端的平台逐步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战场。目前,很多社会热点舆论事件都是通过移动网络发布的,越来越多的网民利用移动网络参与到热点事件的言论中。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理的主力军,也逐步意识到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技术能够给公安宣传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为更好的开展公安宣传工作,各地公安机关相继开设各大平台的新媒体账号。  相似文献   

7.
刘宗粤  杨志清 《前沿》2012,(11):21-23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青年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媒介认知上,青年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容易滋生网络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根源于新媒体的特性、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青年自身心理矛盾的发展。加强网络机制建设,提高青年网络心理素养,建立有关网络心理辅助机构,是解决青年网络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理具有对象复杂性、主体多元性、目标明确性、结构网络化等特点。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契合社会治理需求的特点。创新社会治理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社会治理参与机制、构建社会治理信息机制、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严厉打击新媒体犯罪是新媒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充分重视新媒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正以不可逆转的方式挑战着我们的执政方式与执政理念,挑战着我们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加强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科学建设与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洪霞 《公安研究》2014,(3):69-72
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日趋纷繁复杂,公安机关正面临"空前开放、高度透明、全时监督"的舆论环境;若应对不当,对公安工作和社会稳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做到妥善应对,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提升网络素养,切实提升新媒体时代公安机关应对舆情能力。  相似文献   

11.
马志远 《人民论坛》2020,(3):102-103
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媒介形式,受开放性的网络环境、多元参与主体等因素影响,新媒体舆论环境较为复杂。我们应掌握新媒体内容建设的根本原则,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2.
赵新  李焕芹 《前沿》2014,(9):133-134
新媒体时代下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催生了众多的新媒体形式,传统的意识形态被颠覆。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传统民族文化如何传承、怎样传播,都是我们要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对近年来的热点网络事件进行剖析,简要阐述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探讨如何以新媒体为载体来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逐渐崛起。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的危机事件越来越多。对政府的危机事件进行公关,并且能够运用新媒体新手段解决危机事件,是现代社会政府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以提高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2,(10):93-93
曹伟、王华彪在《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第6期撰文认为,网络时代环境下,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联系紧密。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并加速其恶性发展,使其处理复杂化。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强化网络媒介管理;联合大众传媒,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李浩 《青年探索》2022,(1):102-112
青年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化,思潮多元化,青年的自主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在此情境之下,教育引导青年理解爱国主义内涵,认同爱国主义精神,并合理、自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帝吧"出征"事件、"饭圈女孩"为祖国庆生事件、许可馨事件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新媒体从信息、话语、关系等层面赋予了青年新的权力,使其能够借助新媒体获取信息、进行发声并采取行动.而藉由对这些权力的实践,青年爱国主义情感传播呈现出传播形式多样、群体性和互动性明显、娱乐化倾向严重等新特征,并可能对国家、社会和青年本身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未来,国家和政府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理性爱国;加强网络引导与监控,防止爱国主义情感变质;提升青年的媒介素养,疏解其不良情绪;同时积极与媒体、学校、社区等多元主体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新媒体赋权下青年爱国主义情感的合理传播和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6.
吕品 《政策》2012,(1):82-8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和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成为民意表达的有效渠道。今年年初,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新媒体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在应对新媒体方面,领导干部要做...  相似文献   

17.
吕品 《党建研究》2011,(11):45-4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和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成为民意表达的有效渠道。今年年初。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新媒体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在应对新媒体方面,领导干部要做...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以互联网络和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改善网络舆论环境,公安机关就必须改变以我为尊、重在监管的思维定势,重新审视与媒体的关系,创新公安新闻发布的内容和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改进公安宣传方式,占据舆论宣传的制高点。同时,要完善警察公共关系机构,强化涉警网络舆情处置的专业性、主动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业务参考模型是对政府结构体制、组织体制和运行体制的总体描述,是对政府系统中结构因素、组织因素和行为因素的整体反映。网络新媒体能形成新型的政府信息传播的系统结构,能再造政府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业务参考模型包括职能模型、关联模型、权能模型、流程模型等。城市政府管理或服务的对象可简化为:自然人、单位法人、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产品,城市政府的一级层次职能包括公共决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保护、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宏观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微博在网络上的异军突起,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逐渐成为国内舆论的重要平台。然而由于行政理念滞后,对新媒体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导致政府在新媒体环境下缺位失语,行政风险暴露。政府应采取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科学应对新媒体事件,规范网络言论发表和转载行为,升级改造主流媒体等措施来化解新媒体带来的行政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